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正式發布!雷軍:價格19萬9不可能,全面對標Model Y;高合汽車復活,欲降薪召回員工;深圳知名大賣森合創新宣布解散丨雷峰早報
要聞提示
1.深圳知名大賣森合創新因團隊重組、制造難題和資金限制宣布解散,所有業務全部關停
2.小米YU7發布!雷軍:價格19萬9不可能,全面對標Model Y
3.高合汽車復活:黎巴嫩商人出資1億美元成老板,正在召回員工,但需接受降薪
4.理想汽車又添一員“芯片大將”:22級、化名張開元,向CTO謝炎匯報
5.三四線城市用戶更幸福!快手高管:老板每天開會到凌晨,根本沒時間消費
6.微信員工回應朋友圈廣告疑“盜用”好友頭像昵稱:沒有這種能力,也不會這樣干
7.福特CEO驚嘆中國車企研發速度:只有傳統車企一半時間
8.特斯拉在歐洲遭遇“滑鐵盧”:4月銷量7908輛,同比暴降46.2%
今日頭條
深圳知名大賣森合創新因團隊重組、制造難題和資金限制宣布解散,所有業務全部關停
近日,知名割草機器人大賣深圳森合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暢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公開信稱,雖然全力推進新品交付,但受團隊意外重組、制造難題以及資金限制等因素影響,森合創新已經無力維持運營,無奈只能解散。目前公司在海外的多個業務群組均已發布公告,通知眾籌用戶,產品將無法交付。
在一個有前景的賽道走到產品無法落地、乃至公司解散這一步,創始人李暢把問題歸結為“團隊重組、制造難題以及資金限制”。首先就是資金限制,雖然2023年拿到了億元融資,但此后森合創新就再沒有融資消息傳來,而該團隊在產品設計上又精益求精,不僅采用滾刀刀片系統和激光雷達視覺感知技術,而且還額外配備了自動刀片重磨功能,實時監測刀片狀態。三大高成本模塊疊加下,公司燒錢速度也越來越快,“累積的運營和財務壓力最終超出了我們維持該項目的能力”。
從產品本身來看,不可否認的是,Oasa R1具有其創新性和獨特競爭力,但其選擇的LiDAR-Vision Perception 路線,即激光雷達視覺感知技術卻存在很大短板。由于LiDAR探測限制,Oasa R1最佳性能適用面積為1500平方米庭院或者1000平方米的草坪,這對于歐美家庭動不動數千平方米的大型庭院來說,顯然是不夠的。
對比之下,國內諸如漢陽科技、松靈機器人、來牟科技等該公司推出的割草機器人作業面積已經能達到3000-7000平方米。與此同時,森合創新又達不到像富世華、追覓、九號公司那樣的市場地位,不管是產品競爭力還是品牌認知度都處于劣勢,自然難以在紅海競爭立足。(跨通社)
國內資訊
小米YU7發布!雷軍:YU7價格19萬9不可能,全面對標Model Y
5月22日,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小米15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上宣布,小米YU7正式發布,定位 “豪華高性能SUV”。小米YU7在空間、續航和性能等關鍵參數上,全面對標Model Y,實現領先。車身尺寸方面,YU7車長5米,軸距3米,車寬2米,屬于中大型SUV級別。小米汽車公布了三款配色產品圖,分別是寶石綠、鈦金屬色、熔巖橙。
雷軍在發布會上還透露,將有另外五款配色在未來的發布會上公布。談到定價,雷軍表示,有網友提到19萬9,“這是不可能的,對標Model Y的配置,賣到30幾萬差不多。”他說,小米YU7將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屆時將公布售價。據悉,5月22日下午,雷軍發微博表示,小米YU7預計7月正式上市。今晚預發布會,不會公布正式價錢,也不會開啟小定。
發布會上,雷軍強調了11次安全。小米YU7有“四重制動安全機制”,“更安全的制動性能”,“進一步保證電池安全”,“50項被動安全性能開發測試”......為了安全,輔助駕駛套件更是全面強化:全系標配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英偉達Thor-U,更清晰的攝像頭。雷總介紹,這就是為了讓“駕駛更安全”。
此外,在發布會現場,雷軍還公布了小米玄戒O1芯片安兔兔跑分結果,測評跑分超300萬分。雷軍表示,小米的芯片要對標蘋果。雷軍表示:“下個五年小米研發投入2000億 ,20周年肯定會交出更讓人滿意的答卷。(財聯社、紅星新聞)
