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基金拋棄馬斯克
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些投資者對公司CEO馬斯克投身政治感到不滿,特斯拉董事會已聯系獵頭公司,開始尋找新的CEO人選。
不過很快,特斯拉董事長羅賓·丹霍姆 (Robyn Denholm) 通過特斯拉官方X賬號表示,這篇報道“是絕對錯誤的”,并稱在報道發布之前已經向該媒體傳達了這一觀點。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傳出馬斯克繼任者的消息,盡管這次特斯拉董事會對馬斯克“繼續執行令人振奮的增長計劃充滿信心”,但養老基金已經開始拋棄馬斯克。
養老基金作為穩定的“長線”資本,其撤資決策往往被視作對一家公司治理與前景信心的風向標,這將對特斯拉產生怎樣的影響?
一、利哈伊縣的四張贊成票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部的利哈伊縣,擁有一個管理5億美元資產的縣養老基金委員會。《商業內幕》近期報道稱, 利哈伊縣養老基金是第一個停止購買特斯拉新股票的美國養老基金。
當地時間5月7日,利哈伊縣養老基金委員會以4比2的投票結果決定暫停對特斯拉的新投資,還指示縣投資經理起草報告,評估將被動管理基金從特斯拉剝離的可行方案。
利哈伊縣審計長馬克·平斯利 (Mark Pinsley) 在聲明中直言不諱地指出,暫停投資的理由是對馬斯克政治活動的擔憂以及特斯拉近期業績的連續下滑。他表示: “馬斯克選擇成為一名政治人物,而非以客戶為中心的領導者,這已損害了特斯拉品牌。”
同時,他引用數據強調了特斯拉面臨的財務困境:“特斯拉的盈利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1%,汽車業務收入下滑了20%,盈利能力急劇下滑。我們要對我們的退休人員和納稅人負責,審視當前投資是否明智。”
這并非孤立事件。
今年3月,美國紐約州51位州立法者曾呼吁州政府剝離其10億美元特斯拉持倉。紐約市審計長競選的熱門候選人承諾,如果當選,將把該市3000億美元的養老基金組合撤出特斯拉。
紐約市五大公共養老基金系統雖然未明確表示剝離,但截至2025年3月,其持有的特斯拉股票市值已從年初的12.6億美元大幅縮水至約8.31億美元。現任紐約市審計長布拉德·蘭德 (Brad Lander) 也公開表達了對馬斯克的不滿。
歐洲的養老基金在ESG (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議題上通常更為積極,它們對特斯拉的行動也更顯堅決。
據彭博社報道,今年3月,丹麥的AkademikerPension養老基金, 因對特斯拉勞工權利以及馬斯克言行的擔憂,已將特斯拉列入其“黑名單”,并出售了持倉。 這意味著無論是基金本身還是其外部管理者都不能購買特斯拉股票。值得注意的是,AkademikerPension的特斯拉持股在高峰期價值3億丹麥克朗 (約合4500萬美元) 。
此前,歐洲最大的養老基金ABP在去年第三季度出售了其持有的特斯拉公司全部5.71億歐元 (約合5.85億美元) 股份, 部分原因是與馬斯克的薪酬方案存在分歧。
“甲子光年”發現,養老基金撤離特斯拉的動因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對公司短期財務表現的擔憂,也涵蓋了更深層次的公司治理、勞工關系和 CEO 行為等問題。
養老基金作為全球最大的長期資本來源之一,其投資決策對上市公司具有重要影響。雖然單個養老基金的持倉減少相對于特斯拉龐大的市值來說,并不是決定性的,但養老基金的集體行動以及由此釋放的市場信號不容忽視。
養老基金代表著廣大工薪階層的退休儲蓄,其核心目標是實現長期穩健的投資回報,普遍要求更透明的財務披露、更合理的高管薪酬制度以及更獨立的董事會,因此,養老基金與特斯拉剝離,實際上是部分機構投資者對馬斯克種種行為的不安。
而這種不安源自馬斯克的多重身份與精力分散。
二、“不專心”的馬斯克
馬斯克同時擔任特斯拉、SpaceX、X (前Twitter) 等多家公司的CEO及實際控制者,這使得投資者擔憂其精力是否足以應對特斯拉日常運營和長期戰略的挑戰。
例如在收購Twitter半年后,2023年5月12日,馬斯克宣布聘請前NBC環球廣告主管琳達·亞卡里諾擔任Twitter CEO,自己將“專注于技術”。
