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用工成本飆升,今元集團提供全鏈條人力資源解決方案
2025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明確宣布任何“不繳社保”的約定均無效,并將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實施。
作為勞動密集且人員流動性大的餐飲行業,素來有著的不繳社保以控制成本的“不成文規定”,社保合規化意味著企業人力成本將陡增25%-30%,一場席卷全行業的生存之戰已經打響。
一、政策核心:剛性紅線劃定,灰色地帶終結
根據最高法《解釋》,此次政策要點集中在兩大方面:
1.“不繳社保”協議徹底失效。
無論雙方協商一致,還是勞動者單方承諾,任何形式的放棄社保協議均屬無效。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或者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承諾無需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約定或者承諾無效。
2.不繳社保勞動者可要求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保的,勞動者可據此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 經濟 補償,標準為每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請求解除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新規明確了不管是單位原因還是勞動者原因不繳納社會保險的,員工都可因未繳社保解除合同并索要經濟補償金,法律剛性增強。
二、行業沖擊:300萬餐飲企業的生存危機
對于本就處于微利運營狀態的餐飲業而言,社保新規的落地如同雪上加霜,讓不少餐飲企業陷入“不繳違法、繳了虧本”的兩難境地:
1.人力成本飆升,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
以上海為例,一名月薪7000元的服務員,企業需要承擔的社保繳費比例約為26%,其中養老保險16%、醫療保險9%、失業保險0.5%、工傷保險0.2%,而目前上海市社保最低基數為7384,每人每月企業需額外支出社保部分約1898元,則一年增加成本2.28萬元。若門店雇傭10名員工,每年人力成本將多支出22萬余元。
而當前餐飲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為5%-8%,新規實施后,僅社保支出一項,就可能吞噬掉近一半的凈利潤,部分利潤微薄的小店甚至會陷入營收覆蓋不了成本的虧損困境。
2.行業面臨用工短缺+人員流失的雙重壓力
長期以來,一些餐飲企業依賴不給員工繳納社保來降低成本,尤其是餐館服務員、洗碗工、飲品店店員等流動性較大且非核心的崗位。新規實施后的成本上升迫使一些餐飲企業不得不通過減少招聘崗位來壓縮成本,而這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用工高峰期人員嚴重短缺。
另一方面,社保個人繳納部分需要從工資中扣除,這就直接導致員工到手工資的下降。對于外來務工、中老年群體等更看重現金收入和落袋為安的群體,這種“收入縮水”極有可能會引發員工的主動離職,進一步加劇餐飲行業的人員流失。
雙重壓力下,餐飲業的用工缺口將進一步擴大,據行業預測,新規實施后,餐飲業用工缺口可能達到200萬人。相較于目前缺口的160萬人,比例直接突破20%!
3.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行業加速洗牌
相較于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門店規模較小的中小微餐飲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弱。這類企業多依賴夫妻店、家族經營等模式,利潤微薄且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新規實施后,他們不僅要承擔額外的社保成本,還需要應對社保申報、繳費等流程問題,無疑增加了門店管理的難度和負擔。
部分中小微企業可能因無法承受成本壓力而倒閉,而大型連鎖企業憑借規模化優勢、完善的用工體系,有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能夠更好地應對新規挑戰,進而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據業內人士分析,未來1-2年內,餐飲業將迎來洗牌期,中小微企業的淘汰率可能達到30%。
三、破局路徑:三大核心策略,助餐飲企業破局重生
面對社保新規帶來的沖擊,逃避不是辦法,唯有主動轉型才能生存。結合頭部餐飲企業的實踐經驗與政策導向,我們總結出三大核心破局策略,幫助企業優化用工結構、降低運營成本:
1.用工模式升級:從單一全職到靈活多元化用工。
根據法律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日均工時≤4小時,周累計≤24小時)僅需繳納工傷保險,成本僅為社保全額繳納的10%左右。餐飲企業可以在用餐高峰時段和寒暑假餐飲業旺季時,招聘兼職員工緩解用工高峰期的壓力,同時還無須繳納社保。
例如某奶茶店在每日高峰時段10:00-14:00雇傭2名兼職員工,每周工作5天(20小時),企業每月僅需為每人支付20多元工傷保險費用,比全職繳納社保節省超過2000元。但該模式下需要遵守兼職的用工時長要求,一旦兼職員工周工作時間超過24小時,就有可能會被認定為全日制勞動關系,那么企業將面臨補繳社保及滯納金的風險。
此外退休返聘浪潮興起,銀發勞動力也正成為餐飲業的新寵。餐飲企業可以招聘已辦理退休手續且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并與他們簽訂《勞務協議》來避免承擔其社保費用。麥當勞等大型連鎖企業已將退休返聘作為長期政策,退休人員占員工總數約5%。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退休人員因為年齡較大,工作中發生意外的風險相對較高,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考慮購買 商業 意外險或雇主責任險來增添額外的保障。
2.非核心崗位外包:釋放管理壓力
餐飲企業可以將保潔、洗碗、切配菜等非核心崗位全面外包給具有專業資質的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由第三方公司為員工繳納社保,企業不僅將事務性的工作外包出來,釋放核心崗位價值,還降低了員工的管理成本,同時規避用工風險。
3.智能化轉型:用 科技 替代人力,降低成本依賴
餐飲企業可以通過引入智能化設備與系統,優化運營流程,減少對人工的依賴,從根本上降低人力成本。
一些頭部餐飲品牌已經進行了引進自動化設備的嘗試,例如徽菜品牌小菜園自2023年起在門店配置炒菜機器人,單臺設備可替代數名廚師工作,尤其在高峰時段,一名操作員可同時監控多臺設備運行。奶茶飲品類品牌也在廣泛使用自動制茶機、自動搖臂、智能分裝設備等,替代純人工操作,提高店面的出餐效率并且能夠保障出品標準化。同時,自助點餐系統的普及也能使前臺人員減少30%-50%,顧客通過掃碼點餐既方便快捷又能降低企業人力依賴。
引進智能排班系統等數字化管理升級,實現人力配置的精準匹配。傳統餐飲企業常采用固定排班制,容易導致低峰期人力閑置、高峰期人手不足的問題。而智能管理系統可分析歷史客流數據,預測不同時段、不同天氣條件下的客流量,動態調整員工班次和工作時長。
作為全球人力資源數字化綜合服務商,今元集團深耕人力資源服務領域10余年,始終將創新視為核心驅動力,依托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與數字化生態優勢,打造智慧人力資源數字化管理新范式。聚焦業務外包、招聘流程外包、崗位外包、社保服務、薪酬管理、企業商保及員工體檢、企業領導力培訓等專業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形成從人才獲取、組織發展到跨境管理的企業發展全階段人力資源管理閉環,全方位賦能企業高效增長。
社保新規的實施,雖然給餐飲業帶來了短期的陣痛,但從長遠來看,卻是推動行業走向規范
化、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社保繳納將成為餐飲業用工的標配,用工
體系將更加規范化,企業需要更加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建立完善的員工福利體系,提升員工歸屬感,以減少用工糾紛、降低人才流失率,為企業長期發展奠定基礎。未來只有具備規范化、標準化、智能化優勢的餐飲企業,才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贏得持續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