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倡議書后各家宣傳仍「智駕」滿天飛,華為剛發聯合協議;蓮花汽車高管放狠話:剎不住的車不配叫性能車;昆侖萬維年報巨虧近16億元丨雷峰早報
要聞提示
1.華為牽手11家汽車品牌發布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但倡議的11車企依然「智駕」滿天飛
2.TikTok計劃進軍日本電商市場,亞馬遜日本同日官宣新動作
3.蔚來李斌:今年是產品大年和技術收獲大年,很篤定第四季度會實現盈利
4.剎不住的車不配叫性能車?蓮花高管放狠話,老車主嗤之以鼻
5.“還是親兒子!”上汽董事長:智己汽車是一號工程,永不改變
6.昆侖萬維交出上市十年以來首份虧損的年報:2024年累計虧損近16億元,同比大降226.74%
7.蘋果加速供應鏈轉移,消息稱2026年美版iPhone或全面“印度造”
8.DeepMind英國員工舉旗反抗,硬剛谷歌交易AI軍工合同
今日頭條
華為牽手11家汽車品牌發布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但倡議的11車企依然「智駕」滿天飛
4月27日消息,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官方今日發布《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倡議中,一共有11家汽車品牌的高管署名,11家汽車品牌分別為廣汽、上汽、江汽、奧迪、東風猛士、嵐圖、深藍汽車、北汽、阿維塔、賽力斯、奇瑞汽車等。這些汽車品牌中除了有鴻蒙智行的五界,還有采用華為乾崑ADS駕駛輔助系統的合作車企。
倡議背景耐人尋味:此前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已召開專題會議,強調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OTA)的合規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亦發布《關于規范駕駛輔助宣傳與應用的倡議書》,明確要求企業使用“駕駛輔助”或“組合駕駛輔助”等官方術語,避免夸大L2級技術的能力邊界。當前,中汽協倡議書僅停留在“建議”層面,而車企的營銷成本遠低于違規風險。
華為此舉本意是推動行業自律,但牽頭車企的宣傳物料卻呈現另一番景象:智駕、高階智駕的表述,更有類似“全國都好開”的模糊性宣傳。廣汽傳祺更直接打出“華為乾崑智駕,安全好用,遙遙領先”的文案,更是與倡議中“避免過度營銷”的條款形成鮮明對比。即便華為自身發布的倡議書標題仍使用“智能輔助駕駛”這一非官方名稱,而非工信部、中汽協明文規定的“駕駛輔助”或“組合駕駛輔助”。(電車界)
國內資訊
TikTok計劃進軍日本電商市場,亞馬遜日本同日官宣新動作
4月27日,據日媒最新報道,TikTok計劃在未來數月內正式進軍日本電商市場,其電商業務部門TikTok Shop已啟動日本站賣家招募籌備工作。這一消息被視為TikTok在歐美市場持續擴張后,對亞洲市場的又一次戰略押注。知情人士透露,TikTok Shop日本站將延續其“短視頻+直播+電商”的標志性模式,允許賣家通過平臺直播銷售運動鞋、眼影等商品,并從銷售額中抽取傭金。
與亞馬遜等傳統電商平臺不同,TikTok Shop以“折扣爆款”為核心競爭力,通過算法精準推送低價商品,契合日本消費者對高性價比商品的偏好。不過,外媒也指出,日本市場的獨特性或許為TikTok帶來雙重考驗。一方面,日本消費者對商品品質與售后服務要求嚴苛,退貨率長期高于歐美市場;另一方面,本土電商巨頭樂天、亞馬遜日本站已占據超70%市場份額。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顯示,2023年日本直播電商滲透率不足5%,遠低于中國(20%)與美國(15%)。分析人士指出,TikTok的入局或將加速日本消費者購物習慣從“搜索式購物”向“興趣式購物”轉型。目前,部分中國跨境賣家已收到TikTok Shop日本站的內測邀請。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日,亞馬遜日本宣布,將針對iOS和Android平臺的亞馬遜購物App及移動端網站,開始測試全新的首頁功能與設計。目前,這些更新已在部分用戶中試行,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步擴大至更多日本用戶。(環球網科技、電商報)
