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多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有1000多家是同學!他們的老師有:徐小平、江南春、徐井宏……
“小平你好,小平你好!”
你肯定已經猜出來了,這是超級活力網紅boy 徐小平 在喊話。
作為創投圈的第二網紅(別問了,第一名是 李開復 ,徐小平給排的),徐小平總是走在時代新玩法的前列上,這次玩的是音頻:
每天清晨,喊醒你的不只是夢想,還有徐小平老師沙啞的聲音和防止你創業掉坑里的諄諄教誨之心。
這每天5分鐘的創業音頻節目叫《總裁五分鐘》,一周播7天,肯定不能只有徐小平老師孤伶伶地嘔心瀝血,還有 江南春 、 徐井宏 、池宇峰、衛哲、傅盛、 朱嘯虎 、 肖冰 、 陳宏 ……
如雷貫耳?每一個都想沖上去要簽名?先吃口shi冷靜一下,這么多大咖,是怎么聚在一起的!哪個節目有這么大的能量(money)?
好奇的邦哥扒了一下,又扒出一個在過去9年悶聲發大財的壕:
這位壕的主營業務是做企業培訓咨詢的,就是傳統的線下上課培訓那種。
現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有7500多家,其中1000多家都在這里上過課,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同學!
此企業叫“盛景網聯”,一年營收是4、5億元,還有投資業務,一年投出去40、50億元!
投資的錢呢,2/3來自學員募集,1/3來自地方政府等出資。
有了這么多錢,盛景網聯自己也投項目,但是投得少,大頭是,人家成立了一個母基金,叫“盛景嘉成母基金”。
君聯資本 、 高瓴資本 、 經緯中國 、 達晨創投 、 華興資本 、順為投資、GGV 紀源資本 、 賽富 基金、 高榕資本 、 涌鏵投資 、分享投資、 東方富海 、 華映資本 、 創新工場 等幾乎所有中國頂級VC、PE創投機構都接受過盛景嘉成母基金的出資!
清華控股、紫光股份、達晨創投、分享投資、漢能投資等還投資了盛景網聯。
所以,現在你明白了,這種互投關系+和企業間的培訓關系,是盛景網聯能夠請得動頂級創投大咖的原因。
盛景網聯集團董事長彭志強
邦哥聯系到了盛景網聯集團董事長彭志強,聊了聊關于企業培訓的前世今生。
盛景網聯成立于2007年,從年份你已經可以感受到了,當年沒有什么移動互聯網,盛景網聯做企業培訓、咨詢,主要是線下面授。
線上當時是圖文時代,而圖文是免費的,且沒門檻同質化,變不了現。所以,你懂的,盛景網聯只做線下,積累了深厚的培訓行業高端資源。
當然,圖文時代也有紅利期,進入晚了就沒有了。
但是,一晃9年過去了,現在什么最熱?新內容創業啊,你都知道,老玩家肯定不會無動于衷。
“音頻是一個完全的新階段,比圖文又多了一個門檻,只有觀點不行,主播聲音要好,有了更多的人格的屬性,有情感的溫度;視頻又多了一個維度,主播形象要好。”
“音頻內容的熱點是更垂直,直指行為方式改變的(就是現在學了立馬就能會的東西)。”
“音頻現在還是超級藍海。主播的話,大V,KOL起步,用極致單品把其他節目都帶起來。”
“音頻對書的市場會是一個全面的替代,書有大量的中間成本,音頻就沒有。”
“盛景9年積累了這么多聲音還形象好的講師,音視頻和盛景的核心能力匹配。接下來要以音視頻為互聯網的核心戰略,音頻是現階段的核心入口。”
這就是老玩家的方法論,一言不合,開干了。
首先,挖來了 騰訊 、360的技術團隊,再加上內容團隊,做互聯網的就有100多人,除了在微信做H5,8月中旬還將上線“盛景智匯”App。
然后就開始加大馬力規劃節目了:
一、節目形態。目的是做有黏度的爆款產品,就研究了很多節目(研究小成果:分答最核心的難點是作為供需平臺,需求方提問有門檻;供給方則沒有動力,提問者關心的問題我不關心啊),發現10分鐘太長,1分鐘太短,5分鐘正好,所以定為5分鐘的日播音頻節目,一天一期,一周七期。
二、節目價值。讓企業家少犯初級明顯方向性的錯誤+創業團隊同頻。
