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6稅改前夕,跨境物流巨頭們冰火兩重天
“公司美線集裝箱貨量直線下滑60%~70%。深圳倉日均能收個1000多方,而昨天(4月16日)只收了200多方。”
“很多公司直接停了業務,而我們公司美線跨境小包貨量實現了100%的同比增長,還是有點夸張。”
這一對話背后,是海運物流企業與直發物流企業在中美關稅影響下,遭遇了冰火兩重天的境遇。
自今年2月1日起,美國對華關稅政策持續上演。進入4月份,關稅稅率提升至34%、125%、145%……亦或是,特朗普宣布將于5月2日針對中國取消800美元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正在一步步擊穿全行業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線。
原本,跨境物流巨頭們分別有三種心態:一是對美國加稅一事抱有幻想;二是想趁機發美國財;三是沉穩觀望。隨著關稅愈演愈烈,各位物流老板紛紛開始破防,表面冷靜,但私下集體焦慮且觀望著。
關稅棒打之下,跨境物流服務商受到的影響是最直接、最前置的,他們到底面臨了怎樣的處境?又將如何應對如此艱難的一戰?
近兩個月美國貨量翻倍增長,空運頭程服務商進入最后狂歡
“近期2個月,特別是在4月中下旬,空運大貨出貨量激增。”
一名跨境物流從業者表示,大家之前集體觀望了很久,然而所期盼的中美關系并沒有如期改善,反而越加嚴峻,這使得大家陷入了恐慌。“你不調價,那你就得虧本賣;而你調價后,可能又沒人買。”
基于這樣的不確定性,賣家從4月中旬到4月25號瘋狂備貨,試圖抓住T86稅改前的最后一波機會。
事實上,自特朗普上臺初期,市場就開始擔憂其會增加關稅,這種擔憂導致一般貿易商品和電商貨物的出貨量在2月和3月有所增加,4月中旬迎來了狂歡式的增長。原因是800美元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或將被終結,而且僅針對中國。
兩個月前,也就是特朗普剛上臺后不久的2月1日,其宣布取消800美元小額包裹免稅政策,但沒過多久,到了2月7日,又暫時恢復了這一政策,原因在于美國海關清關系統尚未完善等因素。
然而,到了4月2日,特朗普再次宣布將于5月2日針對中國正式取消800美元小額包裹免稅政策。
一次又一次的朝令夕改,讓跨境電商行業的從者們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心理變化。
起初,跨境電商從業者們仍抱有一絲局面反轉的幻想。
“我們干跨境的時候都沒有T86,最開始就是一般貿易過去,大多還是使用郵政包裹發全球。”一名在跨境物流行業深耕十余年的企業高管言語間表露出了他的樂觀,他相信物流商總會有辦法應對T86清關模式的終結。
轉口貿易便是最常見的操作方式。貿易的貨品能夠由中國運往第三國,在第三國不通過加工(轉換包裝、分類、選擇、收拾等不作為加工論)再銷往美國。
假若中國不能走T86清關模式,但其他國家仍能享受800美元以下的小額豁免政策。不少跨境物流物流服務商推出了外地T86轉運等產品。
兩周過去,雷峰網再和上述在跨境物流行業深耕十余年的企業高管交談,他的言語間已經從樂觀轉變為焦慮。
“轉口貿易也行不通了,你問直發包裹還有出路嗎?我不知道,現在不能下定論。”
這名企業高管表示,需要看關稅談判的結果。如果他們沒談好,很多企業或個人要去別的區域拓展地盤。畢竟這樣的關稅太高了,我們出口的商品又不是必需品。(如你有更好的見解,歡迎添加作者微信ydinitialheart探討。)
空運頭程服務商的焦慮,是有跡可循的。關稅越漲越離譜,加之同期轉口貿易的希望也被扼殺,大家的希望處于逐漸落空的狀態。
比如,美國海關自4月15日起啟用全新“原產地核查系統”,嚴打轉口貿易和避稅。尤其是對經越南、墨西哥等國轉口避稅的行為進行嚴查,違者最高面臨逃稅金額300%的罰金,追繳10年利潤且賬戶凍結。
另外,美國行政令提到,待系統成熟會針對所有國家取消T86。屆時,轉口貿易更難走通。中國5月2號落地取消T86,是因為美國海關在1個月前已經做過測試,而別的國家涉及更為復雜的系統升級流程。
而其他備選方案也可能面臨當頭一棒。
“從當前的備選方案來看,大家都在通過T11(中小貨值<2500美金)的報關方式。根據原本的報關估算,T11模式下小包的量會降到原本的40%,而在特朗普加稅到145%以后,原本T11的路也走不通了,小包的量預計會降到10%,甚至有些悲觀的說會降到3-4%。”一家美國本土物流公司亞太地區負責人對外表示。
關稅的沖擊以及賣家的焦慮,對跨境小包專線公司的影響是巨大的。
除了部分跨境小包專線公司暫停美線業務,部分公司短期內試圖通過較為靈活的定制化解決方案或漲價的方式來應對關稅風險。不過,相關從業者認為大家都很害怕會出現問題,進而不敢收貨,漲價是觀望的一種手段。
4月25日前后,4px、燕文等跨境小包專線公司陸續對美國航線漲價,單個包裹的成本大概上升5-10美金。一些公司短暫提價后,又將美國運費每千克下調0-30元,理由是原來上調后的運費過高。