蔚來李斌:今年是產品大年和技術收獲大年,很篤定第四季度會實現盈利
4月26日消息,在2025上海車展中,蔚來CEO李斌再次談到了盈利的話題。李斌稱,今年是蔚來的產品和技術收獲大年,技術量產上車、銷量提振可以提高毛利率,再加上管理層面堅定推進降本增效,所以蔚來經營表現會逐個季度得到改善,很篤定第四季度會實現盈利。
實際上在上個月舉辦的小范圍的溝通會上,李斌就表示蔚來最核心的任務就是要在今年四季度實現盈利。他表示:“一方面,蔚來已經成立十年,作為一家中國公司,我們不能奢望像亞馬遜、特斯拉一樣,在成立的第16年甚至第20年才實現盈利;另一方面,我們有很多同行實現盈利的用時更短。”
同時他還解釋了為何今年第四季度一定要實現盈利:今年蔚來的九款新產品將陸續交付,到四季度,我們的銷售服務網絡和換電站的建設也會基本完成階段性布局。“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四季度不能如期盈利,對整個公司的長遠發展、商業模式都將是非常大的考驗,所以我們必須實現四季度盈利。”
李斌還表示,蔚來的財務紀律非常嚴格,如果大家看蔚來的無形資產項,只有400多萬美元。“我們是把所有研發費用都當期費用化、不做資本化,顯得我們累計虧損高一些、資產少一些,但這給我們接下來實現盈利打下很好的基礎,因為我們的錢在過去都投入完成,接下來就進入到收獲期。”(快科技)
剎不住的車不配叫性能車?蓮花高管放狠話,老車主嗤之以鼻
據媒體報道,在剛剛過去的2025上海車展上,蓮花(原路特斯品牌)高管“火力全開”:“剎不住的車不配叫性能車!”、“操控跟不上馬力,就是馬路殺手!”該高管總結:真正的三大跑車,只有法拉利、保時捷、蓮花。此番表態再次引發公眾對蓮花跑車的討論,更讓那些被蓮花“傷過”的車主們嗤之以鼻。
盡管自詡與法拉利和保時捷齊名,但蓮花銷量卻只是保時捷的“零頭”——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蓮花品牌交付12134輛車,而保時捷交付310718輛,前者僅為后者的3.9%。今年以來,蓮花的風評不佳,其先后陷入多起風波,包括改名、新款降價“背刺”老車主等等。有車評人直言,定位超跑的蓮花地位“很尷尬”,往前看不見保時捷的尾燈,往后看小米已近在咫尺。
今年2月,吉利旗下豪華汽車品牌蓮花推出了兩款新品——ELETRE“夏花”和EMEYA“繁花”,起售價分別由老款的 72.8萬元和66.8萬元降到了54.8萬元和52.8萬元,這一舉動讓曾花費近百萬元提車不久的老車主們難以接受,吐槽愈演愈烈。(新浪科技)
昆侖萬維交出上市十年以來首份虧損的年報:2024年累計虧損近16億元,同比大降226.74%
據媒體報道,對標ChatGPT的“AI明星”昆侖萬維,在高額研發投入和投資失利的雙重暴擊下,交出了上市以來最慘的年報。數據顯示,昆侖萬維2024年實現營收56.62億元,同比增長15.2%;歸母凈虧損15.95億元,同比暴跌226.8%。2024年四個季度,昆侖萬維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188.38%、-238.04%、-695.85%和-204.11%,全部收負,堪比“暴雷”。
此外,昆侖萬維主營業務游戲收入占比不到一成,占近四成的廣告業務營收增速明顯放緩。而“AII in AGI與AIGC”戰略后多點開花布局的AI大模型、搜索、短劇、社交、音樂,商業化至今仍指望不上。再加上AI大牛顏水成的倉促離職,更是給公司的AI布局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更值得關注的是,整個2024年,昆侖萬維股東戶數減少了28245戶。
對于此份虧損的業績報,昆侖萬維將其歸因于增大研發投入及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導致投資相關損失兩個方面。昆侖萬維稱,為鞏固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公司研發投入大增了59.5%至15.4億元。這一戰略性投入為長期技術競爭力奠定了基礎,只是短期內顯著推高運營成本,影響了利潤表現。整個2023年,昆侖萬維投入研發費用9.68億元,相較2022年的6.90億元增長了40.16%。2024年,昆侖萬維研發投入繼續增長59.5%至15.4億元,創出了歷史新高。(數智研究社)
