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極越汽車大概率不會破產:集度董事會已同意重組;劉強東曾約王興等人共進晚餐,前年已規劃外賣業務;阿里開源通義千問模型Qwen3丨雷峰早報
要聞提示
1.傳京東外賣上線前劉強東曾約曾與美團王興等人共進晚餐,前年已規劃外賣業務
2.美的、格力隔空打架,財報都稱自己去年是“家用空調第一名”
3.保時捷或將在華停售電動汽車,CEO放話:不會把小米當對手,太便宜
4.傳極越汽車「大概率」不會破產:集度董事會「已同意重組」
5.騰訊、阿里、字節跳動搶購算力資源,DeepSeek導致算力需求激增
6.吉利重大人事調整!極氪系高管安聰慧、姜軍獲關鍵任命
7.Shein美國市場"價格地震":最高漲幅377%
8.印度將中國電子投資壓股至10%,且要求“技術轉讓”
今日頭條
傳京東外賣上線前劉強東曾約曾與美團王興等人共進晚餐,前年已規劃外賣業務
4月28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京東做外賣的計劃于2023年就已經提上日程,當時的計劃是在河南鄭州等地小范圍測試外賣項目。一位熟悉該項目的前京東人士披露了當時的計劃:由京東旗下達達負責配送,通過京東即時零售相關業務線承接品牌(小時達、京東到家)。“后來因為整個業務流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加上即時零售端圍繞3C大品牌、日百頭部連鎖店的爭奪愈發激烈,所以這個小范圍實驗擱置了。這個項目當時也是歸屬于即時零售整個大板塊里面的。”
接近劉強東的人士透露,4月,劉強東把相當多的精力投入到“外賣”業務之中,不僅親自送外賣,還密集與外賣業務核心管理層開會,并通過個人影響力推動集團內圍繞外賣業務的“資源整合與協同”。而在今年一季度,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約上了三位互聯網圈內大佬(美團CEO王興、滴滴CEO程維、58同城CEO姚勁波)共聚晚餐,早已沒有創始人的餓了么并不在飯局之列。
席間劉強東向三位“老友”表達了京東即將發力外賣的想法。4月21日晚,劉強東在友人的朋友圈回復稱:“在我外賣上線之前,我特意請了程維、興哥和勁波一起見面喝酒聊天。我很簡單直接:你做了這么多年的零售我從沒有說過一句難聽話,因為零售不是我的,不是京東的,任何人都可以做。我沒有資格抱怨,做外賣也一樣,只是希望兄弟們都能夠守好自己的底線。”
還有消息稱美團的業務團隊早在2024年初就意識到京東即將大力殺入外賣市場。當時京東商務團隊密集接觸茶飲、咖啡品牌,部分品牌甚至拿著京東報價向美團施壓。而據接近王興的人士透露:“興哥的興趣目前聚焦于AI、具身智能等涉及未來的方向。”
該人士表示,目前美團的架構是,內部圍繞AI、具身智能的業務都由王興親自抓;而基本盤業務(如外賣、到店等)都由王莆中統籌,王莆中在重大決策上會請示王興。有熟悉王興的人透露,在京東與美團外賣大戰最為激烈的2~4月,王興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愛好:抽空和親朋一起去看話劇類表演。(虎嗅)
國內資訊
美的、格力隔空打架,財報都稱自己去年是“家用空調第一名”
4月27日晚間,國內家電行業兩大巨頭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先后發布了2024年度財報,卻上演了一出耐人尋味的"數據羅生門"。兩家企業均引用奧維云網數據,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行業第一"結論,引發市場熱議。
財報顯示,美的集團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091億元,同比增長9.5%,凈利潤385億元,同比增長14.3%。格力電器營業收入1892億元,同比下降7.26%,但凈利潤322億元,同比增長10.91%。在業績表現差異明顯的背景下,雙方關于"空調一哥"的爭奪更顯激烈。
美的集團在年報中高調宣布,其家用空調線上線下市場份額均位列行業第一,線下市場份額達35.9%,線上為33.2%。而格力電器則強調,其家用空調線上零售額份額25.40%,位居行業首位。值得注意的是,兩家企業引用的均為奧維云網數據,但選取的統計維度卻各有側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種"數據打架"現象折射出空調行業競爭的新態勢。美的采用的是"市場份額"指標,反映的是銷售數量占比;而格力則選用"零售額份額",更強調銷售額的領先地位。