此時馬斯克正深陷“不專注汽車業務”的輿論壓力,Twitter CEO換人的10天后,就有了馬斯克在《華爾街日報》上公布擬定了特斯拉CEO候選名單的表態,同時引發了時任CFO扎克繼任的猜想。
不過直到今天,馬斯克仍是X (Twitter) 的實際控制者。
進入2025年,馬斯克的“非特斯拉”動作更為頻繁,且相關行為已經延伸至美國政府高層,他在社交媒體上的高調言論以及在政治領域的活躍引發了爭議。
今年1月20日,美國政府效率部 (DOGE,Department of Goverment Efficiency) 成立,馬斯克被任命為該部門負責人,并開始對美國政府部門進行人員進行清理,同時削減政府開支。
此后馬斯克幾乎在進行“大開殺戒”般的裁員。《紐約時報》截至4月1日的匯總數據顯示,美國政府各部門已確認裁員56090人,另有171080人的裁員計劃待執行。這種舉措直接招來了大批美國民眾的反對,甚至在波士頓、紐約等地爆發了游行示威。
“甲子光年”今年3月在美國加州街頭發現,一些特斯拉車主為了防止自己的車輛被“打擊報復”,不得不在車身上貼上標語——“我是在馬斯克變瘋狂之前買的車 (I bought this before Elon went crazy) 。”
同時,特斯拉也交出了近年來最差的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下降了13%,營收下降了9%,汽車業務毛利率降至12.5%,凈利潤暴跌71%來到了4億美元,這個數字還不到比亞迪的三分之一。
伴隨糟糕財報和營收、銷量疲態到來的,就是5月份新一輪特斯拉尋找新的CEO的傳聞。
三、傳言中的馬斯克“接班人”
特斯拉新CEO的傳言最早出現在2022年。
那一年,特斯拉在華銷量的同比增速從2021年的133%,下降到2022年的37%,全球銷量的同比增速從2021年的87%,下降到2022年的40%。
市場的波動帶來了特斯拉新CEO的傳言, 當時傳言接替馬斯克的是時任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CEO的朱曉彤。
2022年底,大量媒體報道了特斯拉下一任CEO將會是朱曉彤的消息,甚至當時有特斯拉內部人員向媒體《界面新聞》透露:雖然該消息沒有被證實,但具有可能性,原因是“中國市場發揮出色”。
在中國,朱曉彤用9個半月的時間完成了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建設,并將其變成了特斯拉生產率最高的工廠。相比之下,奧斯汀工廠花了兩年時間才建成投產。
現任和前任同事透露,朱曉彤是一個虔誠地永遠跟老板站在一邊的人,他的職業道德素養與馬斯克相似。前同事描述說,他們每天24小時都在給朱曉彤發電子郵件,而且幾乎能立即收到回復。一位早年的前特斯拉同事透露,朱曉彤每晚只睡幾個小時。
除了朱曉彤, 特斯拉前CFO扎克·柯克霍恩 (Zach Kirkhorn) 也是備受矚目的繼任者之一。
扎克的主要才能體現在財務和供應鏈方面,他在特斯拉供職了13年,主導了特斯拉的供應鏈改革和生產銷量的提升。
2018年,扎克臨危受命上任CFO,他上任前特斯拉的年度銷售和管理費用高達全年營收的13%,但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已經降低為5%。202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發布財報,顯示至此特斯拉已經保持了連續15個季度的盈利,這是扎克的另一大工作成果。
如果只從財務角度來看,甚至可以說是扎克管理和經營著特斯拉。但在2023年8月,這位堪稱傳奇的CFO選擇從特斯拉離職。
特斯拉動力總成及能源業務高級副總裁德魯·巴格利諾 (Drew Baglino) 也曾被認為有望成為下一任特斯拉CEO ,他在特斯拉工作了18年,且負責的工作也是特斯拉最核心的板塊,被稱為是“特斯拉最資深的工程領導人”。
但在2024年4月15日,巴格利諾發文公布了他離職的決定,突然程度和扎克十分類似。
馬斯克的“接班人”一直是媒體熱議的話題。
2022年11月17日,據路透社報道,特斯拉公司董事詹姆斯·默多克 (James Murdoch) 表示,馬斯克在過去幾個月中,已經確定了一個潛在的繼任者來領導特斯拉,但默多克沒有透露潛在繼任者的名字。
到了2023年5月23日,馬斯克以視頻方式參加了《華爾街日報》的CEO理事會峰會,再一次公開表示 他已經向特斯拉董事會提交了繼任者名單,如果他出現意外的話,可以確保公司繼續運營下去。
