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微店融資2.28億,社會化電商為何成資本新寵?
兩個月前馬云在一次演講中語出驚人,他說“ 電商 ”將會消失,從明年開始 阿里巴巴 將不再提及這個詞。當然,馬云所謂“消失”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消失,而是電商加速去中心化成為一種社會化的商業形態。如果說電商沖擊并重塑了商業結構,那么社會化電商則是電商的延伸,電商行業由此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與此同時,社會化電商平臺正在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擁有80萬店主千萬消費者的云集微店就是其中代表。12月12日,云集微店在北京舉辦發布會,宣布獲得2.28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凱欣資本領投,鐘鼎創投跟投,泰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在我看來,資本市場所看重的除了其 商業模式 上的優勢之外,還包括平臺的 品牌營銷 價值以及社會價值。社會化電商的爆發將對行業和社會帶來哪些影響,從云集微店身上也可以略窺一二。 資本與零售業寒冬中的一抹暖色 從大的行業背景上看,云集微店獲得該筆堪稱融資的時間很微妙,一方面資本市場在經歷過一輪投資熱潮之后回歸冷靜,大量互聯網 創業 公司因為資金鏈斷裂瀕臨倒閉,而體量較大的企業也開始抱團取暖,整個資本市場處于寒冬的肅殺氣氛之中。另一方面,實體零售業由于店租、人力成本的上升開始轉向電商平臺,而傳統電商也因為流量集中模式成為各大品牌商的心中之痛,可以說整個零售業同樣處于一場寒冬之中。 在資本與零售業的雙重寒冬之下,云集微店獲得2.28億巨額融資,這大概能夠從側面說明社交電商對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和對零售業的積極作用。更為值得注意的是,云集微店本身是不缺錢的。其創始人肖尚略在發布會上說:“作為一家快速成長的盈利的公司,作為一家賬上現金流還躺著很多錢的公司為什么要融資,原因在于我們不希望小富即安,而是希望在未來五到十年能夠在整個商業零售領域為這個國家和世界創造更大的價值。” 不得不說云集微店在此時獲得融資,對電商行業、零售業乃至整個互聯網行業來說都象征著寒冬中的一抹暖色。肖尚略的演講從頭到尾都透露出積極樂觀情緒,展示的是一股面向未來的嶄新力量。他談到電商行業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認為互聯網在商業領域的滲透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四個字總結為“去中心化”。他談到云集未來的發展,表示云集不僅要做中國的深度,還要做全球的廣度,成為一家比沃爾瑪、亞馬遜更值得信任的互聯網上的“全球精品超市”。他用“新的零售,新的商業,新的未來”三個“新”作為演講的結尾,在當下的行業背景之下,肖尚略的演講對眾多零售業從業者堪稱一針強心劑。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從一開始都是背負著使命來的,而每一個被資本選中的企業也都有其商業層面的獨特價值。云集微店如何在寒冬之中獲得巨額融資也有其內在原因。 云集微店何以成為資本的選擇? 資本是逐利的,這顯而易見。當許多電商平臺仍然處于燒錢階段時,云集微店已經展示出了盈利能力。 數據 顯示,從2015年5月上線至今,云集微店入駐店主達到80萬,單月銷售額達到3億元,已經實現盈利。在短短18個月內高速增長并實現盈利,我想這是資本市場看好云集微店的一個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云集微店吸引資本的原因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云集微店在探索社會化電商的過程中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其創始人肖尚略曾不止一次的提起過“社會價值”一詞,在他看來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是一家企業能夠長久的關鍵。過去十年,阿里巴巴直接或間接創造了4000萬個就業崗位,這就是它的社會價值所在。然而今天的電商市場對于中小賣家而言,進入門檻已經變得很高,有人開網店賺得盆滿缽滿,有人卻被擋在門外。用肖尚略的話來說就是商業階層已經固化。 電商門檻變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賣家的成本上升,同時也缺乏相應的營銷能力和資源支持,而這恰恰是云集微店能夠為店主承擔和提供的。