奧維云網作為第三方數據機構,其不同維度的統計結果恰好為兩家企業的差異化競爭提供了注腳。值得注意的是,當媒體試圖聯系兩家企業及奧維云網進行核實時,均未能取得有效溝通。(17路論壇)
保時捷或將在華停售電動汽車,CEO放話:不會把小米當對手,太便宜
4月28日消息,“我們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看到,保時捷是否作為一個電動品牌在這里存在,”保時捷CEO奧博穆(Oliver Blume)說。據報道,盡管面臨來自中國品牌(如小米)的激烈競爭,銷量連續三年斷崖式下滑,但在保時捷看來,他們依然有自己的“獨家優勢”。
奧博穆(Oliver Blume)在上海車展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駁斥了對保時捷在中國銷量下滑的擔憂。“我們不在乎銷量,”奧博穆說,他更關心將價格保持在“適合保時捷”的水平。此外,奧博穆還否認保時捷與小米和仰望等中國品牌直接競爭:“它們是很酷的汽車,”他說,但它們缺乏保時捷的“駕駛能力”,并且處于“低價細分市場”。
奧博穆表示,保時捷可能會完全放棄在中國銷售電動車,目前在中國銷售的新車中有一半以上是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保時捷在這里銷售兩款電動汽車,Taycan和Macan。奧博穆表示,保時捷在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相對較低”。“我們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看到,保時捷是否作為一個電動品牌在這里存在,”他說。
針對“保時捷考慮在華停售電動汽車”的傳聞,保時捷中國晚間回應表示,“這是誤讀,保時捷在中國仍將全速推進電動化進程,也將加快提供產品數智化本土解決方案。我們最快將在2026迎來全新的純電動Cayenne。”(快科技、財聯社)
阿里千問3登頂全球最強開源模型,參數僅為DeepSeek-R1三分之一
4月29日凌晨,阿里巴巴開源新一代通義千問模型Qwen3(簡稱千問3),參數量僅為DeepSeek-R1的1/3,成本大幅下降,性能全面超越R1、OpenAI-o1等領先模型,登頂全球最強開源模型。千問3是國內首個“混合推理模型”,將“快思考”與“慢思考”集成進同一個模型,大大節省算力消耗。
據了解,千問3采用混合專家(MoE)架構,總參數量235B,激活僅需22B。千問3預訓練數據量達36T tokens,并在后訓練階段經過多輪強化學習,將非思考模式無縫整合到思考模型中。千問3在推理、指令遵循、工具調用、多語言能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強。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時,千問3的部署成本還大幅下降,僅需4張H20即可部署千問3滿血版,顯存占用僅為性能相近模型的三分之一。
傳極越汽車「大概率」不會破產:集度董事會「已同意重組」
4月28日,據多位博主發布的截圖,原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在朋友圈發文稱:“有兄弟透露極越大概率不會破產了,集度董事會已經同意重組,集度目前正與3-4家重組方溝通中。”
公開信息顯示,極越汽車的前身是上海集度汽車,成立于2021年。它是由百度和吉利,兩大股東發起設立的,其中百度占股是55%,吉利占股是45%。兩大股東的定位不同,其中百度負責汽車產品定義和技術研發,吉利承擔生產制造。推出過極越01、極越07等車型。后來為了解決汽車生產資質的問題,百度與吉利通過旗下公司,在杭州市設立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其中,百度占股為35%,吉利占股是65%。
據悉,2024年12月11日,百度和吉利合資的極越汽車宣布停止運營,擬裁員近5000人。同年12月21日,時任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在個人微博宣布了自己從極越離職的消息。(鞭牛士)
騰訊、阿里、字節跳動搶購算力資源,DeepSeek導致算力需求激增
