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變天:高層調整 新設三大事業部 黃章更看重錢
日前 PingWest 品玩拿到了一則魅族 12 月 11 日簽發的《關于公司中心級組織架構調整及人員任命的通知》,這也是魅族近年來最大的一次架構調整。
增設海外事業部、配件事業部和電商事業部,包括白永祥、楊顏、李楠在內的魅族元老以及今年新加入的楊柘的職能都做了相應調整。
一個明顯變化是,CFO 戚為民升任高級副總裁,直接向黃章匯報,白永祥職權范圍被縮減,側重協助管理各事業部和業務共享平臺。
2017 年 12 月 11 日魅族新一輪調整后的組織架構圖。
存在感缺失的李楠
白永祥和楊顏在這份代表魅族新方向的《通知》中露臉頗多,同是魅族發布會上的常客,李楠卻基本上沒有存在感。看起來,他沒有在這次調整波及的范圍內。
但如果各位在去年經常關注魅族每月一次的發布會的話,在手機發布后被大家調侃為「電視購物」的配件發布環節,其主持人都是李楠。
魅族內部人士也向 PingWest 品玩證實,魅族此前的配件、電商以及客服等業務都是由李楠來主管的。而此次調整之后,這些原本被李楠主管的業務主理人成了楊顏。
不過,另一方面,李楠主管下的魅藍今年推出的魅藍 Note 6 可謂一款不錯的產品。旗艦級的 CMOS、不錯的工藝和設計,以及合理的售價,都讓這款產品在 Pro7 撲街之后,成了魅族旗下的手機硬件代表,盡管這款手機叫「魅藍 Note6」。
魅族高級副總裁楊顏
被委以重任的楊顏
新成立的配件事業部,以及此前就有的電商事業部都由此前 Flyme 團隊負責人楊顏兼管。這無疑是黃章對于楊顏以及其 Flyme 團隊的肯定。
這位魅族的顏值擔當實際上是核心團隊里最年輕的一個。2014 年,原本負責 Flyme 的馬麟在投奔樂視之后,楊顏開始掌管 Flyme 團隊。早就開始自負盈虧的 Flyme 團隊,應該說自主性一直很高。盡管面臨過「Pushme」的指責,Flyme 整體上還是很受眾多消費者和鐵桿粉絲好評的,好用、素雅、設計出色也一直是 Flyme 的重要標簽。
只是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是,偌大的一個魅族,靠的是 Flyme 團隊 10 億元的盈利在運轉。看起來魅族一年要出貨 2000 萬臺手機,數量也絕對不算少,實際上,按照去年十月天音控股收購魅族股份披露的消息來看,此前一年半里,魅族的虧損超過 13 億元。
如果沒有 Flyme 團隊的盈利,魅族的財務狀況會如何難看,不言而喻。
Flyme 是頂梁柱,很自然的,楊顏在魅族內部也很被看重,由他來主管新成立、追求利潤的配件部門也在情理之中。
2017 年 5 月份魅族調整后的組織架構。
為PRO 7撲街背鍋的楊柘
從加入魅族之初就被關注,又因為 PRO 7 的營銷而站上風口浪尖的楊柘,此次調整中雖然依舊頂著高級副總裁的頭銜,擔任 CMO 和戰略總裁,調整之后不再監管魅族事業部的銷售,改由魅族老將郭萬喜擔任。郭萬喜同時擔任海外事業部總裁,直接向黃章匯報。
誠然,不管是產品的口碑還是銷量,魅族 PRO 7 都算不上一款好產品。但要說 PRO 7 撲街的鍋都讓楊柘來背,也不對。
魅族高級副總裁、CMO楊柘
PRO 7 發布于今年七月底,而楊柘加盟魅族已經是五月份的事情。一款手機從研發到最后發布根本不可能在兩個月之間搞定,更別提「雙面屏幕」這種負責的設計了。
雖然楊柘給 PRO 7 設計的一系列宣傳語讓人看不懂,但 PRO 7 撲街的根源還是在于產品本身的問題,不實用的雙面屏幕、保守的 16:9 非全面屏、被吐槽已久的聯發科處理器,以及一個高高在上的售價。
因為今年的銷量不佳,魅族的線下專賣店已經大批關閉。
另一方面,魅族官方正式給 PRO 7 調價,從一開始、沖擊高端市場的 2880 元調到了魅族常見的 1999 元。雖然對于魅族而言,這樣的價格利潤已經不多,但對于一眾消費者來說,這樣的調價并不算稀奇,因為這款生不逢時的「雙面旗艦」此前在一些電商渠道的售價早已跳水。
原本寄以厚望的 PRO 7 庫存高企,壓貨超過六位數的前提下,這些動作都不難理解。魅族需要盡快把 PRO 7 的庫存清出去的同時,也希望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下一代旗艦上面。
高層調整之外,黃章更看重錢
CFO 地位的擢升以及盈利能力突出的楊顏被委以重任已經能夠看出黃章此次調整的重心,新設立的三大事業部在分權的同時更能體現魅族架構大調整的目的,要利潤,增加營收的多樣性。
其中海外事業部從原來的海外營銷中心升級而來,老將郭萬喜兼任事業部總裁。國內競爭白熱化、增長見頂后,出海成了必然選擇。
此前由李楠負責的配件部門也是魅族盈利來源之一。如今升級為配件事業部,很明顯被黃章賦予了更多的期待。
而 12 月 11 日,魅族史上最大規模架構調整的當天,同期啟動了一輪「史上最大優惠」。令魅族深陷泥潭的 PRO 7 全渠道最高直降 600 元。
它努力想給這個難熬的冬天增添一點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