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車鼻祖Sidecar停止運營 國內拼車應用如何應對
導讀 : 被稱為拼車鼻祖公司的Sidecar停止運營,對國內各個拼車公司來說有何啟發?
i黑馬 訊 1月1日消息,被稱為拼車鼻祖公司的Sidecar于2015年12月31日下午2點正式停止運營。
Sidecar的聯合創始人蘇尼爾·保羅(Sunil Paul)和賈漢·卡納(Jahan Khanna)在Medium發帖指出,資金劣勢是他們關閉Sidecar的主要原因。他們表示:“我們的影響力將會傳承下去。我們改變了交通法,創造了一種新的交通模式,改變了城市、也讓成千上萬的人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和美好?!?/span>
Sidecar成立于2012年2月1日,彼時 是一家走P2P模式、按需合伙搭乘的服務公司。 但到2015年下半年,它轉變思路,成為一家B2B快遞公司。 其最新一輪融資在2014年 9月,彼時Sidecar獲得C輪Avalon Ventures、Union Square Ventures、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爵士等1500萬美元融資。 這相比籌集了66億美元的Uber和籌集了13億美元的Lyft相比有相當大的資本劣勢。
在中國,51用車、天天用車、嘀嗒拼車在2015年下半年逐漸式微,幾乎沒有多少市場聲音 。而無論是滴滴出行還是Uber都已推出拼車業務,再加上資本寒冬的侵襲,國內其他拼車應用將面臨生死考驗。Sidecar從拼車轉型B2B快遞之后的停運,或將對他們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