螞蟻集團旗下OceanBase人才和組織體系升級:CTO楊傳輝擔任AI一號位,成立AI平臺與應用部
4月27日,螞蟻集團旗下分布式數據庫OceanBase CEO楊冰發布全員信。信中稱,為全力保障 AI戰略的高效落地,經過管理層討論,啟動人才和組織體系升級。CTO楊傳輝擔任AI戰略一號位,全面統籌AI戰略制定和技術產品落地。
成立AI平臺與應用部,由楊傳輝Acting,ODC、OAS兩個團隊合并到AI平臺與應用部,蔡飛志、王赫加入該團隊,全力推進“DATAxAI”平臺的搭建與應用開發,該團隊將核心打造RAG、AI平臺、知識庫等能力。在原有OceanBase底層引擎團隊里,新成立AI引擎組由席華鋒負責,單海康、黃人煌加入該團隊,聚焦打造AI推理引擎,席華鋒繼續向韓富晟匯報,原席華鋒負責的系統組也直接向韓富晟匯報。
OceanBase CEO楊冰透露,其AI戰略獲螞蟻集團全力支持,螞蟻將開放全部AI場景給OceanBase。此次調整意義重大,標志著OceanBase全面進入AI時代,未來將依托螞蟻的AI應用場景,打造“DATA×AI”核心能力,建設AI時代的數據底座,提升在數據庫及AI融合領域的競爭力。(鞭牛士)
OPPO劉波:卸任中國區總裁是因為公司安排了學習計劃,會更燒腦
4月28日,OPPO此前的內部消息稱,原中國區總裁劉波因脫產參加高管學習計劃卸任該職位。高級副總裁段要輝直接負責中國市場,對中國區整體業務負責。另外,此次調整還涉及線下銷售板塊,由原Reno與A系列GTM部長湯杰負責中國區線下銷售工作,向段要輝匯報。
劉波本人也表示,“公司安排了學習計劃,不能算休息,學習會更燒腦。”據稱,原中國區總裁劉波所參加的OPPO高管學習計劃,是OPPO已運行多年的領導力培養計劃。例如原OPPO研究院院長劉暢曾參與高管學習計劃,并于2024年返回公司后擔任硬件工程總裁。(IT之家)
“還是親兒子!”上汽董事長:智己汽車是一號工程,永不改變
近日,上汽與華為聯合打造的“尚界”正式發布,引發了外界對上汽旗下智己汽車定位調整的擔憂。4月27日,智己汽車放出一段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的視頻,疑似回應外界擔憂,并給智己用戶吃了一顆定心丸——智己汽車作為上汽集團“一號工程”的戰略地位,永不改變。
視頻中,王曉秋表示,智己汽車作為上汽集團傾力打造的“一號工程”和高端品牌,承載著集團“三個All in”的堅定承諾:All in全產業鏈資源、All in技術和All in生態。他表示,集團所有的前瞻技術,都會在智己車型率先落地,確保智己在高端智能電動新賽道的技術領先優勢。王曉秋還稱,智能輔助駕駛方面,智己汽車是行業內首個具備L2++、L3、L4級智能輔助駕駛全棧量產能力的品牌。
此外,在本屆上海車展上,上汽MG品牌高管在接受采訪時強調:“沒有銷量就沒有任何尊嚴”。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副院長、總設計師邵景峰認為,銷量是品牌尊嚴的體現,沒有銷量,所有的理念都會受到質疑和挑戰。(快科技)
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MEG)市場部完成重要人事調整:潘勝已接任市場負責人
據媒體報道,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MEG)市場部日前完成重要人事調整:潘勝已經接任市場負責人。此前,據雷峰網 (公眾號:雷峰網) 獨家報道, 百度云渠道生態總經理陳之若離職 ,原移動生態事業群MEG市場部總經理尹英利接任該職位。據悉,在4月25日的百度智能云GENERATE生態大會上,尹英利以百度智能云副總裁、渠道生態部總經理的身份發表演講。尹英利轉崗后,MEG市場部負責人一直處于招聘狀態。
此次人事調整的背景耐人尋味。作為百度最重要的“現金奶牛”,MEG事業群承載搜索、信息流、小程序等核心業務,其市場團隊在品牌升級、流量運營及商業化協同等方面面臨更高要求,目前潘勝對外的title還有一個百度營銷研究院副院長,百度營銷研究院是百度MEG廣告業務部門主導。
自2016年啟動基礎設施重構以來,百度移動生態MEG作為集團“現金牛”業務,通過在線廣告、內容付費及服務閉環持續貢獻超60%的營收,2024年第四季度在線營銷收入達179億元。(刀客doc)