高合汽車復活:黎巴嫩商人出資1億美元成老板,正在召回員工,但需接受降薪
據媒體報道,從多個獨立信源獲悉,高合汽車有黎巴嫩資本進入,也正式進入復工倒計時中。知情人士透露,高合鹽城工廠啟動了復工環評,用于生產原車型,維持15萬產能不變。并且,高合正在向付了定金但沒提車的用戶退錢。另外,此前未能簽署自愿離職協議的員工可返回高合工作,部分召回工作正在進行,但返回員工的工資需接受降薪,預計工資將打8折。
高合汽車已完成工商信息變更。據公開資料顯示,5月22日,江蘇高合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Jihad Mohammad,注冊資本約1.43億美元,由EV Electra Ltd.和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69.8%和30.2%,前者出資1億美元,認繳出資日期為2025年12月31日。三天前,Jihad Mohammad曾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將于5月20日到訪上海,配圖為高合汽車。
近兩年,不少企業因銷量低迷、資金鏈斷裂等問題黯然退場,高合汽車便是其中之一。2024年初,高合汽車深陷困境,大量裁員、門店撤場、停工停產等消息頻傳。同年8月,盡管多次傳出有企業接手的傳聞,但最終高合汽車還是申請了破產重整。此后,部分高合高管選擇直播帶貨,試圖償還欠薪。
而此次新公司的成立,或許證明高合汽車正迎來轉機。據資料介紹,EV Electra是一家來自黎巴嫩的初創公司,專注于中東地區的電車制造,擁有約300名員工。值得注意的是,在EV Electra的官網上,高合的三款車型HiPhi X、HiPhi Y、HiPhi Z被置于顯著位置,這似乎暗示著雙方存在某種合作關聯。(快科技、21汽車)
理想汽車又添一員“芯片大將”:22級、化名張開元,向CTO謝炎匯報
據媒體報道,為了加速芯片后續的自研工作,理想開始引入有經驗、有戰略眼光的高級人才。從多位信源處獲悉,五一假期之后,理想汽車新入職了一位22級的高管,化名張開元,向CTO謝炎直接匯報。在公司的組織架構上,該高管目前暫時放在二級部門“系統運營”下,該部門負責人是龍開文,職級為21。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張開元在某國產芯片大廠工作超過20年,在芯片集成、半導體先進制程封裝等方面有著豐厚的經驗。“從小角色一路爬上來,從小組長到部門負責人甚至副總裁,非常清楚芯片制造過程中會出現什么問題、有哪些坑。”
芯片流程很復雜,需要一個站位高、有豐富量產經驗的人來主導,知道芯片的全流程是怎么樣的、理想還需要補齊哪些人才。“22級的人,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一支隊伍拉起來,而這件事,18級以下、只做單個生產環節的芯片工程師做不到。”上述人士稱。
張開元的加入,將加速理想馬赫芯片的量產和后續理想芯片自研的相關工作。據悉,目前是否為他重新成立二級部門,內部還在規劃中。“他來了之后,得先和謝炎對清楚目前芯片的節奏、自己期望的節奏,才能考慮到需要組建多大團隊干成多少事。”另一位熟悉理想汽車的人士稱。(21汽車·一見Auto)
內部人士回應快手“強制員工每天刷一小時短視頻”:不屬實,也沒有與績效掛鉤
近日,社交媒體上有快手員工爆料稱,快手要求其商業化、產品、運營等多個部門員工每日使用快手App刷滿1小時短視頻,并需將使用記錄抄送主管,引發輿論熱議,被網友戲稱為 “帶薪刷視頻”。
消息稱,快手要求員工通過企業微信每日上報使用時長,系統自動抓取后臺數據。若連續多日未達標,可能影響績效評級。技術崗員工可自愿完成任務兌換積分,非技術崗則需確保每日1小時。
爆料信息顯示,相關規定早已有之,原因是快手管理層認為,部分員工特別是產品、運營等崗位沒有深度使用自家產品,導致功能迭代偏離用戶需求,推薦算法優化困難。強制刷視頻是為了讓員工“深入一線”,彌補對用戶真實體驗的感知偏差。
5月22日,從快手內部人士處獲悉,此事并不屬實,快手一直倡導員工多使用和體驗產品,但并未強制要求商業化等部門,更沒有強制要求全員刷視頻。另外,也沒有強制有一小時的時長要求,更沒有與績效掛鉤。(澎湃新聞)
黑芝麻智能華山?A1000芯片,助力2025款東風奕派eπ007煥新上市
5月21日,東風奕派舉辦全球首場AI共創產品發布會,2025款東風奕派eπ007煥新上市,新車官方售價11.59萬-14.99萬元。智能科技是本次升級亮點,2025款東風奕派eπ007搭載黑芝麻智能華山?A1000芯片,新車標配超20項駕駛輔助功能,領航版車型可支持高速NOA導航輔助駕駛、記憶泊車輔助LAPA等功能。
