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欧美中文字幕一区-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對話楊勃:把豆瓣變成一個簡單的地方

我是創始人李巖:很抱歉!給自己產品做個廣告,點擊進來看看。  

創始人楊勃:豆瓣要變成一個簡單的地方

(文/鄧若虛 黃俊杰)

以讀書、電影、音樂起家的豆瓣,打算正在通過又一次改版在移動時代變成一個通用的平臺。

一個長期的豆瓣用戶會有一些擺脫不了的習慣,比如給看過的書和電影打標記、在一些名字奇怪的小組里看帖子、在廣播里對豆瓣的改版表達困惑。如果困惑足夠強烈,會導致他在右上角點擊“我的賬號-刪除賬號”,大部分人會在這過程中猶豫,再點返回鍵,繼續給看過的書和電影打標記、在一些名字奇怪的小組里看帖子,過一段時間,再在廣播里對豆瓣的改版表達困惑。

他們在嘗試。豆瓣在嘗試。阿北在嘗試。

“之前是修了幾個城中城,現在是把城中城的城墻推掉。”阿北這樣解釋豆瓣過去的變化,這些變化都在為一個沒有變過的目標作準備,那就是要變得簡單。簡單的意思不是指內容單一,而是隨著書影音,還有旅游、減肥、游戲、化妝品這些類別的豐富,它被歸為了一個詞“興趣”,豆瓣可以引導用戶去“發現”更多,這是這個網站一開始就想做的事情。

我們到北京酒仙橋路的豆瓣公司采訪阿北的前一個多小時,他還在跟產品經理開產品決策會議,這是公司每周非常重要的會議,此前各產品線有各自負責的產品經理,如今,就在這最近一年里,阿北對產品有了更加直接的控制,“整個公司主線產品是清楚的——就這一個產品,很多產品經理一起開會。”

這也預示著,豆瓣的思路正在變得明確。豆瓣目前投入最大,也是阿北參與最多的產品,就是豆瓣的移動應用,阿北選擇將他做成一個通用平臺,也就是豆瓣在 2005 年的主頁上就已經體現出來的意圖:發現共同的趣味。用豆瓣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匯聚一億人的生活趣味”。

阿北一直沿著這個方向嘗試每條可能的道路,當我們把豆瓣十年的首頁變化截圖呈現給阿北看的時候,也確實看到了這些道路的錯綜復雜,但是方向是清晰的。一個長期的豆瓣用戶會有一些擺脫不了的困惑:豆瓣到底想做什么?豆瓣為什么總在變?豆瓣為什么還不賺錢?豆瓣為什么要做阿爾法城?豆瓣為什么跟線下地推保持距離?我們問了阿北,聽他怎么回答。

為什么豆瓣應用首頁變成豆列了?

好奇心日報:我們從大家最關注的東西開始聊起。為什么豆瓣應用現在主推豆列?

阿北:2.0 我們從豆列開始,但并不是說整個產品是圍繞豆列的。豆列是把之前用戶在豆瓣上整理他發現的內容這件事用一個統一的形式呈現出來。

之前用戶會整理自己在各個地方發現的東西,放在一起。但整理的方法太多,比較亂,現在統一起來用豆列的形式。豆列屬于整個豆瓣里面發現體系的一部分,并不是說豆瓣應用圍繞豆列來建造,雖然 2.0 最大的變化是這個。

豆列背后更重要的變化是,它打破了之前豆瓣圖書、電影、音樂三個垂直領域,加上小組、日記、相冊等等 UGC 功能的分割。

豆列是一個標題里面什么都有。豆列里面既可以是一本書,一個有評論的電影,也可以說是一張照片,關于攻略的日記,就是它相當于將豆瓣里各式各樣的內容都集中到豆列里面。這個是最大的變化。

比方說你現在想去臺灣旅行,豆瓣上對你有幫助的可能是說臺灣旅行的書、可能有臺灣旅行的小組、可能有用戶寫了一篇臺灣旅行的日記、另外一個用戶做了一個臺灣的豆列。之前這些東西是散在豆瓣各個地方,你去廣播那你去看日記,你去小組找找找不同的小組,那你去書下面找臺灣的書,它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我覺得一個人對一件事情有興趣的話,通常他對所有這些事情的興趣都是全方面的。在 2.0 中我們開始用更一致的形式,將豆瓣的各項服務綜合呈現出來。豆列是其中一個辦法。