到了今年,馬斯克繼任者的消息再度流傳出來,雖然馬斯克和特斯拉董事長羅賓·丹霍姆紛紛辟謠,但馬斯克的“接班人”的話題還會持續下去。
四、養老基金的審慎與馬斯克的喧囂
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22日,馬斯克表示,他計劃在5月份“大幅”減少其在特朗普政府的工作,專注于特斯拉,“可能在下個月,我分配給政府效率部 (DOGE) 的時間將大幅減少。”
這被外界視為馬斯克在看到特斯拉今年一季度財報之后的反思。
曾與馬斯克并肩作戰7年的SpaceX前華裔高管Lewis Hong曾告訴“甲子光年”,在工作期間,他基本感受不到馬斯克負面情緒的波動。但在開心時,馬斯克會表現得“像個孩子”。馬斯克過度理性,很難共情并察覺、照顧到他人的情緒。但這并非刻意,而是天性。
2021年時,馬斯克在綜藝節目《周六夜現場》自爆是一名“阿斯伯格綜合征”患者 (輕度自閉癥) :“ 我知道自己有時會發表奇怪的言論,但這就是我大腦的運作方式。 ”他毫不避諱地說:“對于所有那些被我冒犯的人,我只想對你們說,我重新發明了電動汽車,我要用火箭飛船把人送上火星。可我要是個隨和、放松的普通人,你覺得我還能做到這些嗎?”
在Lewis Hong眼中,馬斯克也是最不像CEO的CEO:
他十分真誠,表里如一。對內部、媒體講得都一樣,不會按照場合“隨機應變”,無論喜怒哀都要攤開來展示給全世界;
他是公司加班最多的員工,不分晝夜地埋頭工作,時不時就住在辦公室;
他對物質、財富看得很淡。為了SpaceX,賣房賣車,自己追加研發投資他在公司表示,會把最后一分錢投進去,“大不了就搬回媽媽的車庫里面住”;
他永遠精力充沛,一天要喝十幾杯咖啡;
他穿著十分隨性,T恤搭配牛仔褲是最常見的裝扮;
他對食物的喜愛也特別“接地氣”,最愛吃的是咸牛肉三明治和“垃圾食品”,薯片、可樂更是基本不離手。可能你都沒有注意到,他就吃著薯片從你旁邊走過。
對于像馬斯克這樣集技術天才、商業巨頭與公眾人物等標簽于一身的人,機構投資者應如何評估其帶來的獨特風險?
養老基金代表的是一種長期資本,追求的是可持續的、穿越周期的回報。因此,公司治理結構的健全、管理層的專注度、以及對員工權益和環境責任的承諾,都是它們考量投資價值的重要因素。
馬斯克身上所體現出的去中心化、高度個人化的領導風格,以及他對既有規則的挑戰,在催生創新的同時也帶來了不確定性。當這種不確定性傳導至公司的財務表現,并引發了對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的擔憂時,養老基金“拋棄”馬斯克也就變得可以理解。
當然,養老基金在特斯拉龐大的股權結構中并非唯一的決定性力量。更重要的是,它向市場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 部分最注重長期價值的投資者,對特斯拉當前的公司治理和未來的可持續性感到擔憂。
對于特斯拉而言,來自養老基金的壓力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其在公司治理和投資者關系方面面臨的挑戰。 如何在繼續擁抱創新和顛覆精神的同時,建立一個更加透明、負責任、符合主流機構投資者期望的公司治理框架,是特斯拉無法回避的問題。這或許需要馬斯克在一定程度上收斂其跨界行為,或者在特斯拉內部建立更強大的管理團隊,分擔其日常運營的職責。
養老金的審慎與馬斯克的喧囂,是一個有意思的對比,更是傳統金融力量如何與具有顛覆性力量的個人領導者共存,以及如何平衡創新與風險、個人魅力與機構責任的復雜命題。
這場博弈,或許才剛剛開始。
參考資料:
A county pension fund in Pennsylvania just became the first known to cease purchasing new Tesla stocks,《商業內幕》
Tesla Dumped by Danish Pension Over Labor Rights,Musk’s Actions,彭博社
Europe’s Largest Pension Fund Sold Tesla Stake Over Musk’s Pay,彭博社
Dutch pension fund ABP sells all Alphabet and Meta shares,CEO tells newspaper FD,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