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體驗營銷或成廣告業主們的新選擇
今年年初,全球廣告業大金主、日化巨頭寶潔(P&G)對Facebook 等互聯網媒體發起了挑戰。寶潔公司首席品牌官Marc Pritchard表示,我們不想在一個糟糕的媒體供應鏈上浪費時間和金錢。寶潔一度非常偏愛互聯網廣告,然而,在這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好時代,寶潔的營銷卻陷入了窘境:采用了諸多措施,戰略轉型,銷售業績依然蒼白。
曾經表示充分理解、不斷嘗鮮的寶潔看來對新興互聯網媒體的容忍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點。“我們一直抱著學習的精神給新媒體機會,” Marc說,“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我們意識到,一個復雜、不透明、低效,且帶有欺詐性的媒體供應鏈,是沒有可持續性優勢的?!?/p>
投入費用高,效果卻很差。這不僅僅是像寶潔這樣的大公司所面臨的煩惱,中國諸多創業公司在廣告投放方面的煩惱比寶潔更甚,這些追求小而美的創業公司,他們的營銷費用并不多,用少量的費用做出最有效的營銷效果是他們最迫切的剛性需求。
傳播方式的進化
在前互聯網時代,沒有大數據、沒有智能手機以及缺乏對消費心理學研究的背景下,廣告、互動、口碑三種傳播方式在廣告業占據主流位置,體驗則由于技術問題,企業在消費者產品體驗后無法收集到有效數據,從而被忽略。
而今,科技手段將賦予產品體驗營銷具備社會化媒體傳播的功能,從而成為廣告業主一個新的選擇。已有先例可以證明互聯網讓市場營銷充滿了新的機遇。從2004年開始,在口碑營銷剛起步的階段,考拉、貓撲等社區論壇成為消費者分享產品體驗的平臺,此后,博客、微博、人人網再到現在的社交媒體微信,這些平臺聚集著大量的擁有話語權的消費者,廣告業主就開始利用這些平臺,巧妙地把企業的言論和信息融入其中。這種方式的核心是拋開“眼球經濟”的傳統思路,巧妙地運用模仿消費者的口吻,制造具備話題性和自發傳播性的“病毒”,讓消費者自愿成為病毒傳播的一個節點。此前,誰也沒有料到的口碑營銷就此誕生,成為廣告業務喜愛的現代化傳播方式。
而現在,產品體驗營銷或許是互聯網科技又將推出一種全新的推廣模式,就像口碑營銷依附于社交媒體的發展,帶動產品體驗營銷這個新模式的技術條件已經成熟。其一,手機移動端和社交媒體的普遍應用,讓消費者形成了大大小小、層層疊疊的生活圈,不同的生活圈里流行著不同的生活態度,需要有一種真實的、消費者自愿的營銷模式才能對這些生活圈進行滲透。其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降低了市場研究的門檻,使得不需要尖端的公司和技術人員,就可收集并分析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這對整個產品體驗行業的迅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三,消費者行為學研究理論的完善和普及,為這個新興的行業提供了全套的分析工具,使得在這個媒體過剩的時代,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營銷手段。
從會員制開始的體驗式營銷嘗試
正如科技改變生活,這個行業的不少領先者已經敏銳地洞察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價值,如已專心經營IOT物聯網絡多年的趣致科技在今年已經將旗下的產品體驗品牌“趣拿”轉向了這一新的市場,在剛剛啟動的“9.9趣拿節”上向行業展示了全新的智能終端體驗機(FET),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向這一藍海進軍的信心,來自源渡創投、賽富投資基金、建發集團等著名投資機構參加了開機儀式。據主辦者趣致科技的介紹,這種FET機的上一代產品已經部署到全國15個重點城市,有超過1500萬注冊用戶,隨著新一代機器的推廣,很快就實現為產品體驗的同時迅速構建完整的用戶畫像。
早在2014年,趣拿已經向會員制方向進行改造,改變了產品體驗向陌生用戶派發的傳統,只對趣拿的會員“蟹粉”進行產品體驗推廣。以“蟹粉”為樣本,全方面對消費者進行行為分析,包括第三方數據交叉對比,準確了解消費者的“態度”。
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消費者對產品體驗的分享很快能傳播到市場,同時社區化的運營也提高了用戶反饋的專業化程度,使得趣拿的服務在數據質量和口碑傳播都具有非常高的市場價值。
未來,產品體驗營銷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將是一種可以解決“寶潔式煩惱”的可行而有效的服務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