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蘋果有庫克,才能繼續輝煌下去
近日,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亮相,業界對蘋果新一代產品評價普遍不高,認為創新不夠,失去了靈感——蘋果跟其他電子產品廠商一樣,走向了硬件升級之路,工藝長期沒有突破。
事實上,喬布斯去世后,每次蘋果推出新品,都遭到業界唱衰,但這并不影響蘋果產品的熱銷。尤其是蘋果去年推出大屏手機,把原本屬于三星的市場給搶了不少。蘋果2015財年第一財季凈營收高達745.99億美元,同比增長30%;凈利潤為180.24億美元,同比增長38%。這兩項數據,均創下歷史新高。
被唱衰的蘋果,為什么卻能創造如此驚艷的成績?竊以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喬布斯打下的基礎,讓蘋果手機即便幾年不創新,仍能在行業領跑。尤其是蘋果半封閉半開放的iOS系統,能帶給用戶更優秀的體驗。
喬布斯時代,蘋果在研發上投入的并不多,但公司卻是最具創新能力的。數據顯示,2006年至2009年,蘋果研發支出46億美元,同期微軟耗費310億美元研發費用。但從2007年開始,蘋果連續4年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最具創新能力的公司”。
喬布斯推崇簡單的藝術極致,蘋果總是在化繁為簡上下工夫,一切都以滿足消費的需求為出發點,這也成了蘋果創新的源泉。從iMac、iPod、iPhone到iPad,它們的技術含金量并不高,但無不是最貼近消費者的。喬布斯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讓蘋果今天仍然在享受他的紅利。
其次,庫克對蘋果的貢獻巨大。后喬布斯時代,庫克扛起了蘋果的大旗,這也表明,喬布斯將蘋果交給庫克,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對蘋果而言,喬布斯是公司的一個符號。今天,不少人開始懷念喬布斯的好,認為喬布斯時代充滿靈感的蘋果,已經一去不復還了。但庫克也有喬布斯不具備的東西——喬布斯雖然創意無窮,但性格倔強,不肯遷就消費者。比如iPhone的3.5寸屏,在喬布斯看來,3.5寸屏是手機的黃金比例。這個尺寸,能給人最佳握感,也最適合單手操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局限,喬布斯也不例外。喬布斯雖然主張用戶體驗至上,但蘋果很少做市場調研,也很少聘請咨詢公司。喬布斯十分自信,總是把自己當作消費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為消費者生產產品。這也讓喬布斯的性格局限,帶入到蘋果的產品中,體現出喬布斯的“傲慢與偏見”。
3.5寸屏iPhone,雖然一度風靡。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3.5寸屏的娛樂體驗,被大屏的安卓機打得難以招架。我想,如果庫克堅守喬布斯的想法,蘋果就沒有今日之輝煌。庫克雖然沒有喬布斯天馬行空的靈感,但與消費者走得更近,善于傾聽消費者的呼聲。于是,我們看到,這兩年,庫克補強了蘋果手機的兩大弱點——屏幕尺寸太小,像素太低。
2014年9月,蘋果推出的iPhone 6,尺寸升至4.7寸;iPhone6 Plus,屏幕升至5.5寸。庫克這一決定,對蘋果公司意義重大。其結果是,大屏手機一出,三星手機立馬遭受重創。市場研究公司Canaccord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蘋果手機占了全球前八大智能手機廠商92%的利潤,高于去年同期的65%。
而剛上市的iPhone 6s及iPhone 6s Plus,庫克解決了蘋果手機的拍照問題,后置攝像頭采用1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升至 500萬像素,將拍照體驗再次升華。迄今,蘋果手機的兩個薄弱環節都得以補強。
當然,庫克做的遠不止這些。中國作為全球最有潛力的消費者市場,喬布斯竟然一生都未踏足過。庫克接手蘋果后,他每年來華多次,拉近了蘋果與中國政府的關系。另外,在喬布斯時代,iPhone在中國上市總比海外要晚幾個月,今天已經基本做到了同步發售。從蘋果2015財年第一財季的數據來看,蘋果大中華區營收高達161.4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0%,已接近蘋果在整個歐洲市場的收入。
一句話,筆者認為,庫克彌補了喬布斯的弱點,他讓蘋果公司得以繼續輝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