好奇心日報:在 09 年的時候,一開始豆瓣是登陸之后是廣播,之后變成了豆瓣猜,再后來又變了挺多次。現在應用打開就是豆列,不斷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阿北:本質就是通用的發現服務這件事比較難做吧。

用戶發現好的東西是多種途徑,用任何一種方式都不完美。比如你用廣播的話,新用戶如果沒及時關注很多達人級用戶,他的首頁就是空的。

“關注”這件事在豆瓣上和微博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豆瓣上的是各色各樣的生活興趣達人,他們在發現的能力和視野上比普通人寬很多,但他們不是公眾名人。所以你沒辦法一上來就推薦一堆名人,說這是誰誰誰,你可以關注他。微博可以做這件事情,這樣你的首頁馬上就有內容。

豆瓣上就有很多最值得被關注的用戶其實是這樣,他們在外邊并沒有名氣,在公眾里并不是一個符號,所以你以前并不知道他、沒辦法第一天就關注很多對的人,首頁的價值就會有限。

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新用戶進來快速的先有好的內容,這可能是從熱點或算法推薦去做,所以這里邊可能就有一些反復。整個豆瓣對這個事的認知也是在逐年積累,到現在算是比較成熟吧。

所以廣播現在不在應用首頁而是在圈子里面,也是這樣的目的。不同類型的用戶對豆瓣的感受不一樣,很多用戶認為豆瓣是個看內容的地方,也有很多用戶認為豆瓣是個關注有意思的人的地方,這個不一樣,就是有這樣一個需要平衡的事情。

好奇心日報:豆列以后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東西?

阿北:豆瓣一個很大的價值是在各個領域幫助用戶去發現好東西,就是回到最初的時候就是做算法推薦。

發現里面有幾種方式,目前最主要的是各種榜單、熱點。媒體就是講熱點,如果是電影和書的話用戶會看榜單。在沒有特別窄的關注點的時候,很多人想找最近有什么好書的話會去看榜單。比如書店都有一個書架說,本周這些書是暢銷的,這是一個方式。

另外一個是豆瓣一直在做的就是算法推薦,里邊最純粹的產品形態是豆瓣 FM,里邊的個性化電臺,也就是私人電臺,是按照算法推薦歌曲給你的,這是最早豆瓣想做的。后來我們意識到它是大問題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用戶,依靠別的用戶來幫你發現東西。豆列就是依靠用戶來幫助你發現東西。用戶他有興趣說把自己發現的好東西整理在一個豆列里面,放出來跟全世界說,你們誰有興趣,我也不知道會幫到誰,(就整理出來)放在這。

這是以前用戶一直在做的,2.0 做了一個事情就是讓這個豆列可以訂閱,方便別人去查看,那它現在是首頁的一部分。其實在 App 的首頁里面,除了豆列,此時此刻更多的是用戶在他感興趣的領域中得到的,比如用戶感興趣的是居家,那居家下面的內容會推薦給用戶,(首頁)是熱點和豆瓣傳統的算法得到的,此時此刻更多是通過這些方式得到的,是一個組合的方式。

好奇心日報:豆瓣有多少人在豆瓣應用這塊,如何分工?

阿北:我們公司超過一半的人現在是在豆瓣應用里邊。最大的是工程師團隊,人最多的。我們有一個大的編輯團隊,大約 20 多人,然后剩下就是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產品經理有十幾個人,設計師不到 10 個人。剩下都是工程師。這些都是產品技術團隊。

剩下就是所有的公司層面的團隊,除了支持團隊,所有互聯網公司都有的這些團隊,還有的就是剛才說到的幾個獨立產品線,有些是一個子公司這樣。

豆瓣今年打算做什么?

好奇心日報:豆瓣今年接下來還打算做些什么?

