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蜂網品牌或將解決b2c造血之難 |i黑馬
一直以來,b2c行業(yè)都面臨著造血機能不足的窘境。b2c企業(yè)一味地花錢買流量,成本居高不下,依賴燒錢度日。業(yè)界流傳過一句話:做電子的火了,做商務的發(fā)了,做電子商務的死了。但是,我們不應該一邊倒地否定這個行業(yè),甚至悲觀的認為b2c希望渺茫。b2c必亡論其實是急功近利者極為容易犯的錯誤。
剖析近期的話題焦點——樂蜂網,我們可以認識到:對于b2c這個行業(yè),我們必須從本質上去了解一些基本原理。
由于近期在女性化妝品垂直領域的激烈競爭,我們能搜索到的關于樂蜂網的信息褒貶不一,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客觀剖析該案例。
樂蜂網的核心是關于“達人經濟”的一種假設。我們可以從其發(fā)展歷程分析出不同側面的結論:
1、對于受眾而言,達人經濟是一種風尚,是基于名人的品牌,本質上是社會化品牌。從追星到購買與明星相關的商品已經成為潮流。而以明星個人名義包裝的商品更容易受到信任與追逐,這在國外國內早已不乏先例。
2、對于名人而言,品牌落地化、實體化、商品化乃是一種非常現實的需求。從數年前明星開咖啡館、開酒吧、開飯店,到李寧運動服裝成為著名品牌,我們看到明星們建立品牌的道路其實并不平坦,需要專業(yè)的團隊去代為執(zhí)行。
3、不要簡單認為樂蜂網就是名人上陣拉拉人氣,從公開資料可以看出,樂蜂網只是這個機構在電商領域的出口而已。所謂達人經濟,需要策劃包裝、媒介公關、量身定做品牌商品等全流程的專業(yè)操作。
4、與暴風驟雨式的b2c發(fā)展不同,樂蜂網08年成立,到2012年才有5個達人品牌。發(fā)展歷程是從創(chuàng)始人李靜個人產品系列逐步試錯并復制發(fā)展起來的,讓人理解到把達人的人氣轉化為達人經濟還是需要一番折磨的。
5、從新聞資訊看,樂蜂網繼3月底組織“桃花節(jié)”大促之后,4月8號還將舉辦一個明星達人盛典,將會有50位達人明星來樂蜂接受獎勵。例如:雅詩蘭黛達人、瘦腿達人等等。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樂蜂網在加快發(fā)展速度,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非常傳統(tǒng)的商業(yè)策劃的影子。
6、搜索天貓,你可以看到樂蜂網官方旗艦店赫然在列。這說明樂蜂網的電子渠道也采取了開放的格局。
總結樂蜂網的案例,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 決定消費者購買的關鍵因素不是低價,不是流量,而是品牌!
√ 電商渠道建設要放棄帝國思想,要實實在在賣東西,建品牌。
√ 電商品牌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 新興電子渠道建設,一定要向傳統(tǒng)行業(yè)學習。
√ 樂蜂網用自己的方式闡釋了b2c解決造血機能的途徑。
本文作者為i黑馬 專欄作者?夢里秦淮?轉載請注明出處:www.ihei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