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劉作虎“小而美”的情懷還能玩多久?
“小而美”的一加究竟向左還是向右?
采訪 | 楊博丞、韋龑 ? 文 | 楊博丞 ? 編輯 | 韋龑
6月28日,黑馬網第一時間獨家披露了羅永浩將自己持有的半數股份質押給阿里的新聞。
而在此前半個月, 創業家 & i黑馬 記者專訪了像錘子一樣玩品質和情懷的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他說,現在能跟一加對標的也就錘子了。
估計他也料想不到,半個月后,羅永浩會被曝出“賣身”阿里的消息,不知他作何感想? ?
要做手機界的無印良品
出身OPPO的劉作虎和大部分“南派”企業家一樣,對產品細節如數家珍、滔滔不絕,但在空對空的邏輯推演和企業大故事的講述上卻總是顯得缺乏耐心。
劉作虎坦言,從創建一加開始,就不希望它只是家科技公司。他理解的一加未來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那種簡潔、干凈的風格貫穿其中。
5年前,劉作虎還在做藍光DVD,他的東家是現在風頭正勁的手機廠商OPPO。
當年,DVD已便宜到20美元,而劉作虎帶領的藍光DVD團隊卻在500—1000美元的高端市場打敗了DENON、SONY等國際品牌。
這讓劉作虎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只要產品好,用戶就會認可你,尊重你。
2011年11月,劉作虎開始負責OPPO手機海外市場,其后也開始接管國內手機市場,自此踏入了被稱為紅海的手機行業。“我一直比較反感虛的東西。互聯網思維的根本還是做好產品,用互聯網的方法提升用戶體驗,優化企業的運營。”
2013年,劉作虎決定離開OPPO,自己創業。他想做“手機界的無印良品”,“我喜歡無印良品兩點,一個是質感,另一個是簡約。如果從風格上來講,我更喜歡歐美包容式的簡約風格。”劉作虎對創業家&i黑馬說,他在閑暇時依然堅持瀏覽平面設計網站,他對美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劉作虎接觸設計是從藍光DVD開始,他喜歡擺弄各種電子產品,甚至把它們拆開,并搜集了大量拆機圖,仔細研究內部結構。
他覺得任何東西最基本的就是要漂亮,例如一加手機系統的輕視窗功能,這樣既不會看上去很突兀,又不會讓圖標擋住照片。用劉作虎的話來說,這叫逼格。
劉作虎對一加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小而美,以設計和品質塑造口碑,完全有別于靠性價比迅速做大的互聯網手機。
他說,中國手機市場足夠大,一年的銷量總共超過4億,即便是小而美的品牌,理論上也足以做到千萬級的規模。
劉作虎表示,一加3將打破行業潛規則,不營造虛偽的性價比,而是做一款讓用戶滿意的真旗艦。同時,他還提出,未來將不會再更新X系列,不采取機海戰術,更加專注地做旗艦機。
當下,為了銷量的增長,很多手機廠商都在擴展自己的產品線,用專業名詞來說這叫機海戰術。想用多款機型來提高自己的銷量和性價比。如小米、魅族,從低端機到高端機機型不下20款,價格從499元一直到2499元不等。
劉作虎不以為然,“如果擴充太多的產品線會失去專注,我最討厭的一個詞是性價比,一加賣的是種生活方式,手機或許只是用戶的第一步”。
數據貌似支持劉作虎的說法。
據IDC數據統計,中國手機市場Q1出貨量排名里,除了華為外,OPPO和ViVo擠進前五,而小米則被擠出。小米和魅族兩家廠商的價格大概在1000元左右,屬于低端范圍,并且采用機海戰術,有時1個月會發布2-3款新機。
但了解OPPO和ViVo的用戶都知道,這兩家的價格基本“居高不下”,大概在2000元-3000元之間,屬于中高端范圍,打法上確實不采取機海戰術,但卻采取“渠道海戰術”——OPPO的渠道數量從2013年的5萬個擴充到20萬個。邏輯很簡單,如果說互聯網銷售靠的是性價比,那么高價的“逼格”產品,就需要讓渡更多利潤給渠道,靠強銷售拉動了。
圖示:除小米以外,價格都在2000元以上
“對于一加來說,品牌定位不能變,如果掉下去,想再上來不可能”,說完這句話時,劉作虎短暫的深思了一下。
一加在海外熄火了?
