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紅的“足記”,又會變成下一個臉萌嗎?
就如同當年的臉萌一樣,毫無征兆,足記就這樣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
就連足記的創(chuàng)始人楊青都沒有預料到,核心功能為“電影取景”的足記,最終卻憑借著“大片模式”(又名寬屏模式)這個小功能一夜爆紅。
為何前半年如此不溫不火的足記,卻又突然一瞬間火爆了起來?
足記從2014年6月創(chuàng)立之初,就是為了打造一個融合電影與旅游的高端社區(qū),足記將旅游與電影進行了高度融合,讓用戶在旅游中去感受電影場景的魅力。其真正 的核心功能為“電影取景”,打開足記,在“發(fā)現(xiàn)”頻道中可以看到許多電影的取景場地,《霸王別姬》中張國榮經(jīng)過的各個場景,《辛特勒名單》中的舊工廠,甚 至于《失戀33天》中的噴水池,足記用電影將一個個具有代表性的場景串聯(lián)起來,讓更多人在旅途中國可以重溫這樣經(jīng)典的場景。就如同在足記啟動頁的那句 slogan一樣,“像電影一樣去生活”才是足記最核心的價值和創(chuàng)意初衷。
然而,從足記最初的目標用戶群體而言,這 部分用戶群體是極其高端的,既要熱愛旅游,還要喜歡攝影,最重要的是對著電影有著狂熱的喜好。如此高端而小眾的用戶群體,給足記設立了一個極高的用戶門 檻,極大的局限了足記的可傳播性,這也是為什么從上線之初,足記始終不溫不火的原因。
而2月7日足記“大片模式” 的上線,卻降低了這個門檻。在”大片模式“下,用戶不需要去找尋特定的電影場景,不需要去旅游,甚至不需要專業(yè)的攝影。隨時隨地,拿出手機,拍張照片,寫 下自己的心情,創(chuàng)建一張電影海報般的場景效果。在這個時候,每一張照片都是一部電影。大片模式讓用戶挖掘出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引起用戶內心的共鳴。同時, 傳播到朋友圈的“大片”,將用戶的故事、心情通過照片講給朋友聽,不僅讓用戶有了新的表達方式,讓分享變得很有趣呢,同時更是一種高端的裝逼方式。
門檻低,易傳播,夠有趣,能裝逼,擁有了這幾個屬性的興趣型工具應用,不火都難。? ? ? ? ? ??
其實,聊到足記,很多人肯定會想起來去年同樣火爆的“臉萌”,同樣的路徑火起來的足記,依然存在著這兩個問題。
首先,興趣型工具的短生命周期
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市場上,只有兩類應用可以保持長周期的生命,其一為社交類產(chǎn)品,另一個為生活工具類應用。興趣工具類應用,卻是生命周期最短的應用種類之 一。盡管足記從創(chuàng)立之初是為了打造一個社區(qū),但真正使其火爆起來的卻是興趣工具屬性的“大片模式”,因此,“大片模式”生命周期的長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 足記的生命周期。興趣型的應用可以憑借某個功能很快吸引住用戶的興趣,但時間久了,用戶玩膩了,就會慢慢失去對它的興趣,這也是當年名噪一時臉萌、魔漫相 機等興趣類應用最終快速衰落的原因。“大片模式”可以為足記帶來足夠的用戶,但如何能快速沉淀這些用戶,卻是足記當前最需要解決的事情。
其次,來自于微信朋友圈的虛假繁榮
在 當前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生態(tài)中,微信已經(jīng)獨立成為成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很多應用、自媒體在微信的平臺上生存,微信的朋友圈也帶火了很多應用,就像臉萌、魔 漫、瘋狂猜圖一樣。可以說,微信朋友圈是個很好的推廣渠道與傳播途徑。然而,要清醒的是,微信朋友圈帶來的很多都是虛假的繁榮,很多的興趣只是用戶一時的 興起,并不是應用最核心的目標用戶群體,很多應用常常被虛假的繁榮帶昏頭,忘記了自己最初的定位,忘記了將朋友圈的帶來的用戶沉淀下來,因此,當朋友圈的 熱度下降的時候,很多應用也就是走到了衰敗的邊緣。足記同樣面臨著這個問題,做電影圖片社區(qū)不溫不火,依靠“大片模式”占領微信朋友圈帶來了繁榮,但如果 不能清醒的認識到這個問題,又會是下一個臉萌。
從目前來看,足記的社區(qū)門檻過高,太高端的玩法無形中阻隔了很多用戶的進入,因此降低社區(qū)的門檻,找一個最簡單的社區(qū)玩法,是當前足記最需要做的。
1、圍繞電影深耕,打造微電影社區(qū)
圍 繞電影場景起家,依靠電影般的照片處理火爆,足記已經(jīng)被打上了深深的電影印記。因此,繼續(xù)圍繞電影進行產(chǎn)品發(fā)掘是足記不得不選擇走下去的路。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 時代,電影是可以有很多種玩法的,從線上選座賣票的貓眼、到做影評的時光網(wǎng)、再到分享交流平臺的V電影,互聯(lián)網(wǎng)電影慢慢侵蝕著線下電影的市場與用戶場景。 對于足記來說,可以嘗試用“大片模式”幫助用戶制作微電影,大片模式火爆之后,每個用戶會產(chǎn)生很多張照片,足記可以用簡單的功能將用戶的照片串聯(lián)起來,幫 助用戶制作屬于自己的微電影,這樣不僅可以留住很多微電影愛好者,更能激起用戶的興趣,要知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導演(演員)夢。當然,除了讓用戶用自 己的照片制作微電影,還可以和電影發(fā)行商合作,讓用戶使用電影圖片或場景為自己喜歡的電影明星或近期上映的電影制作新的微電影,不僅給用戶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玩 法,也不失為足記的一種商業(yè)模式的試探。
2、立足“大片模式”,涉足圖片社交
好的產(chǎn)品功能可以讓用戶 產(chǎn)生很多種玩法,就如同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朋友使用足記在照片上進行吐槽搞笑一樣。除了一本正經(jīng)的電影大片式的場景,用戶還使用“大片模式”將照片玩出很 多種花樣:搞笑、吐槽、諷刺、抒發(fā)感慨等等。相比與微電影來說,處理單張照片的門檻更低,可以讓很多用戶快速的完成場景創(chuàng)建,就如同“大片模式”帶來的電 影畫面一樣,給用戶一張圖片,用戶可以幫你創(chuàng)建出無數(shù)的場景,更多的玩法與風格選擇。然后再將用戶創(chuàng)建的圖片場景與風格進行匯總分類,將相同興趣的用戶聚 合在一起,幫助他們找尋興趣的共通點。圖片社交的本質就是興趣類社交,依靠圖片的場景式傳播,將用戶匯聚在一個個的興趣類圈子里,在這個方面,足記大有可 為。
有內容的社區(qū)應用才能留存住用戶,也是其在移動應用市場中存活的保證。足記要做的,除了降低社區(qū)門檻讓用戶進來,還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建有吸引力的內容讓用戶留下來,切勿被朋友圈帶來的繁榮蒙蔽了雙眼,成為又一個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