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九年的果粉社區,準備登陸新三板了
2007年1月10日,手機行業迎來新紀元,史蒂夫·喬布斯向全世界介紹了第一代iPhone,基于多點觸控(Multitouch)的iOS永遠地改變了手機操作方式。就在同一天,一個專注提供iPhone資訊和討論的中文BBS網站——威鋒網也悄然上線。
9年后的今天, 威鋒網 已經有超過1000萬注冊用戶,日活躍用戶300萬,發帖量超過1.4億。從這些數據來看,它稱得上國內第一的蘋果愛好者社區。
上線第一年,還未成立公司時,威鋒網的收入就足以覆蓋開支。很長一段時間,威鋒網都沒有資金壓力,上線3年后,它才拿了第一筆外界融資,而這筆錢,威鋒網3年未動。
現在,這家偏安一隅、小富即安的公司即將登錄新三板,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有更大的發展。它的業務重心也將轉移到手機游戲發行,因為“更好賺錢”。
9年時間,威鋒網見證了什么,錯過了什么,或許從來不是它所關心的。
?
和iPhone同一天誕生的iPhone社區
?
1982年出生的彭源大學的專業是美術,大學的他熱愛游戲、動漫,按照現在的標準,他是個標準的“二次元”。同時,他還是個有能力和三次元世界發生關系的人。
2001年,還在上大學的彭源就創辦了一個提供主機游戲資訊的網站——玩家網。運營3年,最后這家網站被當時知名的RPG游戲傭兵傳說的運營商收購,“賣了幾萬塊錢”。
畢業后,彭源進入了阿爾卡特公司(后其移動電話業務被TCL收購),負責手機UI設計。手機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愛好。
威鋒網的另一位創始人楊彬是彭源的高中同學和多年好友,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后,他加入了富士康,并成長為一名項目經理,他的團隊負責為宏基電腦代工。所以,在iPhone發布前,他就很熟悉蘋果,也是蘋果電腦的粉絲。

楊彬(左)和彭源
所以,2007年,當喬布斯發布第一代iPhone時,第一時間得知消息的彭源和楊彬一拍即合,用一天時間就搭建了一個針對iPhone的論壇。因為手中有wephone.com的域名,他們取了諧音,把論壇命名為威鋒網。那一年,彭源25歲,楊彬26歲。
為什么1天時間就能搭建一個網站?除了彭源和楊彬的商業敏感及對行業的了解, 可免費下載的網絡論壇框架Discuz! 使建立論壇易如反掌,而且當時,網站備案程序還非常簡單,“我記得是可以先上線,后備案的。現在的創業者成本就沒有那么低了。”回憶起來,彭源還是頗為感慨。
?
成為果粉大本營
?
建立威鋒網,是因為彭源和楊彬隱約相信蘋果能給手機行業帶來不一樣的變化。但剛上線的前半年,和當時成千上萬的個人網站一樣,運營網站面臨更多的是無聊和煎熬。“很長一段時間,同時在線人數只有二、三十人。”二這樣的局面持續了半年之久。
威鋒網流量第一次明顯增長發生在2007年6月,因為發布會之后,iPhone終于上市了,國內開始有一些數碼產品愛好者和果粉尋找關于iPhone的信息,“在線人數增長到了幾百人。”
2007年9月是一個更大的轉折,喬布斯突然宣布大幅下調iPhone的價格。6月份上市時,iPhone 8GB版本售價599美元,4GB版本499美元。價格調整之后,8GB售價降至399美元,同時停售4GB版本。
當時,因為匯率原因,加上“水貨”商從中加價,調價前,在中國買一部iPhone要6000元人民幣以上。“降價后,4000多人民幣就能買到了,”楊彬回憶到,“也就比當時的諾基亞、三星手機高出一點。”
這樣的價格讓一部分人成了嘗鮮者,威鋒網也開始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同時在線人數從幾百人迅速突破一萬人。