從多個獨立信源處獲悉,今年一季度,騰訊向字節跳動購買了價值約20億元的GPU(圖形處理器)算力資源,這批資源以英偉達H20卡和服務器為主,騰訊元寶目前的更新主要使用來自字節的卡。除了騰訊,一位知情人士稱,阿里也在今年一季度DeepSeek爆紅之后,向字節跳動下了GPU訂單。多位接近字節跳動人士透露,字節跳動在去年囤積了大約10萬個GPU模組。一位服務器廠商人士表示,據其估算,這批GPU資源總價值在1000億元左右。
多位字節跳動人士表示,字節跳動采買的GPU資源主要為自家大模型和云各項業務自用,其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也就是約幾十億元的資源對外售賣。由于目前算力市場供不應求,賣卡已經成為火山引擎重要的增量營收來源之一。對此,字節相關負責人回復稱以上為不實信息。
字節跳動、騰訊和阿里被認為是中國擁有GPU資源最多的三家互聯網公司。前述知情人士表示,字節的高管一度叫停過對外出售算力資源的生意,但是由于管理層對業務部分設置了相對較高的收入業績要求,最終交易得以進行,但整體規模縮小了。另有字節跳動人士透露,去年底,他們一度擔心公司囤積了太多的GPU算力資源“用不完怎么辦”,但是沒有想到DeepSeek帶來了激增的算力需求,“一開始我們還主要賣H20,現在只要是性能不要太差的卡,都有人來搶”。(財經雜志)
華為最強大AI芯片910D曝光,首批樣本5月到貨,對標NVIDIA H100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華為準備測試旗下最新、最強大的AI 芯片昇騰(Ascend)910D,直接對標NVIDIA的高端AI芯片。消息人士透露,華為已開始接洽部分中國合作伙伴,討論910D技術可行性的測試事宜。據悉,華為最快5月就能取得910D首批樣本。當然, 一切尚在初期階段,之后仍需要一系列測試來評估處理器性能,為供應客戶做好準備。
華為期望,最新一代昇騰AI處理器的性能能超越NVIDIA 2022年發布的熱門AI訓練芯片H100。目前,華為已經推出910B、910C,性能較NVIDIA競品尚有不小差距。4月早些時候,美國將特供中國市場的H20芯片加入出口管制名單,NVIDIA也因此認列55億美元費用。這也讓NVIDIA的中國競爭對手(諸如華為、寒武紀)有了更多國產替代的機會。
預計,今年華為昇騰910B及910C的出貨量將超過800000顆,客戶包括中國電信運營商和民營AI開發商(例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美國出手管制H20出口后,部分買家已開始跟華為商談要加碼下訂910C。(快科技)
吉利重大人事調整!安聰慧、姜軍獲關鍵任命,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都已由極氪科技相關人員負責
2025年上海車展的熱度未降,吉利控股集團就開始全面推進新一輪高層人事安排。據媒體報道,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發布了多項關鍵人事任命:電池業務方面,目前擔任極氪科技CEO的安聰慧將兼任電池產業集團董事長,目前擔任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CSO)的鄭鑫兼任電池產業集團CEO。智能化方面,目前負責極氪智能座艙業務的極氪副總裁姜軍,將兼任吉利集團首席座艙科學家。對此,吉利集團方面確認,相關任命屬實。
值得注意的是,負責極氪智能駕駛業務的副總裁陳奇,此前已經被任命為吉利集團首席智駕科學家。也就是說在吉利集團層面,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都已由來自極氪科技的人負責。對于上述消息,吉利集團方面暫未明確回應。
2024年9月20日,李書福發布《臺州宣言》以來,吉利集團的重大調整可謂接連不斷。在此次上海車展期間,吉利集團已經向外界披露了最新的整合動向,確認了對電池業務的戰略整合,宣布吉利控股集團將整合旗下電池業務,成立全新電池產業集團——吉曜通行,原有的金磚電池、神盾短刀電池,統一為神盾金磚電池品牌。
2024年11月,吉利集團旗下的兩大品牌極氪和領克開啟合并進程。2025年2月,極氪發布公告,宣布極氪已完成對領克的收購及注資事項,極氪以約93.6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領克51%的股權,實現了絕對控股。(億歐汽車)
蔚來重大人事調整:自動駕駛算法核心負責人樊昊陽已于近期離職
近日,據多方信源證實,蔚來汽車自動駕駛算法核心負責人樊昊陽已于近期離職。有內部人士透露,樊昊陽團隊與感知部門在技術路徑上的分歧,或為其離職的潛在原因。截至發稿,蔚來官方尚未對此次變動作出正式回應。