云集微店并不直接向消費者售賣商品,而是通過專業培訓、IT系統賦予店主營銷和零售能力。商品由云集微店集中采購,店主則無需采購任何商品,只要在后臺任意勾選部分商品就可上架銷售,物流和售后也由云集負責。這種輕量化的創業模式,迅速吸引了80萬店主入駐,而云集也直接為社會創造了80萬就業崗位。這種社會價值是無法用資本來衡量的。 其次,云集微店的商業模式簡單清晰且具備大規模復制特征。鑒于云集自主大規模采購商品的特點,我們可將云集微店看作一個自營電商平臺,但它又不直接面向消費者售賣,而是為80萬店主提供零售能力和資源支持,讓他們成為平臺的經銷商。這種模式對于云集而言,實際上分散了它的風險,同時銷售渠道可無限拓展,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銷售網絡。對于店主而言因為沒有任何成本與風險,所以其也愿意扮演平臺經銷商的角色,與平臺達成一種穩固的合作關系。因此,這種簡單清晰、穩固且可大規模復制的商業模式自然會吸引資本的注入。 再次,云集微店的品牌營銷價值凸顯。社會化電商區別于傳統電商最大的特點是,它的營銷網絡是基于社交關系鏈的,因此社會化電商有著天然的營銷能力。舉例來說,云集曾幫助泰國品牌賣掉了一千多萬的Paratex乳膠枕,這相當于天貓、京東、唯品會加起來的總和,而云集微店只用了兩個月。“云集有80萬店主,他們比 大數據 更清楚自己的父母、朋友是不是需要這個乳膠枕。”肖尚略說。 在這種模式下,商品的銷售過程實際上也是一次品牌傳播的過程,但這種傳播不是簡單粗暴的流量式展示,而是基于社交關系鏈的社會化傳播。80萬店主背后是80萬個社交圈子,品牌傳播的覆蓋范圍之大可想而知。這必然會幫助云集微店吸引更多的優質品牌成為它的合作伙伴,最終形成一個品牌、平臺、店主、消費者共同受益的零售生態。 以上便是我對云集微店之所以成為資本選擇的原因分析,云集獲得2.28億元的巨額融資并不是一個偶然,而是社會化電商發展必然觸發的一個事件。社交電商從 用戶 反感抵觸到獲得資本認可,這個過程并不。但隨著社交電商成為常態化的存在,公眾在對待商業的態度上形成一種全新的思潮,也映射出未來商業的發展趨勢。 社會化電商爆發背后的幾個趨勢 云集微店的創始人肖尚略認為“去中心化”是未來電商的發展趨勢,所謂去中心化主要表現在售賣主體和渠道的去中心化,過去售賣主體集中于大的零售企業和電商平臺,未來人人都可能成為賣家,過去銷售渠道集中于門店和網店,未來會逐步滲透至各大社交平臺。有人說人人皆商的時代正在到來,我卻認為是時代造就了人人皆商的局面。而云集微店恰恰順應和迎合了這個時代的需求。 社會化電商集中爆發,反映出商業在當前時代的發展特征或者說趨勢。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電商不僅“去中心化”而且“去精英化”,人人皆商的時代已至。移動互聯網使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發生變化。傳統電商是搜索零售,消費者通過搜索引擎獲得購買路徑。到了移動端,消費者的信息獲取更多來自社交。與此同時,零售要素也有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線上零售靠的是貨源、價格和服務,而移動互聯網是去中心化的,誰擁有信任、擁有粉絲,誰就可以做好零售。“人人都可以成為商業的主導力量”這種認知開始形成,人人皆商的時代也逐漸到來。 二是個人影響力和號召力的變現方式開始多樣化。過去我們講品牌的人格化,意為賦予品牌擬人化的特征,來對消費者形成獨有的吸引力。品牌的號召力實際上是品牌所傳達的某種格調、理念和價值觀的號召力,作為售賣主體的個人身上同樣有著各自不同的號召力,隨著電商的社會化,將號召力變現的方式開始多樣化。云集微店的80萬店主中也有很多紅人,他們選擇云集微店來將號召力變現,本質上與羅輯思維羅振宇用收取會費的方式變現沒有區別。未來更多的人將找到把自己商業號召力變現的方式。 三是“共享”模式已成為主流的商業邏輯。一種商業模式必然是基于某個產業鏈條的,好的商業模式一定是鏈條各個環節都受益的,就是Uber調動社會閑置車輛資源實現了平臺、車主和乘客的三方受益,這種模式是由一種共享機制支撐的。云集微店不售賣商品,而是將零售能力和商品資源共享給所有店主,最終實現了品牌方、平臺、店主、消費者的四方收益。這也是一個基于共享機制的產業鏈條,“共享”模式已成為主流的商業邏輯。 正如電商改變了整個社會的商業形態與結構,社會化電商也對傳統電商帶來一場變革。以云集微商為代表的社會化電商平臺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像一場疾風驟雨,沖刷著公眾對商業的認知,使得電商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面貌,隨著資本的注入將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016-12-13 1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