調整銷量預期、降低費用預算,理想汽車今年銷量目標下調為64萬輛
近日,據媒體報道,多位獨立信源透露,理想汽車內部將今年全年排產目標調整至64萬輛,其中增程L系列目標52萬輛、純電產品(包含MEGA)目標12萬輛。新勢力以銷定產,這意味著理想汽車將2025年銷量目標鎖定為64萬輛。
而今年3月,據媒體報道,理想汽車今年的銷量目標是70萬輛,其中純電i系列5萬輛,增程L系列至少56萬輛。和此前的銷量目標相比,這一輪調整的變化主要是調整了全年、增程L系列的銷量目標;但要賣更多的純電動產品(純電i系列、MEGA)。調整銷量預期之后,為了保證今年全年盈利,理想也將進行適度的成本控制,“和此前70萬臺的銷量預期時給的費用預算相比,現在預算砍掉了一些。”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2024年,理想汽車以50萬輛的成績位居新勢力銷量冠軍。若今年實現64萬輛目標,理想仍位居2025年新勢力車企頭部。按照規劃,2025年,極氪(包含領克)的銷量目標是71萬輛,零跑是50萬-60萬輛,蔚來是44萬輛,小鵬、小米分別是至少38萬輛、35萬輛。(21世紀經濟報道)
三四線城市用戶更幸福!快手高管:老板每天開會到凌晨,根本沒時間消費
5月22日消息,近日快手高管公開表示,老板每天開會到凌晨,沒有時間消費。快手磁力引擎大快消業務負責人兼快手電商美妝跨境行業運營負責人康樂近日公開表示,與一二線城市的用戶相比,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收入偏低的,但可支配的收入其實是高的。“他們有一定的消費力,因為房子是全款買的,車也是家里給配的。”
他指出,消費者有兩個特點很重要的:第一有沒有消費力,第二有沒有時間。“就像我老板而言,身價也挺高但是他沒有時間消費,他每天給我們開會開到凌晨沒有時間消費所以沒用。”(快科技)
繼續增加研發投入!聯想全年營收4985億:承諾市場份額不掉,利潤不掉
5月22日,聯想發布了2024/25財年全年及第四季度業績:全年收入49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5%,創歷史第二高位。具體到業務方面,2024/25財年聯想PC之外業務在總營收中占比提升近5個百分點,達到47%,其全球所有大區營收全部實現雙位數增長。研發方面,聯想集團持續加大對創新的中長期投入,全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3%,研發人員占比達27.8%,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
“即使面對未來挑戰,我們依然承諾:市場份額不掉,利潤不掉。”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 另外,聯想集團已構建起從產品設計、需求預測,到采購、制造、銷售、服務的端到端全球運營體系,并通過“ODM+模式”,在全球11個市場布局逾30個自有或合作制造基地,形成“全球資源、本地交付”的供應鏈能力。(快科技)
上汽按 “上、下車身” 整合零部件企業,加強與內部整車企業的協同
據媒體報道,上汽集團內部的整合行動延伸至旗下零部件體系。據悉,上汽正按照 “上車身” 與 “下車身” 將零部件企業整合為兩大主體,“上車身” 以延鋒為主,“下車身” 則是籌備中的新底盤公司。
據了解,具體的整合形式還沒有完全定下來,可以明確的是整合行動圍繞整零協同展開。一位接近上汽的知情人士表示,“上車身” 的范圍囊括車身、內外飾與智能座艙,整合不一定是以組織合并的形式,但一定會在項目溝通上做更密切的連接,超越普通的甲乙方關系。一位延鋒的員工也表示,“零部件這塊整體合作”,去年策劃的項目已經在按照這個思路推進。
至于 “下車身”,新底盤公司將由上海匯眾、聯創汽車電子及其子公司創時智駕、擎度科技等整合而來。針對以上信息,已向上汽集團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前未能獲得確認。(晚點LatePost)
微信員工回應朋友圈廣告疑“盜用”好友頭像昵稱:沒有這種能力,也不會這樣干
5月22日消息,近日網絡有大量傳言稱,微信朋友圈中出現的“折螺絲”小游戲廣告評論區中,出現了多名好友的相同文案評論,疑似微信“盜用”好友頭像與昵稱。