資料顯示,樊昊陽在PNC領域表現突出,有著扎實的專業背景和豐富的行業經歷。2018年10月,樊昊陽加入Aurora(極光),擔任軟件工程師,并于2021年7月離開。同年8月,他回到國內加入蔚來汽車,擔任蔚來汽車的技術主管及規控算法團隊的總負責人。
在業內,許多人因他深入淺出的講解視頻,對PNC領域產生濃厚興趣并踏入這片技術海洋,理想現如今的端到端負責人也曾是他在百度美研時期下屬團隊的一員,足見其影響力。(人事變動速遞)
徹底離開?趙明卸任北京西安兩家榮耀終端公司董事長
據公開數據顯示,前榮耀CEO趙明近期退出了北京榮耀終端有限公司和西安榮耀終端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職務。其中,北京公司由方飛接任董事長職務,西安公司由劉洋接任。2025年1月17日,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內網發布公告稱:“趙明因身體原因,向公司提出辭去CEO等相關職務,董事會經過慎重討論研究,決定尊重趙明的個人意愿,接受他的辭呈,同時決定由李健任CEO職務。”
據了解,榮耀新任CEO李健被稱為前華為悍將,于2001年加入華為,2017年起進入華為監事會,在戰略管理和全球化作戰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并且李健也參與過華為公司重大改革和戰略制定,在諸多重要戰役中有突出的領導表現。3月2日下午,在202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5)上,榮耀新任CEO李健亮相。(三言科技)
中興高層透露正切入陪伴機器人賽道,擬推出家庭機器人產品
4月28日消息,據報道,中興通訊副總裁有線產品市場總經理胡俊劼透露,中興通訊正在切入陪伴機器人賽道。他表示,“AI機器人比較火爆,而中興選擇的賽道是陪伴機器人,未來擬推出家庭機器人產品,一方面提供情緒價值;另一方面,提供安全守護。”
報道稱,今年3月,中興通訊和四川天鏈合作的“Tina”人形機器人首次亮相。“Tina”主要面向B端(即“企業端”),基于中興星云多模態大模型,Tina具備語言理解和運動決策能力。同時,中興通訊還為“Tina”機器人提供了網絡、算力方面的支持。(每經網)
比亞迪保險經紀公司擬解散,此前已收購易安財險獲得財產保險牌照
4月27日下午消息,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披露的消息,比亞迪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近日發布解散公示,擬決議解散,該公告的公示期為2025年4月17日至2025年6月1日。針對該消息,截止發稿前比亞迪方面暫無回應。
資料顯示,比亞迪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周亞琳,并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100%持股。實際上,比亞迪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注銷背后,是此前已經通過收購易安財險的方式獲得了財產保險牌照。
2023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東的批復,同意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受讓易安財險10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00%。隨后,易安財險更名為比亞迪財險。比亞迪保險官網顯示,目前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為比亞迪保險的運營主體。(新浪科技)(關注汽車汽車保險領域更多信息,可添加微信 ?XY8899672 ?交流)
宇樹科技王興興談赴港上市:可能性存在但尚未確定
