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唯品會與樂蜂網,請停止意淫吧!
這個情人節,唯品會和樂蜂網的聯姻成為名副其實的頭條。但要命的是,身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也號稱中國唯一盈利大B2C唯品會,居然只請了華南一家電商自媒體到發布會現場,惹得無數同行推胸頓足、望洋興嘆。于是,關于二者聯姻的八卦、猜測、分析漫天飛舞,這讓你越了解真相了,還是更加迷失了?
這就是樁生意!
唯品會入股樂蜂網之后,最大的一個八卦就是,作為兩家公司的共同投資人,紅杉資本是此樁交易的幕后推手,并如何左右逢源,云云。這種傳說顯然低估了兩家公司創始人的DNA。
創業邦了解的情況是,此事絕不是紅杉資本背后策劃、主導的、完成的,真正的決策者其實只有兩個人:沈亞和李靜,而且,發起此項交易的,也是這兩個人中的一人。只能說,紅杉資本只是順水推舟,坐享漁翁之利。
“這樁交易是兩家公司出于對彼此的需要自然走到一起,這個圈子不大,誰家過得咋樣,誰要融資,不是分分鐘就傳開了嗎?起碼雙方共同的投資人紅杉沒有扮演發起人的角色,但是看到兩家情投意合,必然會助推一把。”一位了解沈亞的人士說。
我們先來八一八今天的主角之一、唯品會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沈亞。作為溫州人,沈亞在電商圈以低調、務實著稱。自2008年創業開始,他就與搭檔洪曉波約定,不參加任何電商論壇、不接受媒體記者采訪。但是,《創業邦》雜志還是在2011年,歷經艱險,成功約到這兩位傳奇人物,創業邦也成為唯一一家面對面專訪過沈亞的媒體,還拍了封面照片哦。(創業邦雜志2013年4月刊——唯品會逆襲的秘密)
在那次專訪中,沈亞就講述了他們做唯品會之前的故事。倆人做傳統貿易起家,是典型的溫州商人,沒有任何電商和互聯網背景,屬于電商中的異類。因為早期做外貿的關系,唯品會從一開始就不發愁國外品牌的貨源。
創業初期兩人凡事親力親為,輪流去庫房跑,幾乎每天都是在庫房度過。倆人常年在同一辦公室的一張辦公桌上共事。這個細節一度在創投圈津津樂道。龔文祥最早見到兩個人時,不是特別看好他們,“你跟他倆說起電商和互聯網的事情,一無所知,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談到怎么做生意,倆人都很精明。唯品會的基本模式就是幫助品牌商清理庫存,他們放棄了賺少數人的大錢模式,而選擇了賺多數人的小錢。所以唯品會主要的目標用戶集中在二三線城市,以屌絲用戶為主。而此次控股的樂蜂網,用戶卻主要集中的一二線城市。同屬女性生意,各自用戶所在的地域卻不同,這種1加1等于2的好買賣,沈亞會不在乎嗎?
樂蜂還有筆無形的資產是任何一個電商玩家都不具備的,那就是影響力巨大的媒體資源。樂蜂網的那些自有品牌充斥于各種社交媒體,各種藝人,各種轉發,這種威力沈亞不感興趣嗎?