經常會有人問劉作虎,一加在海外怎么火的?
劉作虎認為,“能夠成功獲得海外用戶的認可,核心要做好三點,第一做好的產品,第二要有國際化思維,第三則是要重視用戶的參與,更重要的是本分二字。”
他解釋到,這其實也是OPPO和vivo能夠成功的核心,因為它的文化是一致的。
對于曾經在海外為OPPO藍光DVD立下功勞的劉作虎來說,打海外戰似乎顯得并非那么費力。
據一加官方數據,2014年,一加1代共銷售150萬臺,其中60%出貨量來自海外市場,主要覆蓋成熟的歐美國家。同時,一加手機得到了《紐約時報》的報道,正是因為在海外的大受歡迎,一加宣布取消海外邀請碼制度。
一加在進軍印度市場后,在未經任何市場推廣的情況下首銷7萬臺,目前該市場已超過一加美國和德國市場,成為一加海外出貨量最高的國家。
經常會有人問劉作虎,一加在海外怎么火的?
劉作虎一般這么總結,“核心要做好三點,第一做好的產品,第二要有國際化思維,第三則是要重視用戶的參與,更重要的是本分二字。”
本分,似乎是OPPO的核心“企業文化”。
不過,好景不長。在海外市場上,華為、中興、TCL、聯想等國產手機已有布局,而且,隨著國內市場的飽和,更多手機廠商把“走出去”當成重心。一加的壓力來了。
2015第三季度各手機廠商在印度的整體市占比
劉作虎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15年一加出貨量至少為300萬臺,其中印度貢獻了100萬臺。
但據CMR的數據顯示,由于機型過少,2015年一加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逐步下滑,前三季度出貨量分別為11.7萬、9萬和5萬。IDC的數據也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一加在印度地區出貨量略低于30萬臺,與官方宣稱的50萬臺相差甚遠。
除了印度市場表現疲軟,一加在歐美市場的表現也差強人意,2015年前三季度,一加美國市場銷量不到17萬臺,歐洲市場則不到24萬臺,一加整體出貨量不到100萬臺,距劉作虎宣稱的300萬臺相差200萬臺之多。 ?
困境的反思
2015年11月,劉作虎在內部郵件中稱2015年一加遇到困難,他在接受創業家&i黑馬專訪時回憶,一加2發布時曾遇到過品質問題,當時,宣傳已進入高潮,劉作虎并沒有選擇繼續銷售,而是做了停產的決定,導致的損失有幾百萬。
“如果沒有停產直接銷售,最后毀的還是你自己,一切以用戶體驗為準,用戶的心是雪亮的”。
他在那封郵件中還反思到,一加仍然不夠聚焦。
“第一年的良好開局,讓我們變得浮躁,太過急于求成,在公司還沒完全站穩的時候就邁起了大步,一度迷失了方向。”劉作虎稱,一加走得太快了,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無限的市場中,海外同時覆蓋中國、歐美、印度、東南亞4大市場,國內同開線上和線下渠道。
這讓劉作虎“蛋疼”。因此,一加在2015年一下砍掉國內45家線下渠道,僅保留北京和上海的自營旗艦店,短期內不再拓展線下渠道。2015年9月19日,一加宣布即日起“OnePlus將停止臺灣地區的售賣及運貨”,宣布退出中國臺灣市場。
劉作虎對創業家&i黑馬說,一加手機今后在國內市場銷售渠道上將完全聚焦線上,放棄線下。當他說出這句話時,眼神中流露著一絲迷茫。
就在劉作虎說話的間隙,一加市場部負責人告訴創業家&i黑馬,在首發日當天,中國地區線上銷售占比為45%。
現如今,媒體人、分析師分析OPPO能后來居上,超越小米的核心原因是線下渠道強大,認為加強線下將是未來手機玩家的核心策略,一加卻在此時,大肆砍掉線下渠道后,宣布在線上大獲成功。這反差有點大。
小而美還是性價比?
“現在能與我們對標的恐怕只有錘子了”。劉作虎對創業家&i黑馬說。
這是英雄識英雄,還是同病相憐?