微信員工“客村小蔣”對此回應稱,經排查發現,評論區中的評論皆為用戶真實評論。該游戲在朋友圈中投放了系列廣告,官方發出了評論引導互動,引發了大量用戶“搞抽象”的熱情,并且每一條廣告評論區都會同步此前的用戶評論,因此用戶會在評論區中看到數條文案相同的評論。他表示,微信不會盜用好友信息來引導互動,“沒有這種能力,也不會這樣干。”(界面新聞)
剛上線就卡塞? 昆侖萬維:天工超級智能體因使用量過大,已限流
5月22日中午消息,昆侖萬維正式發布天工超級智能體,該款產品采用了AI agent架構和deep research技術,能夠一站式生成文檔、PPT、表格、網頁、播客和音視頻多模態內容。區別于Manus,天工超級智能體構建了一個由“5個專家智能體” + “1個通用智能體”組成的垂直專業系統,具有強大的deep research能力。
距離上線僅三小時,昆侖萬維集團發布公告表示:由于用戶使用量過大,導致卡塞,我們會采取限流措施,請大家理解,感謝支持。(新浪科技)
傳小鵬匯天啟動赴美IPO,官方:暫無具體可公布信息
近日,有消息稱,小鵬匯天宣布正式啟動赴美IPO,計劃登陸納斯達克。此次募資將重點投向智能飛行汽車的技術研發、量產落地及全球化布局,加速城市低空交通從概念邁向規模化商業應用。對此,小鵬匯天表示:關于傳聞,公司目前沒有可以回應的信息。小鵬匯天將繼續專注于業務發展,并在合適的時機與大家分享最新進展。(三言科技)
國際資訊
福特CEO驚嘆中國車企研發速度:只有傳統車企一半時間
據報道,近日,福特CEO吉姆·法利在參加訪談時稱:全球70%的電動車都是由中國制造的。比亞迪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比特斯拉還要大得多,你在全世界都能看到它,它們的出口量比日本和韓國領先許多。另外,吉姆還表示,自己喜歡中國汽車的技術,但最讓自己驚嘆的是中國車企研發新車的速度,只有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一半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吉姆·法利雖然作為福特汽車的CEO,但已多次公開表達對中國汽車技術的贊賞,尤其是在電動汽車方面。早在今年2月份時,吉姆·法利在采訪中就指出,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技術方面領先美國約10年,福特要想在競爭中趕越中國車企,就必須獲取中國的電池知識產權(IP)。
他在談到福特與中國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建立一家生產磷酸鐵鋰(LFP)電池工廠時表示,LFP電池技術最初是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發明的,后來被美國初創公司A123 Systems商業化。但由于EV市場發展緩慢,A123最終破產,其電池IP被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公司收購,中國目前已控制全球83%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快科技)
和馬斯克唱反調,谷歌聯合創始人不看好人形機器人
眾多科技公司正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大舉投入之時,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表達了不同的觀點。當地時間5月21日,在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當主持人詢問“是否看好人形機器人”時,布林直言:“我可能是個異類,對人形機器人并不特別熱衷。”
他指出,人們之所以追求人形,主要是因為世界本身是為人類設計的,但這種思維低估了AI通過仿真和真實訓練快速適應多場景的能力。“我不確定是否必須嚴格復制人類的手臂、雙腿(甚至輪子)的形態才能讓機器人有效工作。”
事實上,過去十年,谷歌曾數次高調進入機器人領域。2013年,其斥資收購了以“BigDog”“Atlas”“Spot”著稱的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后于2017年將該公司出售給日本軟銀。谷歌還收購過Schaft、Intrinsic等機器人企業,但都因商業化前景不明或戰略調整而相繼剝離或關閉。(界面新聞)(更多具身智能消息,歡迎添加微信? whx23999 ?)
