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算力像水電一樣普惠 —— 九章云極DataCanvas的智算創新實踐
5月15日,由亞杰商會主辦的“智算賦能,AI 創未來——AI 最佳實踐應用沙龍”活動在亞杰匯成功舉行。本次活動通過主題分享、圓桌討論等多元形式,圍繞 AI 技術落地、算力普惠、 商業 模式及路徑創新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交流,為參會者呈現了一場兼具前瞻性與實踐價值的思維盛宴。亞杰商會執行會長羊東、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郭基梅、九章云極DataCanvas首席AI科學家繆旭等行業專家、學者及 投資 人等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九章云極首席AI科學家繆旭先生向與會人員分享了《智算創新與AI賦能》主題報告,以“智算中心的創新范式”為核心,深入講解了九章云極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探索。針對傳統算力采購的彈性不足、技術門檻高痛點,九章云極推出“算力包”模式,以“度”為計費單位,通過Siri-like架構實現GPU資源彈性調度,配套阿拉丁開發工具降低使用成本,推動算力從“奢侈品”變為“基礎設施”,目標是“讓算力像水電一樣普惠”。據他介紹,目前,九章云極通過構建“算力 +算法”的一體化服務,已建成5個智算中心,算力規模達5000P,未來三年計劃擴展至5萬P。
在技術實踐層面,繆旭先生重點解析了智能體(AI Agent)的開發邏輯。他提出,當前AI的創新瓶頸在于“從0到1的創造力”,而九章云極通過“思維鏈推理+強化學習”的方法,已在工業檢測、供應鏈優化等場景中實現突破。例如,其CV智能體可通過多工具調用和沙箱環境訓練,將工業場景中的裸土覆蓋檢測準確率從71%提升至90%。
“2025年是智能體 經濟 的元年,真正的智能體革命將在交互中誕生。未來,AI 將成為人類的最佳合作伙伴,但前提是設計出高信息密度的交互界面,讓用戶無需成為‘微操專家’即可高效協作。”展望未來,繆旭先生認為人機協同是長期主題,智能體交互需平衡信息密度與簡潔性。他表示,AI的價值不在于替代人類,而在于延伸能力邊界。未來成功的企業將是“人類創意+AI 執行”的復合體,組織管理需從“人力驅動”轉向“人機協同驅動”。
此次沙龍不僅展現了 AI 技術的澎湃動能,更揭示了商業創新的底層邏輯:唯有將技術洞察與行業需求深度融合,方能在智能時代搶占先機。作為領先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供應商,未來,九章云極DataCanvas公司將持續發揮領先的AI技術優勢,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