阿北:這個還是比較清晰的。一個是評分和評論。我們一直希望它是一個橫向的,就是通用的服務,不光是圖書電影音樂,別的東西也可以被評分評論,一步步我們希望能做到。

另外就是說豆瓣的發現、包括豆瓣社區,豆瓣之前圖書電影音樂之外的這些東西,我們希望它能圍繞個人興趣來組織,生活或者興趣,比如減肥就是這樣的話題。它會逐步變得更加清楚,用法、覆蓋的領域能夠更廣。

各種興趣其實豆瓣下面都有,內容都產生了很多,只是沒有很好地把他們組織起來,沒有很好地傳遞給用戶,所以這些是另外的全面地覆蓋最大眾的用戶各種各樣的興趣的一件事情。

這兩個事情分別就是非常大的命題,也是在豆瓣的服務下我們非常希望能做到的。所以這個可能一年都不止。

還有一個事情,我們的 App 和網站,包括手機瀏覽器上的豆瓣,它應該是一致的。它們現在有區別,比如首頁就是不同的, PC 上面是廣播,App 里面是內容的東西,(它們)在很多地方還是有差異。

其實綜合起來,就是豆瓣的通用化,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

好奇心日報:你提到豆瓣未來可能會更簡單,“簡單”在這里是指什么?

阿北:比方說,豆瓣只有讀書,是簡單。豆瓣有讀書、有電影,這個就稍微復雜一些。讀書、電影又加上音樂,這個就更復雜了。加上游戲,更復雜了。然后再化妝品,等等就非常復雜了。

但是你在有十幾個類目的時候,最后就變成興趣。而個人興趣是個蠻簡單明確的東西。通用之后會變得簡單。

你會看到很多人把豆瓣和其他地方比。比方說,豆瓣跟天涯、豆瓣跟微博、豆瓣跟知乎,最后發現這些服務都不是像豆瓣。

其實豆瓣一直是有通用性的,只是說一般是有個垂直的相應的東西。放在一起就變得復雜。我們現在只是說,把通用的一些事做得非常徹底,然后概念上就變得簡單了。

好奇心日報:豆瓣最早是電影、音樂和書。各部分里面獨立的豆列其實也已經好幾年了,但是你們后來是怎么想到要把這些東西合起來,重新推出?

阿北:豆瓣是從讀書電影音樂開始做的,但是豆瓣一直自身的愿景和想做的事情是它能擴到更多領域里面去,所以看過去 10 ,這其實是一個大的主題。07 年的時候,當時豆瓣的圖書、電影、音樂這三個領域的影響逐漸在擴大,慢慢從小眾人群開始擴展到大眾人群中去。

那會兒我們剛開始有一個產品經理團隊,討論我們怎么做更多(垂直)領域。當時就分給三個產品經理,一人一個領域,讓他們每人做一個調研,看看這個該怎么做,有什么值得做的。我記得很清楚,一個人是數碼產品、一個人是化妝品、一個人是游戲。

但最后我們的結論是說不太合適去做(更多領域)。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當時豆瓣還比較小,大概二十來人的小公司,覺得這個事情太龐雜不一定能做。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我們還非常執迷于個性化推薦,這件事情在其他的領域價值好像沒有那么大。所以當時就沒有把豆瓣的服務推到更多的領域去。

但與此同時豆瓣小組開始在圖書、電影、音樂之外吸引到越來越多的話題。化妝品、游戲、數碼產品在豆瓣小組里面都有用戶在建小組在討論。所以當時我們沒有像圖書、電影、音樂做評分評論這樣的方式去做這些領域,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社區里面,看小組能不能成長為一個通用的東西。所以當時討論的是不適合做推薦、評分評論。

最近為什么重提這件事情,其實就是因為這件事情一直沒有一個好的答案。然后它直接的一個結果就是在手機端,豆瓣被分成了很多個應用,圖書、電影、音樂、小組這樣。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用戶搞不清楚我們應該用哪個。所以它仍然不是一個理想的,給用戶清楚傳達“豆瓣是什么”的一個東西。我們整合的時候是要在概念上整合才可以,而不是簡單的把幾個應用放到一起。所以豆瓣 App2.0 最大的變化是概念上讓豆瓣變成一個通用的東西。

它有豆列也好,它有興趣標簽也好,這些東西是通用的。你看里面(豆瓣 App2.0)加進去的這些,廣播,小組都是通用的東西,橫向的,這樣在我們同一個產品里邊就是非常自然地得到各個領域的好的東西。

好奇心日報:我以前在豆瓣上存在很多年的一個疑問。比如在電影里面搜了一部片子,同名的書沒有出現。這個當時是可能是技術上有難度還是說完全是產品的決定?

