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內容共享,鳳凰+一點資訊欲建內容新生態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無疑是政壇的一樁重磅新聞,吸引了無數吃瓜群眾的目光;而在媒體領域,本周同樣有一樁行業新聞引人注目,那就是“老沉”陳彤離開小米,加盟一點資訊擔任CEO,同時兼任鳳凰網聯席總裁。而“老沉”回歸媒體圈的第一件事便是進一步打通鳳凰網和一點資訊內容共享。
優質內容+算法的模式是否迎合需求?
雖然同樣是強調推薦算法,但與今日頭條相比,一點資訊在內容調性的選擇上卻有著很大的不同,這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鳳凰網的特點。作為國內知名的“有節操”的媒體,鳳凰網面對的人群主要是有成熟價值觀和判斷能力的中高知人群,這一人群和今日頭條所面向的人群非常不同。
因此雖然同樣都是新內容平臺時代的技術開拓者,都是以數字算法為依托,有自己的興趣引擎和推薦機制,但一點資訊上的優質內容比例卻更高。在頭條逐漸已經被各種標題黨和博人眼球的文章占領的同時,背后站著鳳凰網的一點資訊并沒有完全把內容調性這個事情也交給技術。
鳳凰網+一點資訊的組合,使其建立起了一套可以循環的內容體系,鳳凰網的優質內容會流向一點資訊尋找更多曝光機會,一點資訊的優質自媒體和其產生的內容同樣也會流向鳳凰網,鳳凰網可以從其中找到那些真正的“民間高手”,然后將這些內容與鳳凰號建立聯系,從而給予優質內容人工推薦和二次分發,讓好作者和好內容的價值最大化。
有這樣的良性流動的同時,兩者緊密的合作方式也使得其能夠發揮各自的優勢,而不是為了迎合新的競爭環境而強行轉型。
從門戶式陳列到精準推送的“變與不變”
在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下,互聯網媒體的內容呈現形態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從PC時代門戶式的陳列,轉變為個性化推薦為主。這其實是用戶需求的一次革命,也是內容生態的一次巨大變化。
首先,內容推薦引擎模式流行的前提是內容的極大豐富,從傳統紙媒時代開始,新聞媒體采用的便都是是陳列式的方式,因為新聞的內容本身是有限的,一個媒體創造內容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但隨著Web 2.0時代極大激發了UGC內容的創作力,整個網絡上可供用戶閱讀的內容大大增加,使其有了推薦引擎形式的基礎。
其次,屏幕變小,用戶時間變碎,用戶對信息的需求逐漸從搜索和主動瀏覽,變為被動地等待推薦,“用戶變懶了”。這也使得可以不斷地往下刷新內容,每次打開都會有內容變化的內容推薦引擎模式更受歡迎。
內容生態和瀏覽方式的轉變帶來的則是信息的“窄播化”,大家希望看到的內容不再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會基于自己的興趣,希望看到不同的內容,因此推薦引擎的精準度也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些也正是一點資訊們在努力做的。
但推薦引擎或許并不是全部,因為用戶最終閱讀到的是內容本身,推薦內容引擎模式的發展導致了大量抓人眼球的垃圾內容產生,生產好內容的內容創作者反而被打壓,這也就使得鳳凰這樣堅守內容高地的媒體顯得尤為少見。或許并不是鳳凰有多么堅持,而是競爭對手們紛紛無法抵御興趣推薦引擎這股浪潮,主動選擇了轉型,而本身有著一點資訊這個內容推薦引擎的鳳凰網則不必勉強轉身,可以做自己更擅長的內容——堅持嚴肅內容。尊重新聞事實,看上去很簡單的幾個字,但要保證自己的內容真正做到關注底層聲音,保留新聞氣質,提供可靠解讀,在這樣一個自媒體泛濫的時代并不容易。
當然,好的內容僅僅是傳播的開始,好的內容也更需要好的渠道、良好地用戶體驗和可行的商業模式相配合,只講情懷顯然是毫無意義的。這一點,鳳凰網和一點資訊的組合恰好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嘗試。鳳凰輸出優質可信賴的內容,一點資訊則依托于技術探索更有前景的市場機制,兩者可以相互結合雙向促進。
優質內容+大內容平臺互補
這樣的一種互補性合作本質上就是優質內容和內容平臺的有機結合,當然實際上目前似乎并不缺乏后者,內容平臺幾乎成了BAT和傳統四大門戶的必備,家家都希望建立自己的內容平臺,大有“平臺太多,自媒體不夠用了”的既視感。
相比之下,盡管帶有優質內容生產者的角色,但鳳凰網本身也是一個內容平臺,只不過在目前娛樂、情感、雞湯內容泛濫的情況下,它更多地承載了時評、歷史、學術、軍事類文章,并且積累一批相對應的優質用戶,同時也給了一些在其他平臺上不容易嶄露頭角這類實力型自媒體人更多曝光的機會。像科羅廖夫、殲-10首席試飛員徐勇凌、魏東旭、鄭文浩等一批軍事媒體、軍事專家在開通鳳凰號成為首批軍事自媒體后,他們的影響力就得到了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一點資訊則代表了更廣泛內容和用戶群體的內容平臺,通過聚集海量的自媒體和讀者,對用戶的興趣進行解讀和分析,為用戶匹配器感興趣的內容,同時也可以根據這一分析得到的用戶畫像,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營銷解決方案。
鳳凰和一點資訊,分別代表了各自領域的旗艦級資訊平臺,隨著兩者內容的進一步共享,也使得人工編輯選擇和機器推薦這個“A or B”的選擇限制被突破,兩者結合有機會帶來一種以技術為基礎,并結合人工編輯積累的分發標準和經驗的,新型資訊分發平臺。1+1大于2,這也是兩者能夠雙向互動和促進的最大意義。一點號和鳳凰號的兩大自媒體平臺結合在一起,技術和人工的完美融合,這也將拉開與其他的新媒體平臺之間在內容深度和精準度上的差異。
內容平臺的這場戰爭顯然還沒結束,面對這樣一個未來并不會亞于PC端搜索廣告市場規模的巨大移動廣告市場,內容分發平臺之間的競爭也顯然會更加激烈。畢竟,在滴滴等O2O革命遇到困境,陌生人社交和直播不再熱鬧的情況下,人們越發清晰的發現,以一點資訊。今日頭條為代表的這波內容分發平臺才是移動互聯網最大的,也是最賺錢的生意之一。
用戶不再去坐等門戶小編給他們排好內容慢慢看,也不會去主動搜索信息來看,而是更愿意等待別人推內容來,某種意義上講,當用戶這樣“變懶”了的時候,機會也隨之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