一方面,企業家如果聽錯了一句化,動輒會有幾百萬、上千萬的損失。企業家對高人指點是非常剛需的需求。
另一方面,創業企業仨創始人想法不一樣,難為死了哦。節目目的就是讓創始人們聽同樣的老師講課,團隊同頻、統一方法論,大軍同頻過橋,共振的作用下才會有大效果。
這點 阿里巴巴 就做得很好,無論M幾,出來講話都是同一個樣子。
三、目標用戶。初衷是面向中高層管理者,30歲左右,做到一定的管理崗位。三類人會從節目受益:
總裁、 合伙人 、CXO群體。這類人可能是互聯網企業和非互聯網的高新技術企業,但不是傳統企業;
傳統企業轉型二次創業。不學習基本要抓瞎了。創新,先過思維和理念關,再過方法和工具關,傳統企業更得先過思維關;
有志于成為CXO的人。中層管理人員,-2歲到2歲的創業者。創業有方向性,在準備啟動期,更要積累見識,將來少犯一些很明顯的錯誤。
未來盛景還會有10~20款的互聯網節目,形成音頻矩陣,針對不同的垂直人群。
四、大咖怎么產生。有雄厚的資源,也得再精心挑選,除了聲音好,最重要的大咖愿意打磨,以中小企業的緯度,精心準備問題。此檔節目共有30位大咖,分為三類:
市值幾百億起的上市公司+BAT華為惠普三星的超級高管。側重復盤,講成長過程中的對中小企業有啟發的;
投資人。選對創業者有熱愛的,愿意打磨的,“徐小平這種,比創業者還激動的”;
專家。包括知名學者、大律師、經濟學家、咨詢專家等。
五、問題怎么產生。每一個大咖回答的問題,都是從20個備選好的問題中精挑細選而出,只講企業家最關心、最實用、最痛的問題。有些問題比較經典,提前準備;有些則有時效性的,會更像采訪。問題主要來自:
會員眾包。音頻節目還沒上線,就現先來了5000會員!主要來自盛景9年積累的3萬會員+轉介紹的,盛景海開發了一個“知識禮物卡包”玩法,原先節目是399元/年,買10人次,是299元/年,可以把課作為禮物發給別人;
創新使者深度研討。3萬會員中挖掘而來;
研發團隊。以前研發高端培訓咨詢節目,都是咨詢一下幾十萬的,現在過來做這個就很輕很順。
內容主要是大咖結合自己的行業背景,講大環境、創投、企業運營中的方方面面。非常聚焦,5分鐘只回答一個問題。
還有非常值得一提的一點:內容要有效管理,不能各說各的,那就打架了。盛景9年的線下培訓積累,對于這件事還是有一定經驗。
盛景創新八步法打通
商業模式
第一式
到此,節目基本完備了,但是有一點邦哥還想補充一下,那就是敢開始做的原因(俗稱天時地利人和):
-
因為得到、分答、吳曉波頻道的火熱,市場被教育了;
-
內容優勢+集團資源優勢。彭志強說盛景跟別人一樣,也是知識服務商,只是規模不是同一個量級,光全職講師就有30人;
-
線上新形態。如果只是把線下業務搬到線上,那就會跟主營業務有沖突。現在是線上偏重較輕的思維理念,線下偏重較重的方法論工具,各有不同;
-
模式走順以后,未來盛景會出音頻矩陣,定位為直接和書競爭,定價會很低,市場非常大。
-
最后,分享一些企業培訓界大咖彭志強的大實話:
-
我也創過業, 創業初期 ,方向抓瞎,比我高的人不愿意跟我聊,比我低的人跟我聊只能貢獻一句“你說得很對”,很痛苦呀!
-
團隊同頻很重要,合伙人誰都說服不了誰,爭得面紅耳赤。最后一句“阿里這么干的”,光環又大又新鮮,大家就信了,同頻了。
-
二次創業的“總裁”更有學習的意愿。其他人,可能更愿意大清早聽笑話王歡樂一下。
-
培訓首先要內容好!不能給企業家們帶歪了,帶溝里了!
-
做《總裁五分鐘》不是為了賺錢,我最看重續約率,如果低于70%,那做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了,畢竟收費那么低,這在過去沒有10萬塊聽不著的,因為大咖非常精心的準備,很耗精力的。
-
我們的定位就是中國的斯坦福大學。斯坦福大學對美國的貢獻,就在于幫助培養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才可以做得不同,這比做得更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