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錢莊亦非屌絲理財神器
![]()
剛過去的這個交易日A股市場上互聯網金融概念股跌聲一片,哪怕是前期借勢阿里收購天弘基金連封4個一字漲停的內蒙君正,也跌去了6.59%。這分明是退潮的節奏。
其實這事發生得吧,多少有點不給李彥宏面子。要知道,百度錢莊剛剛亮出旗號,直接祭出大殺招讓業界瞠目結舌。怎么干的?錢莊剛裝修好就聯袂華夏基金推出號稱無風險年化收益8%的理財產品“百發”,額度10個億。在這樣的大招面前,余額寶當年忽悠的那些P話簡直弱爆了。
隨便找個金融民工都能算清這筆賬:目前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在3.5%~4%,從現在的利率水平來看,最終年化收益率要達到8%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華夏在基金界也算是老大,但它要干出這么一票收入來,除非把這錢轉投到王亞偉那里去暗地里炒股票。
專業投資十五年的華夏做不到,百度錢莊怎能做到?如果到期無法實現8%的收益,百度找來的擔保公司真的管擦屁股么?肯定不會!百度這是什么范兒?分明是:蘋果式饑餓營銷(10個億額度)+周鴻祎式賠本賺吆喝(免費申購買到就賺)+史玉柱式腦殘口號(1分錢換大禮包)——典型的互聯網野蠻人做法!要不怎么說互聯網一攙和金融,玩法就要變呢?
可能百度本也不想這么干。但奈何它不是阿里,沒有天然的商務平臺和優勢,金融支付牌照也是剛剛拿到還沒玩轉;它也不是騰訊,沒有無與倫比的社交黏性,不能利用人際關系來迅速擴張金融產品覆蓋。但它坐擁中國70%的搜索市場,用戶規模逾5億海量,只要把類似“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這樣的腦殘標語刷遍全網,它必將無往而不利。所以要“1分錢換大禮包”,所以要推明知不可為而為的8%高收益——10個億規模,就是華夏基金干不到8個點,李彥宏自己掏腰包也能輕松兌付投資者們的收益,就當是給老婆買了輛全球唯一的限量版賓利。但這么一來,“百度理財高收益”的口碑就來了;“理財上百度,勝炒十年股”的口傳效應就來了;手里錢不夠銀行理財產品申購下限,也沒時間看盤炒股,又不常給淘寶做貢獻的非網購癡迷者們就統統都來了。“咱的錢放到百度錢莊里,省心,還高收益!”
但你估計百度下一款理財產品還能hold住8%么?恐怕不能。且不說華夏基金還陪不陪他玩兒,最麻煩的是鼓吹這樣的收益率有踩違規鋼絲的嫌疑,怕會成為眾矢之的。余額寶現在做到了1000多億的規模,收益率還在逐步降低呢,你一個“百發”真能包打天下?
其實A股市場的反應便已現端倪,互聯網金融概念股為何在百度殺入金融行業的近幾個交易日里大幅調整呢?A股的資本玩家們真的不蠢,搜索巨擘一出手,他們就看明白互聯網金融正兒八經的門道了——
免費加長尾,互聯網兩件寶。但這兩件寶目前最能吸引的還只是老百姓手里的散錢,而不是專業投資者賬上的大錢。網上錢包與貨幣基金掛鉤的方式還能勉強應付T+0隨進隨出,敢與A股掛鉤試試看么?還承諾8%的收益?于是,在把互聯網金融概念股們的身價抬到位后,搶到錢的游資撤退了,剩下一幫堅信馬云李彥宏會帶著他們發財的散戶們大眼瞪小眼。
所以,那些真以為阿里百度們搗鼓出余額寶、百發來是在制造屌絲理財神器,為矮窮挫們實現掘金逆襲的朋友們真要注意了,互聯網與金融的嫁接的確可以消弭諸多資本市場的信息不對稱,但投資絕非兒戲,風險永遠如影隨形。草根也好大V也罷,堅持風控第一,玩自己玩的起的游戲才是正道。因為,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么理財神器,阿里百度來了也一樣。
本文由
煲湯味濃
授權
虎嗅網
發表,并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請附上出處(
虎嗅網
)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www.huxiu.com/article/21866/1.html
向作者提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