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客董事長黃夢:移動互聯網和區塊鏈是社會化電商的技術驅動因素

2018年6月15日,“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智能+零售峰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本次峰會以“AI落地,產業升級”為方向,聚集了近20位智能+零售領域的專家、知名企業家和投資人共同探討零售行業目前面臨哪些挑戰,當下如何商業落地,未來將會怎樣發展等問題。
在峰會上, 點點客 董事長黃夢發表了題為《 新零售 ·新電商》的演講。他提到:
1) 零售經歷了線下零售、傳統電商、新零售三個階段, 新電商/零售的核心就是社會化電商;
2)社會化電商的技術驅動因素是 移動互聯網 和 區塊鏈 ;
3)社會化電商的痛點是協同和組織方式低效、無序,缺乏可信度的低效信息、垃圾信息泛濫,以及產品質量缺乏可靠性,消費者評價缺乏真實性,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以下為黃夢現場演講速記:
各位來賓下午好,我是點點客的黃夢,很榮幸有機會和大家分享我們對新商業的體會。我今天演講的標題叫《新零售·新電商》。新零售這個詞起的非常好,3個字平淡無奇,但是3個湊一起就變成了網紅詞。
??? 點點客是一家電商技術公司,我們準確的定義是一家服務百萬商家、千萬合伙人、上億消費者的社會化電商技術公司。點點客總部在上海,在上海、武漢、杭州、新加坡,這四個地方都有研發團隊。
??? 這幾年,電商領域增長快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風口有兩類,第一類準確講是 消費升級 類,以跨境電商為主導,同時像生鮮電商等也類似,主導消費升級,老百姓希望獲得更美好的商品,這類電商增長非常快。另外一類毫無疑問是社會化的電商和零售,通過移動端的人的分享社交行為,帶來銷量的零售或電商的平臺。
零售和電商的本質上都一樣, 我們把整個零售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傳統的線下的零售,第二階段,我們所謂的傳統電商,以前電商的玩法,第三個階段是新電商,或者說新零售。
?在傳統的線下零售階段,這個業務的邏輯,以流量為基礎,選址排在第一位。有客流量就可以把貨賣出去,選址本質是為流量付費,我交的店面房租,花錢買位置的流量,吸引門店覆蓋的輻射范圍內的流量,我掏錢租房子,找地段,換取這個地方的流量。
到了傳統電商時代,互聯網來了,電商也來了,大家會去京東、天貓、淘寶,或者下載它的APP去買東西。消費者不是去某個地理位置,而是借助天貓、京東的網址,或者APP,消費者是去這些地方。天貓、京東再把這個網站、APP的流量分發給一個一個的商家,商家需要交入住費用、廣告費等,流量本質一樣,花錢向傳統的電商平臺買這個流量,只是和線下零售的戰場不一樣,是買網址、APP的流量。
現在到了新電商或者新零售的時代,這個時候流量的來源突然變了。自從手機出來之后,消者的行為習慣不再是搜索,或者說搜索占的比例比較少了,變成消費者以社交為主。這時候我們商家有這么一個條件,即通過核心消費者的社交關系,來綁定客戶、觸達客戶。比如像拼多多,鼓勵消費者通過拼團拉來更多的客人;或者通過分傭的方式,“自用省錢,分享掙錢”,通過這個方式吸納更多的客人。這里面的流量來源變了,不是花錢向這個平臺、網站買流量,而是做好產品服務,鼓勵消費者通過分享社交的方式,帶來更多的流量。所以,我們將其定義成新電商或者新零售,新電商或者新零售的核心應該是社會化電商。
這幾年電商增長非常快,從品類上看是消費升級,從組織形態上看是社會化電商。品類是我們這個技術公司沒有辦法改變的,接下來我們來說組織形態上看新電商怎么做。
點點客是一家技術公司,我們崇尚技術對社會的促進作用,我們口號叫 技術驅動商業進化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技術帶來的,第二次是電力技術,第三次所謂的工業革命,是信息技術的出現帶來的這種發展。所以從傳統零售開始,互聯網的出現,而后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有了電商的這個事實。 那站在的電商背后的驅動力量是什么?有兩大驅動力量。
第一個力量是已經發生的,移動互聯網。 很顯然移動互聯網帶來了社會化電商的大發展, 第二個驅動力量是正在發生的區塊鏈, 區塊鏈對社會化電商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
先看移動互聯網。前面說過,社會化電商,或者新電商,這幾年發展很快,大家仔細想想社會化零售這個事,以前一直也有,只是這幾年發展比較快。比如很多人很喜歡、又另一部分人討厭的,做直銷的公司,不太強調門店,不太強調通過網站來賣,主要通過人的力量,或者社交的力量賣貨。它們的銷售成本非常低,比如去安利做銷售,對資金的占用沒有那么大,總部統一發貨,把核心消費者變成經銷商,能夠分享一種消費的體驗,大家在買東西的同時有時候需要了解這個東西到底對我的作用在哪里,這涉及大量咨詢與討論。除了銷售成本以外,把服務的成本有時候也能消掉。