馬斯克改口:當下只考慮實現自己的目標,現在比亞迪已展現強大競爭力
日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被問及,比亞迪目前和特斯拉在全球電動車市場并駕齊驅,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對此,馬斯克回應稱,自己不會太關注比亞迪等競爭對手,只考慮去實現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打造理想中的完美產品。
這并不是馬斯克首次談到比亞迪。早在2011年,就曾有記者問馬斯克如何評價比亞迪。當時馬斯克大笑不止,并反問記者是否見過比亞迪的車。馬斯克表示,他不認為比亞迪是一個競爭對手。他認為比亞迪沒有真正優秀的產品,不覺得他們的產品很有吸引力,技術能力也不是很強,比亞迪應該專注于如何保證在中國繼續生存。2023年,有網友轉發了上述采訪的視頻,馬斯克評論表示:“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他們的車現在非常有競爭力。”(電車界)
連番遭遇員工抗議:微軟直接屏蔽含“巴勒斯坦”的郵件
5月2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有微軟員工發現,公司在其內部郵件系統中屏蔽了包含“巴勒斯坦”和“加沙”等字樣的郵件,無法發送給公司內外的收件人。抗議組織NOAA稱,微軟并未屏蔽像“以色列”或“P4lestine”等字樣,該組織認為,微軟此舉是為了壓制員工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注討論,目的是歧視巴勒斯坦籍員工及其支持者。微軟確認公司對郵件系統進行了調整,目的是減少內部政治性郵件的傳播。
微軟發言人弗蘭克·肖表示:“對于大多數員工來說,發送與工作無關的政治性郵件是不恰當的。我們已經為對政治問題感興趣的員工設立了專門的論壇。”他還提到,過去幾天內,公司內部有大量員工收到了大量帶有政治意圖的郵件,微軟采取措施是為了減少這些郵件對不愿意接收它們的人的影響。
這一事件的背景是微軟近期與以色列政府簽署了一系列云計算和人工智能合作協議,引發了部分員工的強烈不滿。微軟員工在公司年度開發者大會Build上多次發起抗議活動,員工喬·洛佩茲在大會開幕式上打斷了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的演講,并質問微軟是否支持以色列的“戰爭罪行”。他還向數千名微軟員工發送了相關郵件,引發了公司內部的軒然大波,微軟隨后解雇了他(快科技)
特斯拉在歐洲遭遇“滑鐵盧”:4月銷量7908輛,同比暴降46.2%
5月22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市場研究機構Dataforce初步統計結果顯示,今年前四個月,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同比銳減超過38%,從去年的10.1萬輛驟降至6.2萬輛。4月份的數據尤為慘淡。單月銷量從14696輛暴跌至7908輛,跌幅高達46.2%。其中,Model S與Model X這兩款本就銷量不高的車型合計僅售出69輛,較去年同期的224輛大跌69.1%。高銷量車型的表現也未見起色。
剛剛上市的新款Model Y本應成為提振銷量的關鍵,但也未能幸免。4月份銷量腰斬,從去年的9704輛下跌至4743輛,跌幅達51.1%。特斯拉曾在年初提醒,Model Y會因換代而出現短期銷售疲軟,但公司已表示換代工作早已完成,換言之,此番滑坡并非技術切換所致。2025年以來,Model Y在歐盟、英國及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的累計銷量下跌了48.4%。
Model 3的表現也不樂觀。4月銷量從去年的4768輛減少至3094輛,同比下滑35.1%。與之對應的是,4月份整個歐盟、英國及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的汽車總銷量僅同比微降0.3%,約為108.5萬輛,較去年同期僅減少4000輛左右。實際上,今年歐洲對電動車型的接受度正在上升。純電動車銷量增長了 28%,全混動增長 16%,插電混動車增長 12%。(IT之家)
谷歌搜索AI模式引入廣告,將整合到回答中
5 月 22 日,谷歌宣布了其在 AI 搜索領域的新計劃:將廣告引入 AI 模式(AI Mode),這是谷歌搜索引擎中基于人工智能的體驗。根據谷歌的說明,在 AI 模式中,廣告可能會“在相關位置”下方出現,并“整合到”AI 回答中。
廣告一直是谷歌的主要收入來源,僅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谷歌的廣告收入就達到了 668.9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4817.08 億元人民幣)。因此,將廣告引入被視為谷歌搜索引擎未來發展方向的 AI 模式,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用戶對這一變化的接受度仍存在不確定性。
根據消費者分析平臺 CivicScience 的一項最新調查,36% 的美國成年人對與廣告相關的 AI 技術持謹慎態度,他們表示,如果某個品牌在其廣告中使用 AI 技術,他們購買該品牌產品的可能性會降低。(IT之家)
雷峰網 (公眾號:雷峰網)
雷峰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