威鋒網主頁
此后,蘋果幾乎沒有再讓世人失望,每一次發布會都有越來越高的關注度。威鋒網也隨著蘋果在中國關注度的躍升發展壯大:iPhone 4發布那年,威鋒網的流量增長了7倍。
威鋒網資深用戶CDSQ就經歷了這樣的軌跡,2007年,獲知iPhone發布的他開始在網上尋找相關的中文信息,通過搜索引擎,很容易就找到了威鋒網。“感覺威鋒網的大牛很多,我就是在這里入門的。”
?
來自盛大的第一筆投資
?
直到2010年,上線3年的威鋒網才拿了第一筆融資。
在融資前,威鋒網其實是不缺錢的。楊彬介紹,2007年剛上線不久,威鋒網就接到了第一個廣告,來自老牌視頻網站6間房,“banner(橫幅)廣告,4000元一個月。”
在威鋒網發展的過程中,它一直都不缺廣告主,比如,那些賣“水貨”iPhone的中間商。彭源回憶,早期,水貨商提供了很大一部分廣告收入。
威鋒網成立前半年,彭源和楊彬還是兼職創業,半年后,良好的發展和商業回報最終促使他們徹底辭掉了工作。第一年,威鋒網沒有實行公司化運營,所有的收入基本也都繼續投入了服務器、帶寬等升級上。不過,從2007年直到2010年,威鋒網的收入都能支付開支,尚有結余。
2010年,為了尋求更大發展的威鋒網開始尋找外部投資。最終,盛大旗下的盛樂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以400萬元的種子輪投資入股威鋒網,獲得了30%的股份。
當時的盛大風頭正盛,而且在移動互聯網有諸多布局。威鋒網選擇盛大,頗有“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意思。
400萬出讓30%的股份,這在當時也算一個比較低的估值,這顯示了威鋒管理團隊經驗的不足;同時,威鋒網更看重的是盛大這棵大樹的資源而非資金。2011年,威鋒網的營收就達到了千萬級,而“第一筆融資,我們三年未動。”
?
嘗試媒體和電商業務
?
回過頭看,威鋒網更像是一個意外的結果,兩個20多歲的年輕人因為一個模糊的信念一天就建立了一個網站,因為準確的定位和先發優勢,這個網站“不差錢”地一步步發展壯大。2015年,已顯頹勢的盛大選擇從威鋒網退出,當初幾百萬元的投入最終獲得了6640萬元的回報。
一開始,威鋒網只是一個論壇,隨著用戶和內容的累計,很自然地,威鋒網有了媒體業務,依靠自有的編輯團隊和外部來稿,滾動提供關于iPhone、iPad、Mac等產品的新聞資訊。
2012年底,隨著iPhone的普及,威鋒網還啟動了電商業務,專門出售iPhone的貼膜、保護殼等配件,“當時根據測算,蘋果配件是個10億元的大市場。”
不過,這些業務都難以稱得上成功。威鋒網的稿件基本都編譯自國外媒體,雖然資訊繁多,但很難有影響力和號召力。威鋒論壇本身的流量和用戶雖然依然在增長,但也開始遭遇新平臺的沖擊。
CDSQ曾是個非常活躍的用戶, 他會購買每一代新款iPhone,在自己的手機上嘗試越獄、解鎖,并無私地分享出來 。不過,他說,最近在威鋒論壇發帖已經越來越少。一個原因是“人越來越多,小白用戶也越來越多,太多伸手黨了,他們根本不愿意進行任何思考。”
另一個原因是,論壇這種形式本身已經顯得落后了。“在論壇發一個技術貼,過一會兒,我自己都很難找到,灌水太多了,但嚴格禁止(灌水),網站活躍度又沒了,這就需要管理者做一個平衡。”
現在,CDSQ更愿意在微博發表內容, 他有2萬多粉絲 ,粉絲活躍度也不錯,在他看來最大的好處是,“有人愿意關注技術,只用關注我就行,不會被灌水的內容打擾。”
威鋒網的電商業務一開始發展很不錯,彭源介紹,早期電商利潤可以達到120%,“主要是別處沒有的質量比較高的保護殼、貼膜。”但是很快,淘寶、京東等平臺價格低廉的蘋果配件開始大量涌現,威鋒網的電商業務很快就遭遇了滑鐵盧,“2014年,利潤開始下滑;2015年,遭遇了大幅下滑。”

威鋒商城
在彭源和楊彬的計劃里,未來,電商業務會繼續存在,但是,會向差異化方向發展,智能硬件會是電商下一步嘗試的重點。
?
威鋒能在資本市場講出好故事嗎?
?
目前,威鋒網的主要營收來源依然是廣告。不過,雖然早在2011年,威鋒網的廣告收入就突破了千萬,但此后一直增長乏力。
威鋒網的招股書顯示 ,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前7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252.88萬元、1259.05萬元和561.12萬元,增長十分有限。而且,和之前公司一直有利潤不同,2013年,威鋒網虧損150.86萬元,2014年虧損556.34萬元,2015年前7月虧損1014.39萬元。
本來“不差錢”的威鋒網也開始燒錢了,它做了什么?答案是手機游戲發行。2014年,威鋒網開始介入這個領域,它的邏輯是借助龐大的用戶群及平臺的宣傳作用,為其代理的優質手游提供足夠的曝光。“我們會尋找優秀的韓國手游,他們的整體質量明顯高于國內。”
不過,游戲發行同樣是個成熟行業,威鋒網想要后來居上,也有不小的難度。為什么要把游戲發行作為下一個業務重點?彭源的回答是“更好賺錢”。
從2007年到今天,中國互聯網誕生了許多新公司,人人網、微博、陌陌、微信……我問彭源,是否后悔威鋒網沒有抓住機遇,適時轉型。他說自己不這么認為,“威鋒的流量、用戶一直在增長,我們會堅持自己的路,不會貿然轉型,你看人人網現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