近期,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內地的一次重要訪問中,專程前往杭州,與當地的科技界精英進行了深度對話。在這次訪問中,他特別會見了被譽為“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公司的代表,并親自參觀了該公司的研發設施。宇樹科技的創始人王興興在交流會上透露,對于公司未來的資本市場規劃,香港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盡管目前上市的具體計劃尚未確定,但宇樹科技對于香港市場的潛力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
王興興在交流中強調,宇樹科技在香港的業務已經起步,并且看到了未來在多個領域內的合作機遇。為了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研發實力,宇樹科技還積極前往香港的高校進行人才招聘,旨在吸引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加入。(ITBEAR)
深藍CEO:“淘汰賽”肯定繼續,今年沖擊50萬輛銷量,目標扭虧為盈
4月28日消息,在上海車展期間,深藍汽車CEO鄧承浩表示:“今年目標是扭虧為盈,而且我們去年(單月)已經盈利了,整個成本控制還是比較好的。”鄧承浩還表示:“深藍現在還處于高投入期,這一輪渠道、產品、技術、服務是非常大的,但產品有比較好的毛利。”今年下半年,深藍汽車將推出首批支持升級到華為ADS 4的新產品,與華為合作開發的ADS SE已實現15萬元左右的價格點。
對于智駕方案的選擇,鄧承浩表示:“我們是兩條腿走路,Deepal AD 是自己的系統,乾崑是華為的,用戶關注什么我們就給什么。”對于接下來的車市發展,鄧承浩還預測“淘汰賽肯定要繼續”,以差異化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有領先性的技術,不能有短板,還要有長板,形成差異化的能力才能存活下來。(快科技)
國內首個!華為公布自動駕駛節奏:L3、L4都來了
近日,華為智能駕駛產品線總裁李文廣在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論壇,介紹了自動駕駛在中國的落地節奏預判。李文廣表示,2025年高速L3會在幾個城市做試點商用。2026年,應該在高速上有L3的規模商用。城區方面,今年會做一些試點,明年會做試點商用,“2027年,我們的目標是要把城區的L4能夠規模商用”。而無人干線物流方面,則希望2028年能夠規模商用做好。
他在演講時說,兩周前在北京給主管單位作報告,領導明確表示,L2現在的加嚴,并不代表說,要影響到自動駕駛的發展。恰恰相反,是希望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能夠加快L3、L4自動駕駛的發展。4月22日,在央視和眾多車企的見證下,華為新一代ADS 4乾坤智駕正式發布,并同步帶來了高速L3商用解決方案。(快科技)
石頭科技或考慮在香港上市,最多融資5億美元
4月28日,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稱,掃地機器人制造商石頭科技正考慮于今年在中國香港上市,最多融資5億美元。知情人士稱,石頭科技在港上市的考慮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尚未指定承銷銀行。石頭科技成立于2014年,獲得了小米集團的投資,并于2020年在上海科創板上市。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關稅政策后,石頭科技股價在4月初下滑,今年至今為止已下跌了14%。相比之下,香港恒生指數表現好于大多數股指,今年上漲了近10%。(鳳凰網科技)
快手磁力引擎副總裁康樂兼任電商美妝跨境行業負責人
據媒體報道,商業化大快消行業負責人康樂,兼任快手電商美妝跨境行業負責人,繼續向王劍偉匯報。知情人士透露,康樂在2024年就已經擔任快手磁力引擎副總裁。
去年年底的時候,快手商業化大變陣,其中成立大快消業務中心,由康樂帶隊,主要負責快消、汽車后市場、美妝、IT銷電等行業客戶,此次意味著康樂的管理范圍進一步擴大。
從履歷來看,康樂其職業路徑始終圍繞消費品行業的核心賽道,在美妝行業擁有廣告、電商等領域的全鏈路操盤經驗。這一次,由商業化團隊負責人兼任電商業務,意味著快手將在美妝跨境行業加速業務的內循環。(刀客Doc)
國際資訊
Shein美國市場"價格地震":最高漲幅377%