阿北:這是產品決定。就是因為有一段時間確實,我們確實是把它看成是獨立的服務來看,包括現在還有的豆瓣讀書、豆瓣電影那個 logo,以及豆瓣的獨立的應用,都是這樣的結果。

按照這樣的邏輯就是說,你使用豆瓣電影的話,就用豆瓣電影好了,不需要知道豆瓣有別的東西。這個是曾經的我們的一個想法。

好奇心日報: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當在談興趣這個事情的時候,豆瓣要做的事情是沒有邊界的?

阿北:我們叫通用吧。其實你的任何興趣豆瓣上都會存在。比如對特斯拉有興趣,現在也是有的,只是說這些東西散在豆瓣的各個地方,比如小站、小組里,在用戶的相冊日記里面。只是沒有一上來你就知道,藏得比較深吧。

好奇心日報:這么說吧。有一個地方,我可以關注所有我感興趣的事、所有我感興趣的人。這聽上去更像是一個公共社交網絡?這也是微信時代國內沒有的一個東西,就不提微博了。

阿北:我們一度把這個東西叫發現。個人興趣的發現就是,對你最有用的東西。這里的東西可能包括內容,可能包括人。但這仍然是一個蠻泛的東西。客觀上,很多產品其實是在這些事情上幫到你的,只是它的方式不一樣。比方說你在微信上面訂閱了若干個公眾賬號,其實你也就得到了這些領域里面每天有一些新的內容,(這些產品在)很多很多地方能幫到你。

關鍵在于豆瓣在這個里面做這些事的方式——豆瓣一直是一個社會化的服務。最簡單的,豆瓣上用戶看到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用戶產生的。既不是編輯產生的,也不是從別的站上爬過來的。所以說社會化的基因一直在豆瓣里。

第二個,我們還是強調個人興趣、跟個人相關的。所以,有很多事情比方說,比方說時政那樣的,大家會關注,但是很難說它對個人實際的生活,它的觸動或者影響是有限的。所以就是說,這里邊我覺得還是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做法會有非常大的不同。

好奇心日報:你做豆瓣十年,最艱難的階段是?有沒有過焦慮到睡不著覺的時候?

阿北:我可能一直睡眠很好(大笑)。每年都有問題、挑戰,有時候大有時候小。但是整個豆瓣,中間都是有進步,有時候快有時候慢。

好奇心日報:今年的問題和挑戰是?

阿北:就說這兩年吧,去年我們決定把整個豆瓣往橫向和通用的方向走,整個豆瓣 App 的整合,這個事情其實是蠻大的決定,這個里邊在此之前我們有一年時間也嘗試過新的移動互聯網的產品和豆瓣毫無關系的新的東西。

你可以認為是我們在嘗試,這是豆瓣一直的做事方式,但是每一年,都會有新的問題——這個東西怎么做。豆瓣一直有個問題,是豆瓣沒有先例,不是說美國有個公司,豆瓣只要照著做就行了。豆瓣一直沒有先例,從成立第一天到現在 10 年。

那我們做過獨立的嘗試,后來就是說要徹底把豆瓣整合到一起,徹底通用化。這是個蠻大的決定,做這個決定其實不太容易。但是這件事做了也就做了。

如果是今年的話,下一步更多在用戶那邊吧,豆瓣的產品方向是比較明確,細節上不斷有一些決策要做,整體是比較明確。但這個(產品)在廣大用戶心目中,和他理解的豆瓣是否一致。所以這個如果是今年的問題的話,可能是我們花很多心思去考慮的一個事情。

豆瓣為什么要分成更多公司?

好奇心日報:現在豆瓣的產品還挺多的,你們的產品總共可能有十幾個?

阿北:沒有。這個事情蠻簡單的,現在就是豆瓣,專注豆瓣。多數產品是合并到豆瓣里面的。

另外還有豆瓣 FM 是獨立的產品,豆瓣閱讀。包括我們音樂人做的線下的事情,這些是獨立團隊在做,有的是分公司,有的是獨立產品,那些我是不太過問的,有時候是幾個月過問一次。剩下的就是整個豆瓣,就是豆瓣這個 App 也就是豆瓣這個網站,它是一個東西。只是說很多東西還沒來得及調整起來,比如說豆瓣廣播還是有人用獨立的一個 App 這樣。這些我們都是,逐步就是說都會合并起來。

好奇心日報:剛才提到豆瓣閱讀和豆瓣音樂已經拆分成了子公司?

