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的價值被重估,誰能打贏下半場戰爭?
新年伊始,閱文年內赴港IPO的消息使外界注意力重回網絡文學市場,這一市場在2015年初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合并后格局初定。不過,隨著文娛產業全面興起,作為IP活水源頭的網絡文學價值正在被重估,行業競爭態勢隨之改變,從網羅頭部作者和優質渠道轉變為以IP衍生為核心,調動各項資源服務作者和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因此,圍繞優質IP的全產業鏈開發能力被視為攪動網文市場的新變量,IP培育和各方資源的整合成為各大玩家比拼的重點。縱觀全行業,閱文占據先發優勢且有騰訊互娛資源的加持,阿里文學作為阿里大文娛戰略的重要一環,優先享有資源導入和資金支持,再加上布局多年的掌閱,三家平臺構成網文市場的第一梯隊。
同時,咪咕閱讀、百度文學、中文在線等第二梯隊玩家也緊追不舍,試圖實現彎道超車。一時之間,進入下半場的網文市場遍地烽火,未來行業走向牽動作者、用戶、平臺、合作伙伴等各方敏感神經。你最看好誰?
閱文集團的事與愿違
內容之爭本質上是內容生產者之爭,閱文實力強勁毋庸置疑,其擁有400萬作者和1000萬本小說,覆蓋200多種內容品類,旗下網文品牌包括起點中文網、瀟湘書院、紅袖添香、小說閱讀網、云起書院等,占據中國網絡原創文學半壁江山。
除了領跑網文市場,2016年閱文還投入上億元用于非網絡文學內容的采購,并與眾多出版機構洽談合作,牢牢掌控在數字內容儲備上的話語權。同時,閱文還扮演騰訊泛娛樂戰略排頭兵的角色,《鬼吹燈》《盜墓筆記》《花千骨》《瑯琊榜》等熱播影視劇幾乎全部出自閱文,IP衍生能力可見一斑。
作為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的四大核心業務板塊之一,閱文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被CEO吳文輝寄予厚望,尤其對公司估值格外關注。去年8月,艾瑞咨詢給閱文報出20億美元估值,引發吳文輝的強烈不滿,認為閱文價值被嚴重低估。
由于閱文尚未披露IPO的具體信息,因此單憑5億美元或6—8億美元這一不確定的融資額度,無法判斷被官方認可的市值區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看似發展順風順水的閱文也有難念的經,估值下降和利益分配問題或將成為制約其未來發展的隱患。
去年6月,閱文爆發嚴重內亂,旗下多家子公司CEO集體離職,包括瀟湘書院CEO鮑偉康、小說閱讀網CEO劉軍民、紅袖添香CEO孫鵬。盡管閱文官方宣稱沒有外界傳言的那么亂,不會對閱文帶來太大影響,但實際情況并沒那么簡單。
一方面,閱文沿用盛大文學“母集團+子網站”的架構,后者IPO失敗的原因在于時任CEO侯小強對業務團隊控制力不足,子公司各自為政對母集團上市造成負面影響。為避免重蹈盛大文學覆轍,吳文輝必須對旗下子公司具備較強控制力,人員清洗勢在必行。另一方面,利益分配是子公司CEO集體離職的導火索,閱文核心團隊是以吳文輝為首的7個人,即使公司上市,子公司創始人也難以真正獲益。
阿里文學的異軍突起
根據估算,未來上游IP儲備,中游制作、運營以及下游衍生品發行,三者互通將產生超萬億元市場,各大玩家都能分得一杯羹,成立只有短短2年的阿里文學在IP培育和衍生上表現可圈可點,成為除閱文之外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首先,阿里文學利用大數據分析幫助作者找到精準用戶圈層,并保證作者基本收入,在內容供給側有效保證作品質量和數量。其次,其在內容衍生積累的龐大資源和開發熱忱,尤其是不強調絕對控制版權的開發態度,可以吸引一大批對于IP衍生有自我構想和要求的作者,有利于推進IP開發。無論對作者還是行業,這種開放、共贏的姿態將帶來更良性的發展態勢。
當作者積極性調動起來后,便出現潛在優質IP,通過多平臺協作打造IP也是阿里文學的另一優勢,不僅使IP內容獲得最大化曝光,而且讓專業、合適的平臺推動IP衍生,打造移動時代的頂級IP,在文學、影視、游戲、音樂、家庭數字中心等領域全面最大程度挖掘IP衍生價值,從而讓平臺間形成聯動并受益。
阿里文學曾力推“光合計劃”,打造以IP為核心的開放合作IP衍生模式,通過讓利作者和第三方平臺,以合理價格一起投入資源和分擔風險,而不是純粹炒高版權價格出售牟利,可以有效規避網絡小說IP版權價格虛高、后續IP開發風險高等弊端,大幅提升IP開發效率和轉化率。