快時尚巨頭Shein在美國市場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漲價風暴。據彭博社最新數據,在拜登政府取消800美元以下跨境包裹關稅豁免政策前夕,Shein美國站商品價格出現驚人漲幅:4月25日單日,美容健康類TOP100商品均價暴漲51%,部分單品價格直接翻倍;一款10件套廚房毛巾更創下377%的驚人漲幅,遠超同期女性服飾8%的溫和調價。
這場漲價風暴背后是即將到來的關稅政策調整。5月2日起,美國將對中國小額包裹征收100美元/件附加費,6月后關稅或達120%。面對這一政策變化,Shein與Temu采取了都推動更多“半托管"模式,通過批量直發美國倉規避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關稅消息已提前刺激美國消費者行為。彭博社監測顯示,3月至4月初Shein和Temu銷售額顯著反彈,美國消費者開始提前囤貨。如今漲價靴子落地,50件樣本商品構成的"虛擬購物車"總價已跳漲10%,其中30款商品漲幅超10%,更有7款緊急下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市場價格的波瀾不驚。(Z Finance)
奧爾特曼稱GPT-4o出現“諂媚煩人”傾向,OpenAI計劃在一周內修復
4月28日,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發文,回應了有關用戶近期反饋關于GPT-4o情感的問題。他表示,最新版GPT-4o在最近幾次更新后出現了“過度諂媚”的交互傾向,并承諾將在一周內推出修復方案。
OpenAI發行說明顯示,GPT-4o在3月27日迎來了全面更新,而且在4月25日發布了進一步的更新,重點改進其記憶存儲時機的選擇機制,并顯著增強其在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領域的問題解決能力。OpenAI在此期間對GPT-4o的對話響應模式進行了細微調整,使其在交互中更加主動,并能更精準地引導對話達成有效結論。也就是在此次更新后,GPT-4o表現出了令人不悅的“諂媚”屬性。
這與學術研究發現的 LLM“諂媚傾向”(Sycophancy)高度吻合 —— 模型為獲得用戶認可,可能違背事實或倫理準則。從用戶實測反饋看,該問題具體表現為:過度使用情感化表達、對錯誤前提缺乏質疑、以及為迎合用戶偏好而犧牲回答準確性,例如在涉及爭議性話題時,模型更傾向于附和用戶觀點,這樣一來雖然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情緒價值但也失去了作為AI的中立立場。(IT之家)
Meta被指允許其聊天機器人參與色情聊天,與名人達成豐厚的協議以授權他們的聲音,官方回應
Meta正在快速推進其AI數字伴侶的推出,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認為這是未來社交互動的變革性一步。然而,一些參與該項目的員工在內部發出警告,稱公司推廣這些AI機器人的努力可能導致了道德方面的失誤,因為允許它們進行露骨的色情角色扮演場景,甚至與未成年人用戶進行。
據外媒報道,Meta公司旗下的聊天機器人,包括在Facebook和Instagram等平臺上運行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可能會與未成年用戶進行涉及性內容的對話。《華爾街日報》的一項調查基于數月的測試和對熟悉Meta內部運營的人士的采訪,調查顯示,為了讓這些聊天機器人更具吸引力,Meta與克里斯汀·貝爾、朱迪·丹奇和約翰·塞納等名人達成了豐厚的協議,有時金額高達七位數,授權他們的聲音。此外,在多次測試中,聊天機器人都和未成年人展開了不當對話。
對此,Meta公司的一位發言人回應稱,《華爾街日報》的測試“過于人為制造,不僅屬于極端情況,甚至只是假設性的”。公司還表示,在 30 天的統計周期內,通過 Meta 人工智能和 AI 工作室與 18 歲以下用戶分享的回應中,涉及性內容的比例僅為 0.02%。(cnBeta)
印度將中國電子投資壓股至10%,且要求“技術轉讓”
據媒體報道,印度正準備推出一項政策 —— 將中國在印電子合資企業中的股權比例限制在10%以內,并規定此類投資必須以向印度合作伙伴轉讓先進技術為前提。據參與政策討論的官員稱,新的“投資上限”將適用于中國在印度電子合資企業的所有投資,并明確規定任何股權參與都必須與有意義的技術轉讓掛鉤。印度的首要目標是確保印度企業獲得參與全球競爭所需的技術訣竅和制造經驗,而非僅僅是向外國資本敞開大門。(站長之家)
雷峰網 (公眾號:雷峰網)
雷峰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