美的公布人形機器人落地時間表:下月進廠“打工”,下半年進門店當“銷售”
4月27日消息,據報道,美的公布了人形機器人的落地時間表。今年5月,其自研的類人形機器人將正式進入湖北荊州的洗衣機工廠,用于機器運維、設備檢測和搬運等場景;今年下半年,美的人形機器人將陸續進入線下門店,用于商業導覽、制作咖啡等場景。
美的中央研究院智能技術與應用研究所所長、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負責人奚偉透露,今年美的主要做全人形以及類人形機器人產品迭代,通過產品迭代去解決電池續航、數據采集和仿真、關節輕量化等問題。其認為,人形機器人真正實現產業化可能還需要3-5年時間。同時,美的也在推進家電機器人化戰略,將機器人和AI技術落地運用到空調、洗地機、烤箱等產品,比如說探索掃地機、洗地機和機械臂形態的融合創新。
今年3月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前,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TO衛昶表示,“美的要做人形機器人整機并不難,但目前產品能真正解決用戶痛點難點的應用,挑戰還很多,還在深挖應用場景。”(界面新聞)
小米手機重登中國市場榜首雷軍發聲,歷史最低曾位列第六
4月27日,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330萬部,同比大幅增長40%,市場份額升至19%,時隔十年重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位置。
2015年前后小米曾占據市場第一,但隨后份額出現下滑,近十年走出V型走勢。根據Canalys的報告,小米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最低排名為第六位,出現在2013年第三季度。當時小米市場份額為5%。
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在社交媒體分享這一消息后,小米CEO雷軍轉發并評論:“人車家全生態”,凸顯小米戰略發展方向。雷軍隨后又發布微博表示:“十年后,小米手機重回中國市場第一。看到這份報告,無比感慨!我們還要繼續努力,不辜負大家對小米的期待。”(鳳凰網科技)
猛士科技CEO曹東杰:與華為合作不存在“靈魂”爭議,新車M817不超50萬元
4月27日消息,猛士科技CEO曹東杰在采訪中談到了未來新車、與華為的合作等多個話題。曹東杰認為,猛士、華為合作能實現雙方優勢互補,基于華為的模組、工具鏈進行整車電子電氣架構的底層開發,但整車功能仍由東風定義,不存在“靈魂”的爭議。這一模式可以同時發揮東風在汽車制造領域的專長以及華為在智能化領域的優勢。
曹東杰用了16個字來定義此次上海車展期間首發亮相的新車M817—— 全棧華為、全智自研、全域通達、全維守護。新車從底層的模組到車控的VCU、座艙、智能輔助駕駛、云管理,能實現全面的華為化,相當于“無界勝有界”。同時,這也是一款帶大梁的越野車,“可以去到全域”,提供360°的全維守護。新車面向“熱愛生活的青年”,價格將在50萬元以內。(IT之家)
2024財年國內外車企凈利潤排名,豐田遙遙領先,是比亞迪+小米4倍
4月28日消息,根據機構最新發布的2024財年全球車企凈利潤排名,日本車企豐田汽車以2586.2億元的凈利潤蟬聯榜首。緊隨其后的是大眾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分別以1029.2億元和864億元的凈利潤位列第二、第三名。現代汽車、寶馬汽車、本田汽車、特斯拉、保時捷、Stellantis和起亞也成功躋身前十。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是唯一進入前十的美國車企。
在中國車企方面,比亞迪以402.5億元的凈利潤位列第13名,成為排名最靠前的中國車企。此外,理想汽車也以80.5億元的凈利潤排在第25位。江淮汽車、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北汽藍谷以及蔚來汽車等車企在2024財年的凈利潤均為負值。(快科技)
縱騰網絡6.4億元拿下綠康生化控股權,擬借殼上市?