長遠來看,未來網文市場將以IP衍生為核心,無論是內容、推廣還是變現都將以IP矩陣的形式出現,形成文、影、游、樂等新格局,阿里文學的王牌是阿里文娛集團,不僅使IP在不同平臺間流轉成為可能,而且“2+X”業務矩陣有助于實現體系內多向協同、聯合驅動。
其中,UC、優酷成為雙引擎,影業、音樂、體育、游戲、文學等垂直業務成為專業縱隊,UC、微博負責內容曝光,優酷、影業、游戲負責版權協同開發。當然,這種集團軍式的打法能否獲得最強的火力加持,還有賴于高層有效合理的整合能力,成立4個月的阿里文娛集團綜合戰斗力仍有待驗證。
掌閱文學的雙重挑戰
掌閱文學擁有掌閱小說網、紅薯中文網、趣閱小說網、神起中文網、iCiyuan輕小說、魔情小說網、有樂中文網7大網文品牌,簽約超5000位名家作者,掌握大量自有IP,加上集移動閱讀品牌和電子書閱讀器于一身的掌閱iReader覆蓋面廣,形成“平臺+內容+硬件”的全生態鏈布局模式。
不過,無論是簽約作者數量還是用戶基數,掌閱文學都明顯遜色于閱文、阿里文學,而且在游戲、影視、衍生品等產業資源的整合上也不占優。據悉,目前掌閱文學已與光線影業、克頓傳媒、完美世界、當當圖書等達成合作協議,努力在泛娛樂領域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對接、優勢互補。
在我看來,掌閱文學發力IP衍生主要面臨兩大挑戰:一是IP受眾不清晰,IP講究精細化運營,掌閱文學用戶范圍廣,加上不同用戶在游戲、影視、衍生品等領域需求不一,只有大數據的深度介入才能確保IP價值最大化,合作伙伴數據開放程度和數據分析能力是掌閱文學IP全產業鏈開發必須邁過的一道坎,如果不能精準觸達用戶,IP開發效率和轉化率將大打折扣。
二是難以發揮協同效應,與閱文、阿里文學通過內部資源曝光內容、實現IP聯動不同,掌閱文學牽手各個領域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之間的壁壘成為IP衍生障礙,統一協調各方資源為IP衍生造勢難度極大,即無法通過下一盤棋的方式實現IP高水平運作,可能出現游戲火、電影不火的尷尬現狀。
盡管目前閱文、阿里文學和掌閱文學整體實力占優,但遠未到高枕無憂的地步,來自第二梯隊的沖擊正與日俱增,咪咕閱讀、百度文學、中文在線個個來勢洶洶且野心不小,使網文市場格局再添新變數。
經過7年發展,咪咕閱讀日活躍用戶突破1000萬,盡管無法比肩第一梯隊玩家,但在IP儲備和開發上下手快狠準,不差錢的中國移動是其最大靠山,2015年通過舉辦互聯網文學聯賽,開啟自有作家簽約,并為數百位作家提供全渠道、全推薦的推廣計劃。
同時,咪咕閱讀將影游互動、影視改編列為IP開發的重點,深入挖掘優秀作品IP潛力,2016年分別投入30億元用于與產業鏈企業合作和旗下IP整體營銷,并在音樂、閱讀、視頻、游戲、動漫5大領域投入5億元扶持資金,孵化原創IP作品不少于1萬部,打造泛娛樂文化生態圈,行業黑馬呼之欲出。
曾幾何時,百度文學與騰訊文學、盛大文學形成網絡文學三足鼎立之勢,旗下擁有縱橫中文網、91熊貓看書、百度書城等網文品牌。不過,在百度架構中頗為動蕩和整合產業資源不力,使其在市場競爭中逐漸掉隊,最終以出售給完美世界收場。
將網絡文學IP進行影視資源的深度開發,成為百度和完美世界合作的重點,后者入局可有效彌補百度文學IP開發運營上的短板。去年1月,完美世界注入完美環球曲線上市,前者在游戲改編上大獲成功,后者走“影游聯動”路線表現搶眼。不過,優質IP儲備是百度文學的薄弱環節,縱橫中文網在業界已日漸式微。
2015年登陸創業板的中文在線擁有資本優勢,對標美國漫威,欲打造以超級IP及一體化開發為主線的泛娛樂內容生態,不僅與唐德影業、奧飛動漫合作布局IP開發的下游,而且與《魔法學徒》等8大超級IP強化IP上游端的資源優勢,并著力夯實協同體系。
不過,中文在線忽略的是,超級IP需要時間沉淀和粉絲積累,而市場上充斥的現象級IP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超級IP。同時,IP衍生業務收入增長是其財報最大亮點,而超級IP戰略屬于長遠規劃,盡管短期內加大投入可以使戰略運轉起來,但在至關重要的盈利環節,資本市場未必有足夠耐心。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網文市場前景廣闊,內容創作、分發渠道、IP衍生等領域也將迎來全新變革,并將根據衍生開發環節的布局形成多寡頭局面,只有整合平臺所屬集團的優勢資源,形成全產業鏈覆蓋的玩家才能打贏下半場戰爭。如此看來,網文市場或將上演閱文、阿里文學雙雄爭霸的精彩戲碼。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