阿北:豆瓣閱讀目前還不是子公司,正在進行中。圍繞豆瓣閱讀產品做電子書和自出版。另外有一個音樂人相關的團隊,現在也是獨立的。

不過它們和豆瓣讀書、豆瓣音樂不是一回事。豆瓣讀書和豆瓣音樂還是在豆瓣里面。

好奇心日報:豆瓣是什么時候開始逐步成立子公司,以獨立的方式運作?

阿北:都是過去這一年內發生的。

好奇心日報:之前做廣告的團隊似乎也獨立出去了,為什么要這么做?

阿北:整個豆瓣現在在定義和形成我們的核心產品,豆瓣作為一個公司需要更專注,需要專注在主營業務上面。

最早最早只有一個豆瓣。中間在 09 年后,演化成四個產品,豆瓣電影、豆瓣讀書、豆瓣音樂、豆瓣社區。從內部是四個團隊,從外部用戶看、理解就是四個不同的服務。

在那里邊你很難說清楚哪個是豆瓣的核心產品,有很多用戶覺得是電影、有的用戶覺得是小組。

現在我們在形成我們的核心產品,它就叫“豆瓣”,這里面包括評分評論,包括興趣發現,那其他的不在主營業務的范疇之內,但它們有獨立的發展空間,有足夠大的用戶群認為它們是有價值的服務。這時候我們就是會說從管理上面應該有更獨立的方式去做。

這塊的區域我就不太管,未來時間長了后,我可能在董事會這個層面上進行管理,而不是作為 CEO 去管理,最大區別是這樣。說到頭來,就是所謂的一個公司要專注,專注不是說只做一件事情,但是專注是說你主要的事情要清楚。所以現在豆瓣主要的事情是清楚的,就是豆瓣這個 App。豆瓣的 App 和網站是一致的,很多東西網站稍后會跟著 App 變。

另外,確實有一個公司的核心能力和文化的原因在。整個豆瓣,我們的發展是通過產品創新得到的,所以整個豆瓣是一個圍繞產品的團隊。這個是我們的強項,也是我們覺得基因里重要的一部分,相應的,很多事情是我們不太善于做的。

如果你涉及到比方說,音樂人,要做一些地面上的事情,比如你要做版權、要做演出這些事情,這些是此時此刻我們不擅長的事,但是把那個事情(音樂人)做好的話是需要做的。那我們覺得就不需要在豆瓣里面,它可以是單獨的一個公司,它的能力就不是產品創新,而是這些。此外它文化可能會有不同。這樣其實是個更加一致和純粹的做法,是更有效的做法。

好奇心日報:當時做出這個改變的時候,團隊里的反應是怎么樣的?

阿北:我記得當時我還去給我們的全公司講過,為什么我們要這么做,但是沒有太大的反對吧。因為對這個團隊來說,這個是一個好的事情,因為它產生更多機會,因為每個都是單獨的產品之后,每個人負責的東西其實從一個功能變成一個產品。

豆瓣的這些決定都是怎么做出來的?

好奇心日報:2005 年的你是一個人,會和用戶討論,然后自己拿決定。十年之后,豆瓣 200 多人,像豆列、通用化這樣的決定是怎么想出來的?

阿北:現在很多事情,就是例如說決定做豆列這個事情,就是在豆瓣 App 1.0,在做的過程中就是逐漸說來看到它其實是在實踐或者執行的過程里邊。豆瓣之前的 1.0,它更多是圍繞評分評論,那就是我們第一步吧,最簡單的就是把豆瓣評分評論整合起來。

在評分的時候,用戶看什么,用什么東西看,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是逐漸得到了豆列這個答案。之前在做豆列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了標簽的重要性,把標簽整合起來。

所以整個這個發現不是說我有一天爬著山突然有個神奇的想法就要這樣做了。而是我們在一周一周的迭代過程中的一些共識。多數是共識,有時候需要我來拍板做決定。

我們現在有十幾人這樣一個產品經理的團隊,在負責各種各樣的事情,其實有很多決策是在一起做的。

好奇心日報:聽上去,你目前的工作更多的是在做一個產品經理的工作?

阿北:對,一半的時間吧。包括和產品經理溝通,在去想去看說這個產品決定去做,包括很多細節和設計師溝通,產品層面的事情。另外一半就是我所謂公司的事情,就是任何 CEO 他必須去做的事情。

好奇心日報:產品經理的會對你來說是比較重要的會?