近日,頭部跨境物流服務商縱騰網絡以6.4億元現金收購綠康生化(證券代碼:002868),引發市場關注。據悉,交易完成后,縱騰網絡整體估值有望沖擊200億元大關。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縱騰網絡將持有綠康生化29.99%的股份。屆時,綠康生化控股股東將由康怡投資變更為縱騰網絡,實際控制人也將由賴潭平變更為王鉆。綠康生化股票將于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開市起復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縱騰網絡若能借殼上市是好事情,只是當下這個時機欠佳,他們估計縱騰是受背后資本壓力驅使。若是借殼上市,屆時是將專線、海外倉業務全部納入其中,還是將部分其他業務置于體系之外?歡迎添加作者微信 ydinitialheart 交流。
國際資訊
蘋果加速供應鏈轉移,消息稱2026年美版iPhone或全面“印度造”
4月26日消息,據知情人士向路透社等媒體透露,蘋果公司正加速推進供應鏈轉移,計劃最快于2026年將面向美國市場銷售的iPhone生產線全部轉移至印度。根據蘋果2024年財報數據,其全球iPhone出貨量達2.259億部,同比微降1%,但美國市場仍以28%的份額(約6325萬部)穩居第一大區域市場。
知情人士指出,若要在2026年實現“美版iPhone印度造”目標,蘋果印度合作伙伴(主要為塔塔集團旗下工廠)需在2025年內將產能從當前約3500萬部/年提升至近7000萬部,相當于“一年內再造一個印度iPhone生產基地”。
據悉,蘋果已要求塔塔集團在泰米爾納德邦新建兩座全流程制造中心,并推動富士康、和碩等代工廠在印度建設配套元器件工廠,目標在2025年底前將本地采購率提升至50%。此外,塔塔集團收購緯創印度工廠后,計劃未來三年投入50億美元構建“從芯片封裝到整機組裝”的全鏈條能力。
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級分析師指出,蘋果若強行在2026年完成轉移,或面臨三大風險:新品上市延遲,印度工廠目前僅能生產前代機型,若2026年iPhone 18系列同步在印投產,良率問題可能導致首銷斷貨;成本反噬,為彌補效率差距,蘋果或需向代工廠支付更高加工費,抵消印度人力成本優勢;品牌信任危機,若印度產iPhone頻繁出現質量爭議,可能重創蘋果高端品牌形象。(環球網科技)
DeepMind英國員工舉旗反抗,硬剛谷歌交易AI軍工合同
據媒體報道,谷歌DeepMind的英國員工正在尋求組建工會,以挑戰公司將人工智能(AI)技術出售給軍工集團以及與以色列政府之間的關系。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幾周,約有300名駐倫敦的DeepMind員工申請加入英國通信工人工會(Communication Workers Union,簡稱“CWU”),這項舉措給DeepMind帶來了新的壓力。
當前,谷歌正在推動DeepMind為其技術尋找商業化應用。2月時,谷歌更新其AI道德準則,刪除了其中關于“不開發用于武器的AI系統”的承諾,引發了廣泛爭議。谷歌“不開發用于武器的AI系統”的承諾始于2018年,當時有員工揭露谷歌與美國軍方合作、通過“Maven計劃”開發用于戰場無人機系統的AI工具,引發了內部數千名員工不滿。
對此,DeepMind首席執行官、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在博客文章中解釋道,公司和政府應攜手打造能夠“支持國家安全”的AI系統。三位參與工會的人士表示,有報道谷歌正在向以色列國防部出售其云服務和AI技術,這也引發了不安。以色列政府與谷歌和亞馬遜簽署了一項價值12億美元的云計算協議,名為“Nimbus項目”。(財聯社)
