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輪值CEO郭平:將長期投入公有云 不靠用戶數據變現
文/騰訊科技 郭曉峰
在今日舉行的華為2017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CEO、副董事長郭平表示,華為承諾長期投入公有云建設,并努力與全球合作伙伴構建云聯盟,打造未來的智能社會。
據了解,本屆大會以“Grow with the Cloud”為主題。眼下,云計算的投資與應用,將降低企業的創新門檻,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對于華為而言,在運營商主營業務增長趨緩之下,需要新的業務來支撐華為未來的增長。所以,華為不遺余力的加速云業務的投入。
為此,今年3月,華為在公有云領域加大投入并成立了云BU,其與目前華為的三大業務BU屬于并列地位;7月,華為全面升級云品牌“華為云”。
華為預計,到2025年,企業的大部分業務流程都將被數字技術改造,企業的所有信息技術解決方案都會被云化,85%以上企業應用都會被部署在云上,云計算市場規模將是萬億級別。
但在各國數據主權限制,企業對安全擔憂的大環境下,云計算一直處于論道容易、踐行難的尷尬局面,云計算也不可能統一在一家企業手中。
“2006年中國的云技術還是空白,全球主要依靠美國的技術,中國的云技術滯后美國4-5年。直到2010年,中國才開始發展這項技術。”對于中國的云服務行業,云安全聯盟(CSA)大中華區主席李雨航曾如是介紹說。
云計算的種種掣肘也是華為所面臨的問題,所以,華為不斷向外界表達開放、安全的合作心態。
郭平指出,華為在云服務主要面向政府和企業的混合云。采取的商業模式是,不靠用戶數據變現,只提供技術和服務,幫助用戶提供數據變現。
例如,華為與GE數字集團聯合發布基于工業云的工業預測性維護解決方案,快速實現工業設備到云端應用的端到端互聯,該方案幫助制造商減少維護成本,預防計劃外設備停機,驅動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目前,該解決方案已經應用到迅達電梯里。
此外,華為與德國技術服務商GELSEN-NET合作部署德國境內首個平安城市解決方案:蓋爾森基興市。通過華為的有線與無線寬帶網絡以及物聯網(IoT),泛在寬帶網絡打通了城市中的各種信息孤島,使蓋爾森基興市的公眾服務觸手可得。
對此,華為云BU總裁鄭葉來表示,云計算華為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是增長最快的。目前,華為的云服務已經在眾多領域鋪開,包括政務、教育、醫療、金融等。
據了解,目前華為云計算業務收入主要來自電信運營商的云化;為企業市場提供的私有云、混合云;以及為云服務提供商建立公有云服務。
根據華為之前透露的云計算戰略目標,到2020年華為IT產業(云計算)將為華為貢獻100+億美元。
在華為,一旦決定去做一件事,便會持續投入。不過,華為面臨的對手也個個實力不俗。 微軟 、 思科 、 亞馬遜 、 百度 、阿里、騰訊這些企業都在做云服務,華為的開放程度有多大或許決定了云服務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