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學主編周運:網絡文學3.0時代,阿里文學要做什么?
注:關于在 第20屆“世界讀書日”成立的阿里文學 ,此前我氪feng曾寫過分析文章,對阿里文學有“ 無米下鍋 ”擔憂。今天阿里文學的主編周運,用這篇文章分享了他對網絡文學的思考,以及阿里文學接下來的計劃。大家可以配合著一起看。
最近,阿里文學的曝光,受到了很多業界和媒體的朋友的關注。網絡文學本身是個低調慢熱的市場,從早期服務一些“非主流”的用戶群,到逐步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愛。尤其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突然有一天我們發現在地鐵、公交上全是拿著手機看小說的人群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移動閱讀這個市場已經足夠的大了。
作為一名網絡文學的前作者以及在這個領域從業多年的老人,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對網絡文學發展的一些思考和總結。
一、網絡文學的1.0和2.0階段
我個人認為,網絡文學發展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內容為王的時代,統稱為網絡文學1.0時代。這時候,終端發展背景是個人PC電腦飛速發展階段。
這個階段網絡文學在運營模式上,以編輯人工推薦為主,依靠PC原創站的推薦位對作品進行曝光。商業模式也比較簡單和初級,只有網絡連載方式,依靠付費訂閱和一些廣告盈利。但是廣告質量較低,且容易對用戶造成騷擾。此外,內容采集平臺和內容銷售平臺是合二為一的。這是一個網絡文學起步的階段。
到了網絡文學2.0時代,這是一個渠道為王的時代。這個階段,手機開始飛速發展普及,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運營模式上,優質內容經過PC原創站平臺的內部淘選,在第三方強勢渠道做主要的傳播曝光陣地。相應的,商業模式也變了,僅在自己平臺上做付費閱讀已經不夠,需要向外拓展其他渠道,做版權分銷。
盈利模式上,付費閱讀的價值得到放大。其主要原因是,伴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移動支付的成熟,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閱讀,用戶的閱讀時間(閱讀量)增加,用戶付費意愿增強。同時,PC網文用戶消費往移動端轉移的趨勢非常明顯。此外,網文原創網站開始重視版權衍生的商業價值。
現在,我們正處于網絡文學2.0時代。
二、舊網絡文學模式的瓶頸
在網絡文學的1.0和2.0時代,雖然推動了網絡文學的發展,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我個人總結并認為,網絡文學在1.0和2.0時代存在如下的問題:
首先,網絡文學的內容生產以PC原創站為源頭,作品的前期曝光主要依靠PC網站的推薦位和各種排行榜,但是有效曝光位畢竟屬于少數,且很容易被人工操控。而移動終端受困于屏幕限制,平臺推薦資源更加稀缺,推薦規則也很難透明,同樣給暗箱操作提供了便利條件。
這種模式會導致作者和編輯急功近利,一方面作者會利用各種手段,通過刷點擊和刷榜等作弊手段,搶奪平臺的曝光機會。另一方面,編輯會要求或暗示作者根據熱門排行榜來創造內容,長此以往作者創作內容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作者公平競爭的環境很難保障,優秀作品的遴選機制自然也出了問題。更嚴重的是,部分編輯和作者會打擦邊球,放寬內容尺度。
其次,由于一些網絡文學平臺具有先發優勢,在行業里面形成一定的壟斷,所以會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這就會導致一些作者的權益會遭到侵犯。在這種情況下,作者與平臺方合作時候沒什么話語權,簽署版權協議是非常苛刻和霸道。
比如,一些舊網絡文學平臺方會在沒有支付任何對價情況下,要求作者跟他們簽署“版權轉讓協議”或是“委托創作協議”,作者僅保留署名權,版權衍生收入至少50%是歸平臺方所有。甚至要求有些作者未來10年、20年,綁定在某個平臺上。隨著版權衍生價值的增值,但作者的利益沒有得到充分保障。作者又有什么積極性和動力創造更多優秀作品呢?
總而言之,一方面作品篩選機制出現問題,好作品難以出頭。另一方面,無法保證優秀作品作者的利益,創作積極性遭到打擊。這也是近些年網文界少有大作的原因,網絡文學內容上的創新和發展滯固。
三、網絡文學將進入3.0時代
未來兩三年,我認為,網絡文學將進入3.0時代。網絡文學3.0時代將逐漸過度到用戶創造內容為王的時代。其實,所謂“用戶創造內容為王”是一種內容生產的機制,不是單純的內容,也不是單純的渠道。這個階段,終端硬件向“全”終端演進,手機、Pad、PC、電子閱讀器、智能電視等。
在運營模式上,適當、合理的減少人工運營,以大數據的智能應用來輔助決策。在內容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光靠人工運營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反而容易出現一些局限性。例如,編輯作者根據熱門榜單模仿創作,內容上打擦邊球。其實,文學本身就是一件個性化十足的事兒,隨著互聯網發展多年,大數據的積累到了展現成果的時候。《今日頭條》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網絡文學在這條路上的可行性。
商業模式上,網絡文學3.0時代將通過IP激活包括網絡文學、傳統出版、影視劇作品、游戲、漫畫、周邊等整條文化產業鏈,而非像2.0時代的單純、單向、單一的進行IP衍生。盈利模式上,通過激活文化產業鏈,可以在不同平臺,閱讀、動漫、影視、游戲等不同領域進行盈利,而這些領域的盈利模式已經非常成熟。
四、阿里文學要做什么?
網絡文學3.0時代的玩法,需要激活整條文化產業鏈,首當其沖就是作者。阿里文學希望能夠培育出頂級IP,所以我們針對網絡文學作者提出了“保障作者權益,幫助作者成長”的方針。我們鼓勵作者創作多元化的內容,為此阿里文學可以利用阿里大數據分析,為不同作品進行精準推送,找到精準的用戶圈層,同時推出作者分成和保底政策,保證作者基本收入。
而在版權衍生權益上,首先我們簽約是針對電子版權,不會要求作者交出作品所有版權。如果作者授權我們代理其作品的其他版權談判,包括這個IP衍生的價值是多少?具體什么樣的合作伙伴更合適?我們都會征求作者同意,在作者同意基礎上會另外簽定協議。這一切都會在公開透明方式下進行的。
在作者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后,出現潛在優質IP,如何去打造IP?多家平臺一起來協作。不管任何一家互聯網平臺再好,也會有其局限性。讓版權在不同平臺間流動起來,讓專業、合適的平臺做專業、合適的版權衍生開發,才能最大程度挖掘出IP的價值。而另一個方面,好的IP內容需要最大程度曝光來增值,而這就需要打破封閉與壟斷,讓版權在不同平臺間流動起來,讓好的內容在不同平臺間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這樣才有機會真正打造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頂級IP。
最后,與大家分享一下阿里文學的16字方針,“開放合作、共享版權、分享收益、版權衍生”,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
本文來自讀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