比爾蓋茨之女菲比?蓋茨創業推出AI購物比價應用「Phia」,比爾·蓋茨自曝慶幸女兒未找他投資創業
4月27日消息,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近日在接受采訪時坦言,自己“暗自慶幸”女兒菲比·蓋茨未向他尋求創業資金支持。這位全球首富之女于此前正式推出電商比價平臺Phia。“我曾想,‘天哪,她肯定會來找我’,但最終沒發生,這讓我松了口氣。”蓋茨在采訪中坦言,若女兒開口,他會提供資金支持,但“會忍不住頻繁過問業務,甚至可能因‘父愛濾鏡’而過于寬容,這對創業公司未必是好事”。
據外媒報道稱,菲比與斯坦福室友索菲亞·基亞尼聯合創立的Phia,已從風投機構和天使投資人處籌得超50萬美元資金。該平臺通過比對4萬個購物網站的價格,為用戶提供最優折扣推薦,瞄準年輕女性消費群體。菲比在播客中透露,父親曾多次提醒她“創業不是兒戲”,并明確反對她像自己當年那樣輟學——菲比于2024年以人類生物學學士身份從斯坦福提前畢業,而蓋茨本人正是因輟學創辦微軟才成為傳奇。(環球網科技)
Discord創始人CEO辭職,動視暴雪前高管接任,或為“資本作秀”
據外媒報道,海外游戲圈知名的社交語音軟件Discord在即將迎來上線十周年之際卻宣布了CEO職位變動:擔任13年CEO職位的創始人Jason Citron從CEO崗位離職,將接力棒交給了前King總裁兼動視暴雪副董事長Humam Sakhnini。
有媒體分析稱,對于一家非上市公司來說,“趕走創始人”式的人事任命相當非同尋常。從這項任命中的各種蛛絲馬跡,可以大致確認背后的動機。首先新老兩任CEO在此后同框出現接受采訪并互相托付,證明創始人是“和平分手”,可能手中仍持有大量Discord股份。
其次是在官宣換將的公開信里公開了商業成績單和日活數據的動作之外、前任CEO還模糊地提及了可能上市的遠期目標和未來商業計劃,“資本作秀”味明顯。足以充分暗示,這輪Discord換將是為了提升自身商業化業績,并向各個頭部投資方更新品牌吸引力,為了資本化動作(如上市和募資)全力備戰沖刺。
據悉,Discord在2021年的一輪融資中估值達到150億美元,并曾拒絕微軟提出的100億美元收購計劃。在2021年時,Discord曾被傳出有潛在IPO的計劃,但該計劃最終被擱置。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改善和公司的健康發展,Discord正在積極籌備首次公開募股(IPO)。(DataEye游戲觀察)
二手車平臺heycar將關閉:知名度不足,營銷支出龐大
據德媒報道稱,大眾汽車金融服務子公司VWFS發言人表示,VWFS旗下二手車平臺heycar將關閉,其中在德國本土的運營將于5月中旬結束,英國境內業務的終止可能稍晚數周。VWFS發言人表示,在heycar上該企業錯誤地估計了數字購買行為(線上了解、線下試車)的發展,同時這一平臺并未得到代理商的充分支持。
heycar目前由VWFS持股78%,剩余股份分別是大眾本身的13%和雷諾的9%,原本的合作伙伴奔馳、安聯已退出該合資企業。heycar的員工總數也從高峰時期的約450人降至關閉前的126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將被解除合同。
heycar在德國一直面臨著同已有20余年歷史的兩家對手Mobile.de、Autoscout24的激烈競爭,根據研究機構去年的報告,德國消費者中僅有不到一成會訪問Heycar來獲取二手車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名氣上明顯弱于Mobile.de和Autoscout24,VWFS此前向heycar投入了大量的營銷資金,但這筆不菲的支出并未彌補對手多年歷史打下的聲望基礎。(IT之家)
雷峰網
雷峰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