社會化零售早就存在,但是體量不大,我們印象感覺中,好像是無處不在、非常大的體系,但我后來仔細查了一下,這個數據不一定很準確,安利在中國注冊幫他們賣貨的人不超過30萬,什么原因?社會化零售一直有,但是一直發展不大。
這幾年社會化電商快速發展,主要原因在于技術進步,移動互聯網興起,移動互聯顯著降低用戶門檻,門檻越低,意味著天花板越高,以前發展下級分銷商是很困難的一件事,需要找一些人開會,現在群里就可以實現。以前賣貨拎著到處走,現在把購物鏈接發給對方,支付寶、微信支付就完成了,通過線上可以很輕便的完成,把這個門檻降的非常低,所以社會化電商的合伙人、推客這個群體,變得異常廣大。
這樣的群體,讓社會化電商這幾年展現出高速的成長,移動互聯網顯著降低用戶門檻,讓參與的這些人非常便捷。閑暇時間,碎片化時間,掏出手機就可以掙錢,或者買到合適自己的貨品了。
社會化電商的主要陣地,很顯然是朋友圈、各種微信群、QQ群、抖音。這些產品可以快速觸達消費者,發展核心消費者,幫助自己更好的賣貨。據說社會化電商在中國有5000萬的從業人員,這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紅利。所以新電商的發展其實順應了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一波紅利, 我們點點客平臺也成長出一批年GMV超過5億、10億的商戶,其中以快消品為主。 我們的技術,賦能給各種商家,讓他們通過社會化電商的方式來做生意。
我們認為區塊鏈這項技術,能在另外一個層面帶來第二波的紅利,這個怎么理解?社會化電商這幾年發展確實很快,但是也出現許多問題,比如貨和描述不太符合,誠信有問題,商家供貨供不上等。問題原因很多,但是我們深究本質,深挖根源, 最本質的原因在于社會化電商缺乏有效的協同。 打個比方,我的商品通過拼團來賣貨。但這些分享拼團的人、合伙人、推客,跟我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同屬一個公司,他們不是我的員工、也不是雇員。
很多社會化電商的從業人員是寶媽、保安、人民教師等,有一定閑暇時間。 有時間做這件事情的人,他們時間碎片化,納入公司做管理做組織的話,顯然是不太合適,但是如果沒有組織的話,會產生大量的無形的浪費。
回過頭講,公司這個制度也不是天然就有的。人類發明公司制也就400多年的時間,在400多年前也沒有公司制。這個制度的出現,是歐洲人要開拓海外市場,突然發覺靠一個人或者一小群人沒有辦法做事,然后通過股份制的方式發明這個制度,一定程度上解決協同的問題,刺激經濟的發展。不過公司制也有弊端,上游的供應鏈、員工、下游的消費者,對這個公司都有貢獻,但是未必能體現股份激勵。
社會化電商規模巨大、結構松散、協作復雜,通過區塊鏈可以解決這點。我們依照貢獻,不管你是推薦人,或者發起拼團、砍價的這個人,或者你是合伙人, 根據你的貢獻和動作,加上這個組織關系,可以加一個紐帶,配套權益激勵,形成經濟體,商家、合伙人、供應商、消費者,整體形成一種通過代碼比較確定的協作關系。 通過這種方式能解決協作問題。解決協作問題之后,社會化電商顯然能爆發更多的能量。
之前低效協作下的弊端還有:社會化電商很多時候需要合伙人、推客去推薦,通過微博、微信、
小程序
、QQ,各種群去推薦。無差別的推薦,給消費者有時候帶來各種困擾,不希望看到這個信息,不斷的有垃圾信息出來,這也是非常的低效,對社會資源的浪費。
通過區塊鏈,所有的信息上鏈,在區塊鏈上運營AI準確判斷出來,這個人適不適合賣這個商品,按你的社交關系,賣這個杯子推薦10次可以成交3次,為什么不干這個事?通過大數據、AI匹配,精準的匹配好這個商家,匹配好從事這個社會化電商的參與者,匹配消費者,有效降低垃圾信息的泛濫,能夠達到精準、精確的匹配,有效節約社會資源,讓垃圾信息泛濫的事得到有效的解決和根治。
此外,還存在的痛點在于產品質量缺乏可靠性,消費者評價缺乏真實性。很多消費者很少評論,一些傳統電商平臺有消費者評價,但是評價可以刷出來,也不準確,所以信息也不公正,口碑也很難甄別出來。
通過區塊鏈可以把評價、貨品每個環節的信息上鏈,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完成信任重構,達成連續不可篡改的評價體系,虛假評價需要付出代價的,商品可以溯源的,通過這種方式解決貨的問題,評論真偽的問題。
再延伸一下,在線下零售階段,很大一部分利潤其實被房租吃掉,即用房租買流量。傳統電商階段,很大利潤被電商平臺給吃掉,很多人認為掙到銷量不一定找到錢,花錢買廣告不等于買到流量。到新電商階段, 這些房租的錢、給電商平臺的錢,全部省下來,這部分錢可以轉成相應的通證的激勵,可以完全反饋給生態的各方參與者,讓供貨商、推薦人、消費者更積極。
我們希望點點客能夠與B端商戶,商戶的合伙人、推客,消費者一起共建開放、協同的自治經濟體。
最后總結下,社會化電商是目前的新電商的核心要素,這幾年增長非常快的風口,核心推動力有兩個:第一移動互聯網大幅度降低用戶門檻,讓新電商、社會化電商,可以快速增長;第二是加入區塊鏈,讓社會化電商組織有效協同,讓這個體系健康的走向更加強大的未來。
謝謝大家。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黃夢;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億歐”;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