阿北:是這樣的。我個人來說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會議,一個是周一上午的管理例會,整個公司的高管參與,說一周之內公司重要的事情。會開完之后有些人這一周我可能就不會再見到他了。比如說,豆瓣市集是個商業產品,他們會在這個會上討論,別的時間可能都靠 email。

這是重要的會,另外一個重要的會,是周二上午產品經理的會,這是個產品決策會議,這個會會持續一個上午,比如今天開到一點還沒開完。

這個事情是最近才有的,差不多是最近一年。之前有很多產品線,各產品線有產品線的負責人,下面有產品經理。變成有很多大的部門,然后我是管理這些部門。

現在不是了。整個公司主線產品是清楚的——就這一個產品,很多產品經理一起開會。

好奇心日報:所有產品決策都會在上面出現一下?

阿北:也不是。但確實跟之前很不一樣。之前很多產品線的時候,我參與程度非常不一致。

好奇心日報:聽說你很喜歡看城市規劃相關的書?現在還在看么?

阿北:那個是做阿爾法城相關的時候,現在看的比較少了。而且值得看的也都看了。有半年多的時間,我有個豆列,叫阿爾法城建城讀物。就是如果看完那些書,可以拿一個城市規劃的本科學歷應該沒有問題。

好奇心日報:具體是哪一本城市規劃的書會影響到你?

阿北:應該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那個是一個經典。它是批判的方式,那應該是影響最大的。

另外還有《建筑的永恒之道》,那個更接近執行層面的。會有幾百種,就是從城市,一直到窗戶的玻璃那個設計的原則,全部放在一起,是大的一個庫。同樣的思路完全可以對應到一個綜合社區這么一個設計層面。

所謂社區的話,當然是一個古老的詞。但是你現在可以用一個新的叫法。從豆瓣來說,比方說興趣相關的生活化服務這樣的說法,它跟微信這樣的通信工具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在于,豆瓣不是人到人之間通信的生活化服務,所以有一個宏觀層面的視角是重要的——你要做宏觀規劃。微信這種通信工具通常不太需要做宏觀規劃,或者需要做,但至少不是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而社區要做宏觀的規劃,所以為什么它能跟城市規劃做一些比較。

比方說一個街道對應一個小組那樣,一個區對應一種興趣。一種興趣比如說健康,豆瓣可能有幾百個幾千個這樣的小組,這個事情對大多數人都還是有意義的。而微信的話,我有幾百個朋友一對一通信、有若干個群組,我不需要關心剩下幾億人是怎么用,跟我沒有一點關系。但是在綜合社區里,是有關系的。

好奇心日報:阿爾法城算停掉了,但變通用那個事情還是定下來了。

阿北:對,其實我覺得可以說豆瓣現在有阿爾法城的影子的,也可以說完全是兩碼事。

本質上,阿爾法城最大的想法是說用戶分群而居,然后就是不同興趣的人關注各種東西,按照興趣來,好比說每個街道是一種興趣,但是里邊確實是通用的。

阿爾法城里邊確實是有跟圖書電影音樂相關的,但更多的確實是跟它沒關系的。當時意甲、英超,每個球隊都有一個粉絲群占了一條街道,然后就以他們體育館的名字命名。

阿爾法城本質上是一個社區平臺,城市是個比喻。關于什么興趣都有,和按照興趣組織這件事情來說,現在新的豆瓣還是這樣做的。而且這個事情在執行過程中慢慢慢慢得到的結論,并不是我拍了下腦袋就突然決定應該怎么做了。

好奇心日報:如果用管理豆瓣跟規劃城市來比喻的話,你覺得現在走到了哪一步?

阿北:我覺得之前是修了幾個城中城,現在是把城中城的城墻推掉,里邊的城墻推掉,之前確實建了幾個城中城。圖書、電影、音樂是城中城,推掉會有人不爽那樣,但整體我覺得會更加活力這樣。會產生更多新的可能。

好奇心日報:豆瓣做了那么多改變,或者是推出了新的東西,其中有沒有一次是內部爭議比較大的?

