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超市啟動“新鮮戰略2.0”:效期分層加速牛奶產業精細化管理 改善行業惡性內卷
5 月 23 日,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舉辦的第三十一次年會暨 2025 年中國乳業技術博覽會現場,京東超市召開了常溫奶 2025 戰略發布會,攜手蒙牛、伊利等行業頭部品牌重磅啟動「新鮮戰略 2.0」。
同時,在發布會上首次發布了今年 4 月上線的常溫奶「18 天鮮」服務的最新數據,由于送達時間距離生產日期超過 18 天而被免單的訂單僅為總訂單的 0.05%。
為了切實保障消費者享受到 18 天鮮的服務,京東超市每年拿出 500 萬元來作為「服務保障基金」。
該基金專為牛奶 18 天鮮而設置,即消費者購買 18 天鮮的牛奶產品,送達時間距離生產日期超過 18 天即享受「免單」。
按目前的「免單率」來說,當前的常溫牛奶「18 天鮮」服務的可靠性超過 99.9%。
京東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超市牛奶「18 天鮮」不僅是一個服務標準,更是一聲行業革新的號角,更有可能是行業首個為牛奶新鮮度「買單」的渠道。京東超市期待與合作伙伴攜手,通過牛奶「新鮮刻度」共同書寫行業新篇章,讓每一個中國家庭餐桌上,永遠流淌著最新鮮的營養與希望。
? ? 首創效期分層管理? 為常溫牛奶「新鮮度」買單
在購買常溫奶時,許多消費者會關注生產日期。根據京東超市的數據顯示,2024 年的客戶咨詢有關牛奶的問題中,排名第二的問題就是保質期。
相比傳統渠道,常溫牛奶從出廠到消費者能買到的平均周期長達 40 余天,過長的流通周期和對新鮮度的擔憂,成為常溫牛奶的消費痛點。
為了實現「18 天鮮」的服務,京東超市憑借自營的供應鏈優勢,率先對常溫牛奶等「效期敏感」型商品進行了效期分層管理。
針對常溫牛奶產品,京東超市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的周期精準劃分為四級,從 0 到 18 天為黃金期、從 19 天到 60 天為新鮮期、61 天到 90 天的產品為普通期、90 天后的產品為保質期過半。
而超過 90 天的常溫牛奶,并不意味著真正距離保質期非常近了,畢竟其保質期普遍為 6 個月,要知道很多渠道中,消費者看到的常溫牛奶產品距離生產日期 2 到 3 個月是很正常的。
而每年 500 萬元的「服務保障基金」的發布,或許讓京東超市成為首個為新鮮度「買單」的銷售渠道。即所有「18 天鮮」商品,消費者收到商品時距生產日期超過 18 天,可直接在線申請全額免單。
「新鮮戰略 2.0」打破牛奶價格惡卷亂象? 18 天鮮服務達成率超 99.95%
與其他粗放管理的渠道不同,京東超市憑借大規模采購的優勢,多年積累的供應鏈管理經驗,精選優質奶源地,與品牌共建「新鮮日歷」,工廠根據京東超市訂單預測動態排產,確保「18 天鮮」重點單品每月生產 4 到 5 次,使前臺商品不斷貨。
那些粗放管理的渠道,往往以「特價」的名義,銷售著保質期所剩不多的名副其實的臨期產品,對于常溫牛奶這類產品來說,這不但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極易引起市場的價格惡卷。
甚至,有些平臺還故意不標注剩余保質期,這種以低價惡卷的方式吸引不明所以的消費者,更提高了消費者買到「問題產品」的概率。
與那些粗放管理的渠道更為不同的是,京東超市清晰劃分效期等級之后,消費者能夠清楚的看到自己所買的常溫奶處于什么日期階段。
發布會現場,京東超市重磅啟動「新鮮戰略 2.0」,圍繞「18 天鮮」和效期分層,就是讓消費者買得明白,通過更精細化的管理也能讓常溫牛奶更新鮮。
目前來看,常溫奶 18 天鮮的服務上線 1 個多月來,得到了包括母嬰、銀發一族等廣大的用戶認可,并且從獲得免單的訂單數量來看,牛奶 18 天鮮的達成率高達 99.95%。為此,京東超市還在持續不斷地進行供應鏈升級和優化,持續降本提效。
依托京東超市「新鮮戰略 2.0」,整個常溫奶行業價值鏈得到重塑。對消費者而言,可以無需考慮新鮮度,直接「閉眼買」。對于品牌商家來說,以極致供應鏈效率和新鮮度拉開產品差異化競爭。對乳制品行業而言,能實現從「賣庫存」到「賣新鮮」的歷史性轉折。未來,京東超市將攜手更多行業伙伴以新鮮為價值錨點,打造行業增長新范式。
京東超市是京東的頻道之一,位于京東 APP 的左上角,主營食品生鮮、日用消費品。第三方數據及多項用戶調研顯示,京東超市市場價格極具競爭力,各項服務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是億萬消費者的購物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