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得了“輔助駕駛硬件不足”恐懼癥:全系標配激光雷達、NVIDIA Thor芯片 算力700TOPS
5月26日消息,小米SU7事件之后,這一次小米YU7仿佛得了“輔助駕駛硬件不足”恐懼癥,不僅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就連NVIDIA Thor芯片都標配了,算力達到了700TOPS。
在小米 汽車 答網(wǎng)友問(第142集)中,小米汽車官微詳解了YU7的輔助駕駛硬件。
眾所周知,以往小米SU7標準、Pro、Max三個版本(不只是小米,其它汽車廠商也是)的輔助硬件有很大差別,在實際輔助駕駛體驗上也有明顯差異。
但這一次,小米YU7把所有輔助硬件都做到了全系標配。
據(jù)了解,小米YU7全系標配了1顆激光雷達、1顆4D毫米波雷達、11顆高清攝像頭和12顆超聲波雷達,為小米輔助駕駛功能帶來了更好的表現(xiàn)。
小米YU7全系搭載激光雷達,在暗光環(huán)境和異形障礙物識別方面看得更準,最遠有效點云距離達到200米,功耗降低 55%,是守護駕駛安全的堅實防線。
同時,小米YU7全系搭載4D毫米波雷達,相比3D毫米波增加了高度信息,分辨率與識別距離大幅強化,最遠有效點云距離為車:200米,人:100米。
比如跟車行駛,當前車發(fā)生急剎時,輔助駕駛系統(tǒng)可以增強預警提示能力;遇到雨霧等惡劣天氣時4D毫米波雷達也能更好感知肉眼看不清的交通狀況。
此外,小米YU7全車搭載了11顆高清攝像頭,其中7顆為超透防眩攝像頭,其鏡頭應用ALD鍍膜技術,模組采用COB封裝工藝,減少光在鏡頭內部的反射,增加透光率,實現(xiàn)更清晰通透的畫質,有效抑制逆光、眩光產生的視覺干擾。
除此以外,小米YU7在輔助駕駛計算芯片上也進行了重磅升級,搭載了NVIDIA DRIVE AGX Thor車載計算平臺,具有700TOPS超強算力,可以更好的支持大模型上車,帶來更好的輔助駕駛體驗。
關于車上的攝像頭、4D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到底是干啥用的,我們之前也科普過。
早在上個世紀,工程師就已經(jīng)想到了用攝像頭來代替人眼,攝像頭可以真實地還原人眼看到的場景,包括交通的標志、紅綠燈等等,但它和人眼一樣,在逆光、夜晚、雨霧天,很容易看不清楚,產生誤判。
于是乎,工程師們就想出了,加裝毫米波雷達,它可以不受光的影響,夜里開車探測能力也很穩(wěn)定。即使在暴雨、大霧、沙塵等極端天氣,它也會比攝像頭好很多。
可是探索永無止境,人類永不滿足。傳統(tǒng)毫米波雷達仍然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知道距離目標有多遠,物體運動的速度有多快,卻無法探測高度,這也就意味著,地面的減速帶,地面上障礙物,上方的天橋,對于它來說都沒有什么區(qū)別。
傳統(tǒng)毫米波雷分辨不出來這些場景,就無法讓車輛做出不同的反應。
針對這些不足,4D毫米波雷達,增加了對于高度的探測,解決了這一難題。
但毫米波雷達的識別精度依然有限,它只能知道大概的輪廓,卻無法判斷障礙物的具體形狀。
這時候,就該激光雷達出場了。
工作原理上,激光雷達通過發(fā)射人眼看不見的激光束,遇到物體又反射回來,形成由數(shù)百萬個點組成的三維點云。
激光雷達的識別精度更高,但穿透力不如毫米波雷達,而且它們都無法像攝像頭一樣采集到色彩和亮度的信息,比如紅綠燈。
所以,攝像頭、4D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是相輔相成、協(xié)同工作,只有集成三者的融合感知方案,才能無懼暗光/炫光、無懼雨雪霧,測距更準,測速更準。
【來源:快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