阿北:還好吧。其實日常討論就經常演變成爭吵。

其實很多事的決定過程還真的還不是一下子的事,通常會有比較長的討論。比如決定做豆列這個過程,其實從 1.0 上線到 2.0 半年時間里,它(豆列)是持續在各種地方出現的,直到有個人出來說,誒,這個東西就是豆列。

如果說爭議的話,電影購票那件事情涉及到人比較多,所以最后我們決定不做的時候,確實是會影響到一些人。也是一個難做的決定。

所謂產品創新,他的同義詞是產品探索。探索的同義詞里面一定有成功和失敗。對于探索失敗,比如阿爾法城,在豆瓣時間長的人都是見怪不怪。這沒有什么大不了的,豆瓣就是這么年年長起來的。

對我來說,比較困難的通常是決定關一個產品的時候,或者決定不做的時候,因為已經有同事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產品被關的時候,我都會當面去解釋、道歉。我會解釋為什么不做了、為什么不上線,或者為什么關掉。

阿爾法城最后決定不做的時候,確實是有人流淚的。團隊對它是有感情的。

你要是真的號稱創新的公司,你必須容忍失敗。這些是構成的一部分,這個過程都是重要的。對我來說要去用心打腹稿的時候,反倒是今天這樣的場合。

這件事情就是在豆瓣時間長的人,就會覺得這個事情就是稀疏平常的,沒什么。從別的公司新來的就很恐慌。

一個古老的話題,豆瓣怎么賺錢?

好奇心日報:問一個很多人都會問過你的問題,豆瓣賺錢嗎?

阿北:我們現在是接近持平的,去年有兩個季度盈利,兩個季度沒有。我們現在是品牌廣告為主,是最大的。

好奇心日報:未來有什么別的項目可以用來盈利么?

阿北:我們比較簡單吧,最早的豆瓣一直在關注做一個用戶服務和電商之間的關系,豆瓣的第一筆收入其實不是廣告而是電商收入。

豆瓣上線第一天,大概有 2 毛錢的收入,是從當當的分賬,就是豆瓣最古老的盈利模式是來自電商,不是我們自己賣東西,但是來自電商的。這是我們一直關注的事情,品牌廣告是(豆瓣)有幾年時間后(出現的),它就是第一個達到一定規模的營收模式吧。

跟電商的關系呢我們也是一直在看,一直在做。現在豆瓣有一個嘗試性的東西就是豆瓣市集,這就是跟電商有直接的關系,但也不是我們在賣東西,而是別人在豆瓣上賣(東西)。

這是我們在持續關注的事情,只是它現在沒有規模化。我們會在這個領域繼續嘗試,繼續做下去的。

我們也有團隊在做營收、商業化、豆瓣市集相關的事情,他們也是在全力在做,一直在走,一直有進步,我們的營收也是逐年在增長。就是說整個公司情況,現在是接近持平的情況,去年我們有兩個季度是盈利,兩個季度是虧損的。

營收方面可以來看的東西就是品牌廣告,也是現在最大的。還有就是電商相關的,就是這兩個。

但是從整個公司層面,此時此刻營收不是整個豆瓣最關注的,也許以后會是,但現在不是。然后這也不是我最關注的事情。它也是我們同事在處理。

好奇心日報:說到電商,豆瓣曾經做過電影在線選座,之后又做了東西等產品。但豆瓣似乎一直在保持一定距離,尤其是線下地推。

阿北:最大原因是豆瓣還是一個互聯網產品公司。決定我們做什么不做什么的邏輯是在用戶這邊:多大規模的用戶,他們需要什么服務,我們怎么提供服務。然后營收模式應該跟在后邊。先產品的定位決定之后,再考慮最有效的營收模式是什么。那如果做電商是邏輯可能是反過來的,我先決定做什么電商,然后我流量怎么來,做什么產品達到用戶。

隨意打賞

提交建議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好友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在线资源 | 九九热播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男人的天堂 |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 性大特级毛片视频 | 久久在线 | 亚洲乱淫 | 女性成人毛片a级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妖精 | 香蕉依人 | 成人爽视频| 久久成人免费播放网站 |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不卡 | 立即播放免费毛片一级 | 久久精品视频观看 | 亚洲射图 |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 | 97人人看 |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 久久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 |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在免费 |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 | 免费国产一区二区在免费观看 | 欧美一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青青青爽线在线视频观看 |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毛片高清免费观看 | 一级毛片短视频 | 国产久视频 | 日本一级一片免在线观看 | 日本不卡视频网站 |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 无遮挡一级毛片性视频不卡 |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色区图片区 | 亚洲精品日韩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