“因為T86稅改不確定性高,他們定價的時候過于恐慌,定價很不合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客戶的需求。”另有業者表示,定價過高反而適得其反。
隨著Temu、Shein、TikTok等以美國市場為主導的跨境平臺緊急加入漲價大潮中,似乎已經暗示結局。
一名空運分析師表示,由于平臺策略調整,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美線包機航班在5月份預計會減少,進而導致美國運輸需求下降。同時,全球運力調整不僅影響美線,大西洋航線等其他線路也會受到波及,整體上全球運價受到壓制。
此時距離靴子落地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跨境小包專線公司們仍在努力尋找出路中。
美線海運貨量跌近七成,歐洲市場成救命草
“公司美線集裝箱貨量直線下滑60%~70%。以深圳倉為例,深圳倉一般能收個1000多方,而昨天(4月16日)只收了200多方。”
一家頭部亞馬遜FBA承運商的高管近期表示,公司服務的客戶有線上、線下兩類,線下出口訂單增長基本停滯。加100%的稅后商品價格貴一倍,線下很難賣出去。現在大量進貨,線下貿易商顧慮若一兩個月后特朗普政策變動會有風險。
這不是特例,另一家成立二十余年的貨代公司毛利直接下滑幾百萬元。
“老板最近的心態也不行,美線業務毛利掉幾百萬,誰接受得了?這意味著后續要開始收縮或裁員,不然發不起工資。”這家貨代公司的一名員工表示。
海運方面,尤其是集裝箱運輸,中美之間的貨量急劇下跌。與跨境小包專線公司相比,美線船運公司或貨代公司的境遇明顯更不樂觀。
往年同一時期,跨境賣家們基本開始為兩個月后的亞馬遜會員日備貨。亞馬遜會員日定在每年6~7月,賣家一般在4月~5月提前備貨。如果沒有關稅影響,目前大批集裝箱正駛向太平洋彼岸。
相關數據顯示,美國集裝箱進口貨物約38%來自中國,部分商品原料依賴度超95%。這表明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難以替代,而高關稅將擾亂供應鏈。
如此一來,美線貨代公司必然陷入被動局面。
“面對中美關稅問題,沒有什么好的辦法。我們只能多做歐洲和加拿大的貨,沒有別的辦法。我們能改變什么?”上述亞馬遜FBA承運商高管無奈地說道,如果沒有關稅影響,公司2025年凈利潤突破億元根本不在話下。
由于形勢所逼,這家公司原本要推進融資或并購事宜,現在不得不一心放在業務上。
上述兩家貨代公司的業務除了覆蓋美國市場,還有歐洲、拉美等市場,面對關稅尚有生存空間。而專注做美線業務的公司若沒有有效應對貨量下滑,利潤大幅降低,很可能面臨倒閉風險。只有航線分散且擁有核心競爭力產品的公司才能生存下來。
關稅上漲后,美線海運業務均受到直接影響,赫伯羅特、馬士基、中遠海運等船司已經紛紛開始漲價。
為了吸引客戶發貨,部分貨代公司試圖通過低申報降低關稅成本,但該操作風險非常大。例如近期多家中國貨代企業因涉嫌協助客戶“低報避稅”遭美國貨主集體舉報,甚至登上美媒頭條。亦或是某亞馬遜賣家因低報貨值,突遭美200萬關稅追繳,直接陷入經營絕境。(如你有更好的洞察,歡迎添加作者微信ydinitialheart探討。)
種種因素驅使下,導致很多客戶越發不敢發貨。而客戶敢發貨,有的貨代也不敢收貨。
為追求穩妥的貨代會暫停業務,而想賭一把的則繼續接貨。他們在賭貨物能否過關,若被美國海關攔截將面臨關稅問題,屆時將成本轉嫁給貨主,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145%的稅,客戶不愿承擔,物流商也不會承擔。”一名貨代從業人員表示,行業甚至出現了離譜協議,如果產生稅金,貨代要求客戶承擔稅金,否則不發貨,具有脅迫性質。
好消息是,各貨代公司在歐洲、南美等其他市場國家的業務量普遍沒有受到影響。海運方面,目前轉口貿易到東南亞及其它國家的貨量也有明顯增加。
一家貨代公司透露,其集裝箱海運量普遍增長了20%至30%,其中去歐洲方向的貨量較多。
寫在最后
鑒于海關系統、規則完善度等因素,T86目前還面臨不確定性。
但對于高稅率,除了觀望之外,業內仍認為145%的稅率不會持續下去,因為特朗普也曾表示希望通過談判降低稅率。
而在關稅等因素加速下,Temu、Shein、TikTok等平臺從全托管模式轉向力推半托管模式,正在加速行業供應鏈變革,海外倉和落地配則被視為跨境物流全鏈路中的機會點所在。
頭部綜合物流服務商明顯具備更強的馬太效應,對海外倉、落地配進行了全面布局,而缺乏規模效應的小型物流企業未來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
值得探討的是,中美關稅沖擊美線直發物流后,又會如何重塑落地配市場的競爭格局?雷峰網 (公眾號:雷峰網) 將持續關注,歡迎添加作者微信 ydinitialheart 了解更多行業動態。
雷峰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