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會滿被查,曾執掌證監會5年
從證監會主席任上離去1年7個月后,易會滿最終未能“平穩落地”。
9月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消息,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易會滿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易會滿2024年2月被免去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職務后,此后市場多次流傳相關信息。2024年6月,易會滿被增補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任命為經濟委員會駐會副主任。這一度被視作“安全著陸”的信號,但傳言并未止息,如今終于靴子落地。
易會滿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2025年7月29日,全國政協召開“做好當前穩外貿工作”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易會滿參加會議。
從1984年步入金融業,易會滿從一名中專生,一路逆襲成為工商銀行董事長。 2019年1月26日,他告別工商銀行,成為證監會第九任主席,直至2024年2月7日被免職。
易會滿掌舵證監會5年期間,資本市場實施了多項改革,包括實施注冊制改革、設立科創板、推動常態化退市機制等,期間A股市場新增1800多家上市公司。不過,在這5年里,A股市場波動劇烈,共有20次跌破3000點,上證指數從2597.78點上漲到2788.55點,僅上漲約190點。
近年來,金融反腐持續推進, 2025年以來,工商銀行多位高管落馬,其中不乏易會滿昔日的部下。 易會滿在證監會任職期間曾屢提金融反腐,“嚴查金融風險背后的腐敗問題”。如今,他自己卻成為了被查對象。
從中專生到工行一把手
現年61歲的易會滿是浙江省蒼南縣靈溪鎮余橋村人,一度被外界視為從“草根”逆襲的典范。
1984年,易會滿從國家級重點中專浙江銀行學校畢業,進入中國人民銀行杭州市分行,擔任計劃處計劃員。一年之后,易會滿調任工商銀行杭州分行,從計劃處副處長一路升至浙江省分行副行長兼浙江省分行營業部總經理。
2000年1月,易會滿離開了工作多年的浙江,調任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開始獨當一面,主持省一級分行的工作。2005年,易會滿從江蘇調任北京,擔任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行長、黨委書記。2008年,易會滿走出了仕途的關鍵一步,升任工商銀行副行長。
2013年,易會滿出任工商銀行行長。2016年5月,易會滿升任中國工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躋身副部級領導之列。直至調任證監會前,工商銀行總資產超過27萬億元,穩坐“宇宙第一行”的寶座。
在工行期間,易會滿曾反思規模與風險之間的平衡。 他表示,“工行總資產已經是全球最大,今后是否還要做得更大,是否有邊界,值得認真思考。如果大到沒有能力管理資本需求帶來的壓力,那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風險。但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和西方的銀行有根本差異,因為在負債端,我們的理財業務對存款的替代速度非常快,如果政策沒有大的變化,資產總量還會增加。”
易會滿此番被查,雖然通報未提及工行,但 他在工行任職34年,業內認為或與近年來金融反腐走向縱深有關。
今年以來,工商銀行多位高管落馬,其中包括易會滿在工行舊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信息顯示,5月30日,中國工商銀行浙江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沈榮勤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沈榮勤與易會滿同為浙江老鄉,兩人是校友,且早年同在工行浙江省分行任職。
曾屢提嚴查金融腐敗
2019年1月26日,易會滿從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55號轉戰金融街19號富凱大廈,接替劉士余,執掌證監會。他也是第一位出自工行的證監會主席。
易會滿在證監會5年任期中,資本市場進行了多項改革,他也曾屢提“金融反腐”。
2019年11月,易會滿在《旗幟》雜志上發表文章稱, 要加大金融反腐敗力度,堅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2021年10月28日,證監會黨委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召開全系統警示教育大會。易會滿在會上指出,資本市場“圍獵”和“反圍獵”的斗爭仍然激烈,證監會系統反腐敗任務仍然繁重。他強調,緊盯關鍵少數,確保主體責任壓實壓細;緊盯重點領域,加快完善全流程立體化監督體系;緊盯“特定群體”,提升監督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緊盯作風建設,推動防腐拒腐關口前移。
易會滿強調,要切實加強發行注冊的權力監督制衡,做好業務監督與紀檢監督、干部監督等相互銜接,大力推進透明審批、陽光用權。堅持“一案雙查”,嚴查金融風險背后的腐敗問題,不斷提高對資本市場領域腐敗的治理效能。
2022年3月,證監會召開2022年全面從嚴治黨暨紀檢監察工作會議,易會滿作講話。會議指出,要一體推進金融反腐和處置金融風險,堅決治理政商“旋轉門”,完善立體化的監督制約機制。
2023年5月,易會滿在證監會系統一場專題輪訓班的開班式上表示,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以強有力監督打造廉潔的注冊制,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面加強腐敗源頭治理。
滬指20次失守3000點
在易會滿執掌證監會期間,我國資本市場完成多項重大改革,從核準制正式邁向注冊制。
2019年7月,科創板試點注冊制;2020年8月,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落地;2021年北交所設立并實行注冊制;2023年初,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正式啟動。
易會滿曾說,注冊制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的關鍵舉措,也是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 “注冊制改革是一場觸及監管底層邏輯的變革、刀刃向內的變革、牽動資本市場全局的變革,影響深遠。”
隨之而來的是A股IPO數量的激增。在易會滿任期內,A股發行新股的數量超過1800家,IPO總融資金額超過2萬億。2020年9月,A股上市公司突破4000家,在2022年11月22日就突破5000家。
“注冊制改革絕不是放松監管,而是要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易會滿曾強調。
易會滿在任期間,還推動資本市場多項改革,包括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加大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力度、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完善中介機構分類監管、嚴把私募基金等領域準入關、嚴厲打擊“偽私募”、清理整頓金交所、“偽金交所”等。
只不過, 證監會主席被市場視為“火山口”職位,需要經歷市場的洗禮。 2019年2月,易會滿曾表示,證監會主席的職位好像是一個“火山口”,因為股市確實牽動著億萬投資者的心。
2023年以來,上證指數一度經歷數月下跌,多次打響3000點保衛戰,如何完善全面注冊制的討論增多。
2023年8月底,證監會宣布,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和再融資。同時,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對量化高頻交易加強跟蹤研判,完善監管舉措,推出多種舉措維護市場穩定。不過,直至易會滿2024年2月被免職,滬指仍徘徊在3000點以下,投資者信心持續低迷。
據統計,自2019年1月26日易會滿上任證監會主席以來,A股滬指共有20次跌破3000點 (收盤價) 。任期內,上證指數從2597.78點上漲到2788.55點,僅上漲約190點;同期,創業板指從1271.27點到1573.37點,深證成指從7684點到8212.84點,分別上漲約302點和528點。
易會滿2022年8月曾在《求是》上發文稱,股市有漲有跌是規律,對正常的波動政府不宜也不應干預,不能花錢買指數;但不干預不是放任自流,必須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堅決防止“市場失靈”引發異常波動。這就要求守牢風險底線,把握好度。同時也要認識到,資本市場的穩定不是守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
如今, 這位曾經呼吁“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風險”的金融大佬,最終也在反腐風暴中落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時代周報 (ID:timeweekly) ,作者:黃嘉祥,編輯:習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