我們再說說此次聯姻中的女主角李靜。(不好意思,這又是《創業邦》去年的封面人物,(可參見:創業邦雜志2013年2月刊——李靜復制李靜))樂蜂網的B2C這塊,沒有跑贏聚美已成事實。先不說聚美即將上市的傳聞,去年6月份,陳歐就告訴我們,預計聚美2013年的銷售能破60億元,而樂蜂的數據卻不及聚美的一半。如果你注意到聚美一直以來的營銷攻勢,就能估量出,樂蜂想要逆轉局面,不大容易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樂蜂顯然更需要唯品會。李靜在內部郵件中也提到了,“兩家網站資源能夠進一步整合,為女性時尚網購提供更多的優質選擇。希望我們能夠成為億萬中國女性優質生活的首選入口。”所謂入口,那肯定要屬唯品會了,那么多龐大的用戶基數擺在那里呀。
據知情人說,此次唯品會控股的只有樂蜂網的B2C業務,而不涉及自有品牌部分。這塊業務李靜注定還要走融資,單獨發展的道路。這能理解,自有品牌才是李靜的強項啊。盡管這些年業界一直把她塑造成電商圈的另類,但主持人出身的李靜,真正感興趣所在還是經營藝人那個圈子的生意。這樣說來,把B2C業務賣給唯品會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聯姻本質:模式互補
關于此次聯姻,不少人說到了互補,比如樂蜂的化妝品可以互補唯品會。我覺得互補不僅僅在品類:在商業模式的形態上,二者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互補。
模式互補,為其一:閃購玩法+常態售賣。
品類上,樂蜂網是中國化妝品垂直電商的老二。雖然規模尚小,但對于唯品會的意義非同尋常。唯品會2013年的銷售額約1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半來自于服裝。而唯品會的定位是: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去年,和唯品會的一位早期投資人聊天時,他說唯品會未來所有的特賣,都會圍繞fashion相關,也就是折扣時尚。很明顯,化妝品屬于fashion一類。但在上游的資源上,唯品會憑借現在的規模,和上游的議價能力肯定弱于樂蜂。
品類互補,為其二:資源的意義,大于貢獻的銷售額。
人群上,唯品會主要面向二三線用戶,也比較低調,在電視上做廣告也就是這一年的事情,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人,對唯品會也不太care。而李靜的樂蜂網,由于李靜是主持人,樂蜂網很自然的獲得了很多免費的“流量”。雖然沒在電視上做廣告,知名度不弱于唯品會。而兩個網站共同之處是:女性用戶占主導。兩個網站“在一起”之后,兩家的受眾均可以獲益。同時,唯品會可以借助李靜、樂蜂的知名度,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人群互補,為其三:唯品會可以獲得更多的人群增量,品牌美譽度也可以進一步升級。
至于唯品會未來的想象空間,我預測在線時尚折扣巨無霸或將出現。之前我寫過很多分析唯品會的文章,我一直愿意拿線上的奧特萊斯來比喻這家公司。和線下商業地產的奧特萊斯不同,得益于互聯網的優勢,唯品會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售賣商品。這也是唯品會從成立到現在,業績不斷飆升的原因。
在銷售額上,唯品會2013年全年約15億美金左右,也就是將近100億人民幣。美國投行派杰的一份評級報告中稱,唯品會2014年的銷售額在25億到27億美金之間,也就是150-167億人民幣。這樣的業績,進入自營B2C的三甲,唯品會指日可待。而歸結到唯品會自身,雖然名義是垂直電商,但唯品會又重新細分了領域,比如居家、美妝,相當于在垂直中再玩“垂直”!這些細分領域加起來,騰挪空間有多大,掰著小指頭都能想出來。
醒醒吧,那些意淫的小伙伴們,這就是個生意。
附:三家相關公司融資經歷
唯品會:
成立時間:2008年12月
創始人:沈亞和洪曉波
2010年10月,唯品會獲得了紅杉和DCM2000萬美元的A輪風險投資。這一數額當時也刷新了國內電子商務A輪融資最高記錄。
2011年5月,紅杉和DCM繼續跟投5000萬美元。
2012年3月23日,唯品會上市。從發行時的6.5美元一股,到上市后跌破發行價,一段時間一度跌到4美元;但隨著幾季財報的發布,唯品會的股價逆勢上揚,一直逆襲到今天100多美元一股。
在唯品會IPO前,紅杉和DCM分別持股19.3%和19.2%。
2013年3月和6月,紅杉資本拋售了部分唯品會ADS,目前持股占比15.2%。
樂蜂網:
成立時間:2008年8月
創始人:李靜
2007年,樂蜂網獲得紅杉資本數百萬美元的投資。
2012年4月,樂蜂網母公司東方風行集團宣布獲得中金和寬帶基金B輪4000萬美金投資。
2014年2月14日,唯品會戰略入股樂蜂網,持股比例75%。
聚美優品:
創始人:陳歐
成立時間:2010年3月
融資情況:
2009年,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投資18萬美元,是陳歐的第一個投資人、創業導師。
之后,聚美還獲得阿里巴巴天使投資人吳炯,險峰華興天使基金的投資。
2011年,連續獲得紅杉資本共計千萬美元級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