“小而美”的優勢是用戶認可度和粘性高,可以打造自己的社群,但劣勢是用戶覆蓋面和影響力受限。
近期,錘子Smartisan T2 全線降價,原售價2499元的16GB錘子T2價格調整為1799元,原售價2599元的錘子T2高配版價格調整為1999元。這一下子拉到了小米和魅族的主力產品的價格范圍。業內人士分析,T2降價可能是因為銷量不樂觀。
中關村一位渠道商老板告訴創業家&i黑馬,“一加實際賣的并非很好,三四線城市幾乎無人知曉,主要還是一二線城市用戶購買。”
在這種情況下,一加依然沒有做中低端手機的打算。劉作虎說,一加將一年只發布一款手機,同時他也“傲嬌”地表示“堅決不做千元機”。
不過,一加手機聯合創始人裴宇曾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由于幾十家廠商都在推出同質化產品爭奪市場份額,而該行業幾乎全部利潤都被美國蘋果公司所占有,智能手機行業的震蕩未來不會緩解,而是進一步加劇,希望一加能在未來幾輪調整中幸存下來。
一加2015年的銷量如果僅有100萬臺,那么其市場壓力會極大。
此前,曾有媒體爆出,一加將被OPPO收購,業內人士議論紛紛,而背后折射出的是對其前景的唱衰。
隨著智能手機的成熟,市場肯定會越來越集中,第一梯隊是蘋果、三星、小米、華為;第二梯隊是OPPO、VIVO、魅族、中興。其中魅族背后站著阿里。
后來者如樂視,一方面要拼命依靠樂視的影視資源做大規模,一方面收購了酷派,邀請前榮耀副總裁劉江鋒加盟,夯實基礎;而360手機則在依靠酷派起來后,獨立公司化運作;中興、聯想近兩年在手機業務上都受挫連連,只有OPPO和VIVO靠渠道活得還不錯。
在這種情況下,一加手機依然沒有做中低端的打算,正如劉作虎所說,一加將一年只發布一款手機,同時他也“傲嬌”地表示“堅決不做千元機”,這些“小而美”的做法,其直接的后果是,把做大體量的可能性扼殺。
對于高冷的一加來說,小而美并非是一件好事。畢竟,作為一家互聯網手機公司,應當極力追求壟斷,小眾品牌可能注定沒有春天。
當前,從短期看,一加“曲線救國”對策初見成效,但從長遠來看,一加的形式仍為嚴峻。
可以預見的是,2016年將是一加發展的關鍵之年,這將決定一加今后的命運走向。
附文:OPPO 和一加不得不說的故事
之前,曾有傳聞稱一加和OPPO兩家公司將在海外成立合資公司,借此將OPPO手機業務更快拓展至海外。
對此,一加市場負責人李曉寧回應稱,“OPPO更名和我們沒有任何關系,我們也不會成為OPPO的子品牌。”
劉作虎雖然也強調:“一加和OPPO是兩家獨立的公司。”但他承認,背后OPPO參與了投資。
創業家&i黑馬查詢工商信息得知,一加背后的真實股東有兩位,一位是廣東萬普拉斯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一位則是廣東歐加控股有限公司。
廣東歐加控股公司為金樂親設立,注冊資本65000 萬人民幣,對外投資的公司只有兩家,一家是廣東萬普拉斯,另外一家則是廣東歐珀移動通信公司。而金樂親,同時也是歐珀移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現任OPPO公司副總裁。
通過創業家&i黑馬更深入調查,發現在一加的背后不僅有OPPO一家股東,還有步步高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廣東萬普拉斯的監事羅福泰,是東莞步步高視聽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步步高視聽公司監事徐育濤也是深圳萬普拉斯軟件公司的監事。而監事通常由股東代表和職工代表組成,這說明除了OPPO,一加還與步步高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此外,深圳萬普拉斯公司的監事謝飛燕,是廣東明創軟件公司的法人和東莞鼎酷科技的監事,但這兩家公司背后實際股東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就在創業家&i黑馬專訪一加創始人劉作虎之余,一加公關負責人告訴我們,他們的代工廠是與OPPO共用的,在廣東東莞,而這正是OPPO公司的所在地。
通過多方打探,一位供應鏈內部人士告訴創業家&i黑馬,OPPO和一加的確是共用工廠,并且采用的是一樣的供應鏈,包括兩者的產品品質、零件采購、成品組裝等系統都是共用的,只有RD和市場不同。“在生產產品時他們都會經過協商,避免生產撞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