經緯中國邵亦波:禪修十三年 我的顛覆之路
(原標題:經緯中國邵亦波:禪修十三年,我的顛覆之路)
在今天剛剛結束的獵聘網上線5周年的“顛覆?力量”盛典上,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邵亦波帶來了一場題為《顛覆之路》的演講。
他回顧了自己當年創辦易趣時的經歷,以及賣掉易趣隱退禪修后所悟出的人生哲理。
邵亦波在演講中表示,任何一家企業的成功都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與耐心。建議創業者不要一上來就想顛覆行業,而是從產品、從用戶體驗做起,一步步腳踏實地前進。
以下是此次演講實錄,獵云網(微信:ilieyun)整理刪改。
創業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耐心與時間 我25歲開始回國創業,那是十六、七年以前。當時回國的時候,在中國還沒有電子商務,怎么翻譯成中文,我們還琢磨了很久,后來才確定叫“電子商務”這個名字。
當時做易趣的時候非常苦。那時沒有網上付款,沒有這么好的物流。現在已經非常順利的東西,當時不存在,完全是一個落后的環境。當時的網購就是在網上找到人以后,然后兩個人約好,在王府井門口還是在三里河見面。
我記得有一個朋友調侃我,說這個是什么東西?就是做無用功,不叫電子商務。
當時確實很多人質疑電子商務能不能做起來。我當時接觸采訪的時候,就這樣一個概念:中國跟美國不一樣。我當時說,如果電子商務在中國能夠做起來的話,一定會比美國做的更大。因為電子商務的機會很多。
今天如果看的話,大家可以發現,電子商務占整個零售的百分比超過了10%,其中阿里、天貓是7%左右,京東大約是3%。而美國電子商務整體僅占3%,所以這個區別是很大的。電子商務在中國是比美國的歷史少了5年,但是已經超過了他們的百分數,而且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美國。 可惜的是在2003年的時候,我把易趣賣給了eBay。也就在2003年的3月份的時候,在杭州有一個姓馬的先生(馬云),他當時做B2B的生意。所以當時我覺得馬云很清楚,他們要去做一個網站,就是差不多我在賣的時候,淘寶網起來了。
我說的意思是什么呢?一個是“顛覆”這個事情,不是一下子能做成的。我覺得大家聽到成功的故事以后,今天的淘寶、百度,這些做的很成功。但16年前的電子商務還非常初級,完全不能想象如今的樣子。即使做了電子商務5年以后,都不能想象電子商務在今天中國的盛況。
所以大家去創業的時候,包括今天我們獵聘5歲的時候,接下來如果繼續朝前走的話,未來是無法想象的。所以創業是一個特別微妙事情。大家現在創業的話,這是一個建議:需要耐心、需要時間。 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創業者,首先要從用戶體驗做起。我們不要一開始就想顛覆一個行業,而是第一天要想如何把產品做好,把用戶體驗做好。但是創業的路是很長的,我們需要從產品、從用戶體驗做起。
與真正的自我在一起,才能收獲真正的快樂 第二件要說的事情是,當到29歲的時候,我把公司賣掉了,可以說當時什么都有了,但是當時覺得特別空虛。這一點讓我當時很奇怪。因為我想,大多的人都是想有錢、有名譽,有權利。但是我并沒有覺得特別滿足,總覺得缺了什么東西。 我去看了很多的書,也跟很多智者去聊天,但還是覺得很掙扎,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答案。后來慢慢的在探索過程中意識到,其實人有兩個“我”。
一個“我”是表現給別人看,這個我需要有別人的稱贊,別人的肯定,別人的友好,別人的愛。 另外還有一個“我”,內在的我是真正的我,其實什么都不需要。這個我是一個可以被接受的,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的。 我發現說,如果我能夠更多的時間和真正的我在一起的時候,人生就是幸福的。而另外一個現象是:前一個我,很獨立、為自己而奮斗,為自己而賺錢;另外一個,剛才說的真實的我,他的感覺是跟所有的人連在一起。我說的天人合一,但是確實是這樣的感覺。 這個我的話,在顛覆自己的過程中,是顛覆前面一個我。
我希望一直在這個路上走下去,希望能夠跟真實的我連在一起。我也希望大家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不管事業的成功,還是各方面的成功,知道跟真正的自己在一起,才能夠真正的快樂。這是我想說的第二個故事。
《2016未來科技峰會專題》
6月28日,第三屆“網易未來科技峰會”將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
本次峰會主題為“原力.感知”(Force?Sense),探尋商業發展和技術發展的內在原動力,感知VR、AR、人工智能和智能出行等領域的未來。
本次峰會將邀請國內外最具有未來感和前瞻性的企業家、科學家、科幻作家、創業者、投資人、跨界明星、文化名人一起,大腦激蕩,探尋通往未來的神秘力量,體驗感知力的能量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